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經濟研究院《數字溢出,衡量數字經濟真正影響力》報告中指出,過去三十年中,數字技術投資每增加一美元,便可撬動GDP增加20美元;而1美元的非技術投資僅能推動GDP增加3美元,數字技術的投資平均回報是非數字技術投資的6.7倍。
對于各地方省市,未來如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升級轉型,成敗的關鍵就在于數字經濟。
近日,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的“2020創新數據基礎設施峰會”上,來自河南省政府、華為、黃河信產、文思海輝、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移動等產業界各方代表,圍繞新基建、數據基礎設施等熱門話題,共同探討了數字經濟的未來,
隨著會上一系列合作協議的簽署,以及數據基礎設施生態的持續打造,河南有望進一步打開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局面。
新基建為河南數字經濟注入新動能
每一次基礎設施的變革,都對國家乃至全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過深遠影響。
今年以來,國家發出加速數字經濟發展的明確信號,新基建為此按下“快進鍵”: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與舉措,鼓勵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助力產業升級。
具體到河南省。作為中國第四大經濟區的主體,河南省地處黃河中下游,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在數字經濟興起之際,對于河南這樣的傳統經濟大省,更加渴望數字經濟所帶來的的新機遇和新動能。
為此,河南省計劃在“新基建”領域投入巨大。《2020年河南省數字經濟發展工作方案》明確指出,促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和城市數字化“三化融合”,加速制造、服務、農業等行業數字化轉型,目標到2020年,數字經濟規模占國民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0%以上。
河南等地的數字經濟建設與發展,也離不開以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強有力支撐。
如果說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底座,那么數據基礎設施則是新基建的基石。新基建為數字經濟構建起數據的“整體智能交通體系”,確保數據快速、智能地流動起來,為數字經濟注入持續動能;而數據基礎設施在其中則是圍繞數據的采集、存儲、計算、管理、應用等全生命周期展開,讓數據價值得以最終實現。
可以說,數據基礎設施的強大與否,直接決定著數字經濟底座的可持續發展與使能。
華為三駕馬車助力數據基礎設施創新
眾所周知,數據正在成為數字經濟發展中最為關鍵的生產要素。隨著數字經濟的持續發展,數據的有效應用則會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驅動力。
華為認為,數據有效應用和價值實現的前提是一個數據完整價值鏈條的形成,包含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分析以及數據智能。而數據基礎設施的作用就是幫助千行百業的用戶構建起“數據價值鏈”,釋放出數據價值。
為此,華為打造出OceanStor存儲、HoloSens機器視覺、IdeaHub企業智慧屏等數據基礎設施三駕馬車,圍繞數據構建起“采、存、算、管、用”全生命周期能力,幫助企業實現從數據管理走向數據運營。
具體來看,華為OceanStor存儲聚焦企業核心、海量數據、邊緣數據三大場景,解決各種應用場景所面臨的數據“存不下、流不動、管不好”難題。事實上,華為OceanStor存儲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業界領先的存儲品牌,在高端存儲、分布式存儲、智能存儲等多個領域實現了技術突破與市場引領。
華為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中國區總裁康曉宇表示:“華為OceanStor存儲經過多年打磨,已經在各種應用場景得到過驗證。比如核心業務中最為看重的存儲穩定性與可靠性,華為OceanStor存儲在金融行業核心應用上得到了廣泛部署與應用;又如12306這種世界上最為復雜的應用場景,華為OceanStor存儲同樣證明了它的能力。”
華為HoloSens機器視覺則重點聚焦在數據采集上。與傳統安防設備不同的是,華為HoloSens通過融入人工智能多項技術,擁有感知世界的能力,通過人工智能去自動判斷,進而大幅提升各種場景的效率。
據悉,華為HoloSens機器視覺擁有智能化、平臺化和云化三大重要特征。所謂智能化,即通過AI芯片、算法對各種應用場景進行實時識別與判斷;平臺化則是聚焦基礎能力,聯合合作伙伴共同打造針對不同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云化則是將大量算法放在云端部署,類似智能手機,應用場景需要什么應用和算法,可以通過云端進行更新,極大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
比如,在河南高速取消升級收費站項目中,通過華為HoloSens機器視覺產品與解決方案,取消人工收費,實現了高速車流的車牌智能識別,讓擁堵時段下降13%。
“機器視覺應用場景可謂是千差萬別,有應急指揮、防汛、煤礦檢測、小區安保等等,每個場景處理完全不同。華為HoloSens機器視覺聚焦在圖像采集、圖像編解碼、圖像傳輸等基礎能力,在基礎能力之上構建起一個平臺,通過HoloSens商城上各種各樣的算法,來實現場景的快速響應。”華為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副總裁龐鑫表示。
第三則是華為IdeaHub(“辦公寶”),通過華為智慧屏實現攝像頭、麥克風、音箱等五大設備合一,擁有延遲低至35毫秒的手寫功能、智能發言人跟蹤功能等,可以提升企業各種辦公場景的效率??禃詫幗榻B,IdeaHub融入了自研的音視頻編解碼技術,真正實現了在各種場景普惠AI。
總體而言,華為在數據基礎設施領域的戰略明確,即圍繞數據的“采、存、算、管、用”全生命周期來構建基礎能力,解決數據基礎設施領域底層各種技術挑戰,為新基建乃至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持續動能。
攜手伙伴共建河南數據基礎設施生態
從OceanStor存儲,到HoloSens機器視覺,再到IdeaHub(“辦公寶”),華為深知自身的定位,即聚焦在底層基礎能力上,構建起強大的基礎能力,攜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不同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來實現整個生態的形成和可持續發展。
華為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總裁周躍峰直言:“華為擅長的事情是做好基礎設施工作,包括計算、存儲、AI算法等。如何將基礎能力發揮出來,一定需要攜手各種上層應用合作伙伴進行共創,針對具體場景聯手打造解決方案。”
事實上,整個河南數據基礎設施生態的打造是華為重要的工作之一。在本次數據基礎設施峰會上,華為與黃河信產等合作伙伴簽署了合作協議。此外,華為還在河南持續打造中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從軟件生態、人才培養等角度不斷完善生態。
據悉,中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是全國首個落地的創新中心,目前已經與近400個系統展開了適配,適配認證證書達到160多個;并且將創新中心的運營管理流程和適配認證流程經驗成功輸出到其他創新中心;今后,華為還將持續加大對開發者人才的培養。“在完整的生態下,才能真正將包括算力、存儲等在內的基礎設施能力釋放出來。”華為河南云與計算業務部總經理張光輝最后表示。
文:袁紹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