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和5G商用的加持,為運營商開啟了價值回歸和業務重構的新征程。無論是當前大力拓展的政務、教育、醫療、交通等垂直行業市場,還是未來5G環境下的新應用場景,疊加OAO、直播帶貨、新零售等商業模式的正向效應,政企客戶對通信服務的需求將更加全面細致,傳統業務和新型業務的融合也將更為緊密。正是這種融合業務的發展趨勢,對運營商的企業級訂單服務建設提出更高挑戰:
1、融合壁壘要求服務分治。原有系統的服務能力是基于相對穩定的傳統業務場景進行封裝共享,面對不斷涌現的新型業務,無法做到快速、靈活的支撐。需要引入新的企業級服務設計原則,實現松耦合、高內聚的服務分治,為多融、多變的業務場景編排提供原子服務資產。
2、多方協同要求流程與應用分治。新型業務可能涉及合作伙伴的多方協同支撐,這就導致了業務流程中存在多變、多版本并存等場景。業務流程編排管理需要與流程調度分離,實現業務需求快速變更的同時,無需修改應用代碼。
3、業務并發要求檢索與處理分治。海量業務并發帶來海量數據的沉淀,既要保證業務可用又要保證客戶、合作伙伴、運營、管理等多方的業務可視,就需要引入獨立業務搜索、數據分析架構設計,實現業務可用與業務可視分治管理,靈活擴展服務能力。
新一代訂單中心:全云化架構,高度分治
基于對運營商全業務融合發展痛點的深刻理解,浩鯨科技推出了以“高度分治”為原則的新一代云化企業級訂單中心,并完成針對政企一體化產品的成功演進。
新一代訂單中心基于微服務架構和云原生搜索引擎,不僅靈活便捷支撐業務,還提升了訂單查詢性能和用戶體驗。同時通過流程的可視化繪制、表單的可視化配置和規則的可視化編排,靈活優化業務流程,快速響應業務變更,不斷強化機器校驗,實現提升訂單派單效率,提升平臺配置靈活性,提升訂單查詢性能,降低訂單丟單、錯單率的目標。
“四極”:極活響應、極速可視、極輕流程、極度可控
極活響應:基于微服務架構搭建新底座,快速響應業務需求
根據領域驅動設計(DDD)對訂單中心架構進行演進,在應用層面將業務領域拆分成號卡業務、OAO業務、寬帶業務等,并將每個業務改造成松耦合的微服務應用,各司其職,減少關聯影響。同時支持按需(按業務切片、按使用頻度切片等)靈活擴展,保障系統高可用、高性能。在數據庫層面,根據拆分后的微服務,還實現了按照微服務獨立數據庫用戶。
極速可視:引入云原生的搜索引擎,業務與搜索分離
訂單中心業務中,無論是外部合作伙伴的訂單生產,還是內部上下游系統的依賴,訂單查詢的調用量都非常大。針對日益增長的業務訂單量與極速檢索體驗之間的矛盾,引入云化的搜索引擎,實現業務數據索引的實時存儲、快速檢索等。同時云化的搜索引擎,能提升訂單查詢效率,將訂單及其擴展信息中強搜索需求的索引字段同步到搜索引擎,當應用產生搜索需求時,即可通過搜索引擎進行索引檢索定位。
極輕流程:業務流程引擎云化升級,高擴展低差錯
隨著訂單中心接入業務的增加,海量訂單帶來了工作流負載的同步增長,訂單派單卡頓的風險隨之變大。流程引擎向全面云化升級改造,支持水平的橫向擴展,能適應業務需求的增長,提供可視化流程監控的功能,對流程實例支持查詢以及詳情查看。基于流程狀態機模型來實現訂單效率提升的方法,降低流程派發時卡頓的風險,通過提供統一的流程管理模塊,實現訂單流程的統一編排、統一調度,完善對訂單流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強訂單的監控預警能力。
極度可控:技術架構云化改造,提高自主可控性
對于系統關鍵中間件進行國產或云化升級,從國外商業組件向云原生組件升級演進。在緩存組件上,針對商業組件Oracle的coherence緩存進行升級改造,升級為云化及開源組件,在此基礎上引入自研Redis集群可視化監控組件,提升組件的可維護性和易用性。
最佳實踐:全網訂單一點匯總,一點交付
浩鯨科技通過架構、工程、運維三方面能力提升,助力某省份移動打造了針對復雜多元業務融合受理與訂單服務的新一代企業級訂單中心,實現全網業務訂單一點接收匯總、一點履約交付。
架構效益:通過領域驅動設計、微服務架構升級和技術組件升級:
訂單中心高內聚、低耦合、擴展彈性靈活、運行穩定、消除單點故障的目標;
各業務子域按照微服務實現獨立部署、獨立升級。
性能效益:更高吞吐,更快響應,更少錯誤:
承接新業務周期大大縮短,僅需可視化配置即可保證1天以內上線,效率提高90%;
訂單創建的性能單Pod從平均60筆/s到1000筆/s以上,大幅提升10多倍;
工作流平均處理時長從900毫秒減少到300毫秒;
丟單、錯單率從0.1%-0.3%降低到0.01%;
訂單查詢性能單Pod從平均40次/s到800/s以上,支撐全業務訂單日均千萬筆的查詢量。
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