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央實施“六穩”“六保”等重大決策部署穩定就業。前9個月,全國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898萬人,就業形勢總體平穩,好于預期。剛剛閉幕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在“十四五”時期使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隨著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如何創造更多、更高質量的就業機會成為下一階段穩就業的重要任務。在這一過程之中,互聯網科技企業將發揮生力軍作用。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為支撐的數字經濟不僅可以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還可以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促使勞動者數字化轉型,提高就業競爭力,獲取更多的勞動收入。
以新型職業“數據標注師“為例。百度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人工智能基礎數據產業基地,是全國范圍內人員和產值規模最大的單體數據標注基地,入駐數據標注企業35家,有超過2000名的AI(人工智能)數據標注師,支持無人駕駛、語音識別、人臉識別、地圖數據等多種數據標注場景,解決了一大批年輕人的就業問題。接下來,百度還計劃3年內孵化專業數據標注企業100余家,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除了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還要提升勞動者就業技能的數字化轉型,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同時也為產業智能化升級提供人才支撐。
有媒體報道,到2025年中國AI人才缺口將達到1000萬,這會嚴重制約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突破和在各行各業的落地實踐。百度今年宣布兩個“500萬”計劃,其中一個正是要在未來5年內培養500萬AI人才。一方面,百度將與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等超過200所高校共同開設深度學習、人工智能課程,為人工智能培養后備人才;此外,百度還將通過主辦包括百度之星大賽、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人工智能創意賽等活動,實現"以賽促學"的目標。
展望十四五,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讓更多的人實現高質量就業,將成為百度等平臺型科技企業的責任,而在這些平臺型企業的努力下,也將推動我國智能經濟的加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