當柳青瑤身著典雅旗袍手執琵琶指尖輕舞,古韻濃厚的韻律傾瀉而出;當十幾個廢棄易拉罐和廢鐵絲在雁鴻Aimee的改造下,被還原成古典雅致的絕美宮廷頭飾;當滇西小哥田園牧歌和一餐一食的幸福生活都鏡頭記錄下來,成為很多人心中的詩與遠方……他們各不相同,又有些小眾,但卻有一個共同的標簽:百家號創作者。
11月4日,百家號在四周年期間發布了首個百大創作者榜單。在100位上榜的創作者中,有近10位都是歷史文化、手工和國風相關的創作者。
以雁鴻Aimee為例,自2019年入駐百家號,受平臺邀請先后得到前往牛津大學演講、參與故宮與百度聯名直播活動、為張靚穎親手制作專屬演出王冠等機會,今年9月還參與了超級作者日旗下 "好奇心實驗室"直播活動。
京作硬木家具燙蠟的非遺傳承人于鴻雁,也是宮廷燙蠟的第四代傳人,師承故宮博物院文物修復師。百家號中的他,上能探秘帝王將相的奇石珍寶,下又能深入古玩市場跟商販們斗智斗勇。
像雁鴻Aimee和于鴻雁這樣的小眾內容創作者,放到其他內容平臺或許只能偏居一隅,鮮有曝光的機會,但在百家號上,他們卻有數十萬的擁躉。百度整體的知識底色以及百家號用戶屬性的高適配性,使得他們得到了在其他任何平臺都不具備的關注和曝光,如今,他們二人也雙雙登上百家號剛剛發布的百大創作者榜單,得到了用戶、媒體以及平臺的多重認可,并逐漸向主流靠攏,小眾文化創作者正面對難得的發展機會。
實際上,不僅僅是國風內容,百家號為各領域的內容創作者都提供了適合其生長的土壤,除了根植創作者自己擅長的領域為他們打造活動,百家號也在通過持續打造自己的IP,如"超級作者日"、"大咖請回答"等等,來給予內容創作者更大的發揮空間。
從百家號在四周年期間發布的創作者榜單來看,上榜的創作者都帶有明顯的泛知識屬性,同時對于一些小眾、冷門的知識型創作者格外關注。畢竟,小眾只不過是沒有被大眾認識到的流行,只要找到適合的平臺,小眾也能成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