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末,北京飯店,在遍布于整個王府井商區各處屏幕和燈箱廣告的密集陪伴下,Galaxy Note7在中國大陸正式發布。無需過多渲染的是,尤其在收獲頗豐的最近兩年,三星逐年演化而來的明星旗艦機型都被視作集當時產業鏈和技術優勢于一身的產品。而相較于過往的克制與挑剔,這次國內外主流科技媒體倒也并不吝惜對Note7的贊譽,評論大多指向一點:目前為止,你很難找出另一臺綜合性能和創新特質強于它的產品。當然,測評和評論文章已鋪天蓋地,在此不贅言過多參數,說些我個人比較關注的細節和體會。
視覺化的力量
我個人最直觀的感受即是Note7外觀的秩序感。遵循之前S7 edge極簡設計語言,Note7國行版同樣去掉了三星正面LOGO,而為了避免S7 edge去掉LOGO之后某種突如其來的不協調感,Note7的正面聽筒設置在了額頭正中央。而與此同時,三星曾被國內廠商屢次嘲諷的開孔問題得到了更大力度的矯正,相比早年產品的“滿目瘡痍”,Note7額頭上的虹膜掃描儀,相機以及另一開孔與聽筒中軸線竭力對齊,顯得很有秩序。
當然,顏值擔當并不稀奇,我個人最關心的自然是那只代表“Note正統”的筆。參數上看,升級之后的S Pen采用更細膩的0.7毫米筆尖以及媲美專業畫板的4096級壓感,算是臨摹出了用筆書寫時的順滑,筆跡的跟隨速度也比它的前輩Note5更出色。
而作為Note系列的門面,三星當然知道,S Pen的展示并不能止于羅列參數層面。畢竟,人類身為視覺動物,“4096級”和“0.7毫米”這種字眼更像是論述范疇——這就好比,我告訴你,2020年全球新建和復制的信息量會超40ZB,沒啥感覺對吧,不如換個說法,2020年全球生產的數據將是地球上所有沙粒總數的4倍,你會本能腦補沙粒的畫面。在我看來,三星中國發布會上帶給人們的最大驚喜——以及最能以視覺化方式體現S Pen和屏幕質感的,即是知名當代藝術家邱志杰先生現場展示了他與其他40名美院學生用S Pen完成的繪畫作品,這些畫作筆觸精妙,讓人看到了科技與藝術的某種奇特融合——你知道,人類漫長的美術史總是與技術載體的變遷交織在一起,凱文·凱利就曾將內容載體分為“言語之民”和“書籍之民”,以及今日人類正在遷徙途中的“屏幕之民”,而當手機屏幕開始大范圍成為“屏幕之民”的藝術載體,無疑帶來了更深層次的想象空間。
當然了,頗值一提的是,發布會上除了S Pen,產品層面的視覺演示同樣來自Note7的IP68防水功能——米未傳媒創始人兼CEO馬東先生將一臺Note7整體放在水下,并直接在屏幕上進行書寫,以展現其強大的防水性。嗯,無論海邊度假還是在浴缸泡澡,這一功能倒是能防止意外發生。
理性的勝利?
不難發現,上述革新非常具有實用層面的視覺沖擊力。倒也很好理解,當整個智能手機行業步入成熟期,產品創新的意涵也從堆疊參數和追求性價比日趨過度到實質性的技術轉捩點,這對三星而言算是某種利好。畢竟,未來倘若真有什么可被稱為壁壘,最大可能即是技術本身。而在巨頭們搶占技術拐點的“軍備競賽”中,目前三星處在前列——在咨詢公司Sqoop之前公布的2015年獲專利數量最多的企業名單中,三星超過IBM奪得榜首,而蘋果在這項排名當中只位列第12。
這也讓三星成為全球手機行業最大的一股變量——具體到Note7,這種變量無疑來自虹膜識別,如你所知,在所有常規生物特征識別中,由于虹膜自身的精準性,防偽性,唯一性,穩定性,主流學界通常認為虹膜是比指紋或者面部識別更高級的識別方式。而當這種科幻中的識別方式真正普及,這讓我想到了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的那句名言:我不必描寫未來,對大多數人而言,現在已經和未來一樣“驚悚”。
其實早在2012年,三星就開始將虹膜模組與手機前置攝像頭結合,而行業共識是,基于三星之于手機產業鏈強大的話語權,與去年富士通等小眾機型對虹膜識別的匆忙上馬不同,正如同2011年第一款Galaxy Note的橫空出世讓日后“Note”這個詞幾乎成為大屏旗艦手機的同義詞;也正如同5年來三星Note系列的演化無一不在引領智能手機行業的變革潮流,由三星主導的虹膜識別技術同樣將對整個市場產生帶動力。
事實上,早先就曾有產業鏈人士爆料,蘋果計劃2018年在手機中植入虹膜識別組件,而最近則有消息顯示,一家蘋果供應商準備在明年就大規模生產虹膜掃描識別組件,這或許意味著蘋果將在明年新手機中植入虹膜識別。
而談及蘋果,不得不提的是,隨著iPhone7的即將來臨,最新一季三星與蘋果在高端機市場的共舞也即將上演。如你所知,長期以來,蘋果與三星處于某種攻守平衡的對峙狀態,但近些年對技術的“維穩”讓蘋果正從進攻姿態漸漸轉向守勢,相反,對前沿技術更激進的商業化讓三星在成為很大程度上的“行業風向標”。
盡管同樣握有強大話語權,但蘋果開放式供應鏈體系并不能完全主導底層技術的革新,而三星則擁有雄厚的垂直一體化全產業鏈工業體系。幾乎是常識了吧:在硬件全產業鏈的垂直整合力上,從屏幕,閃存,ISOCELL 攝像頭感光芯片到處理器,三星幾乎每項技術都是全球領先,這種優勢在已是一片血海的手機亂戰中顯得格外重要(譬如Note7就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采用雙芯片戰略)。
事實上,相較于其他手機(尤其國產手機)對于供應商的嚴重依賴和在技術環節的失語,三星掌握了核心技術的行業話語權,這意味著它可以憑借不受制于人的研發節奏引領技術轉折路徑——譬如這次對于虹膜識別技術的真正推動。畢竟,在劇烈變動的底層技術世界,擁有自己的研發節奏可以相對安穩地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嗯,我個人的觀察是,由于Note7的口碑,我身邊一些朋友,尤其媒體朋友就對三星路轉粉——在“粉絲經濟”在手機領域遭遇質疑之時,這種現象倒頗值得玩味。Gartner的最新數據表明,2016年第二季度,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前三名與去年同期相比變化不大,三星,蘋果和華為,但蘋果連續三個季度出現下滑,排名第一的三星市場占有率比蘋果高出近10%,而這份榜單中小米也被OPPO趕超位居第五。
看起來,“粉絲”的力量正在被稀釋,這算是“理性的勝利”嗎?不知道。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性價比,還是營銷噱頭,似乎都慢慢褪去了往日的誘惑力,如三星這般更務實的品牌正在迎來靠實力圈粉的最佳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