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經濟”火遍全國,各行各業的人都已經行動起來,連國內各大電商平臺都從資金、貨源以及運營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另一方面,與“地攤經濟”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百貨行業,現狀又如何了呢?
2019年相關企業增長152%
企查查數據顯示,全國范圍內共有522萬余家百貨相關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其中在業存續的有360萬余家。2010年-2017年全國百貨相關企業注冊量(含個體工商戶)呈平穩上升趨勢,2017年之后,相關企業注冊量呈直線上升趨勢,2019年相關企業注冊量達近135.7萬家,較2018年猛增152%,是十年前注冊量的近9倍。
陜西河南山東位居前三甲
地域上,陜西省現存的百貨相關企業(含個體工商戶)最多,達54.2萬家;河南省緊隨其后,現存的百貨相關企業達49.5萬家;山東省次之。
從注冊資本上看,注冊資本在100萬以內的百貨相關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市場份額最大,占總量的80%,而注冊資本在1000萬以上的,僅占總量的3%。
2020前五月同比下滑11.3%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各大商家原本規劃的春節假期旺季銷售步伐,國內各大百貨及購物中心關閉或縮短營業時間。雖然減免租金計劃紛紛出爐,但由于營業暫停導致的收入與現金流的中斷和不可避免的工資等固定支出,讓各大百貨商場在這場疫情下經營艱難。
企查查圖表中可以看出,2020年1-5月份全國百貨相關企業(含個體工商戶)注冊量較2019年1-5月環比下降了11.3%。2019年1-5月百貨相關企業(含個體工商戶)注銷、吊銷量是近10年內最高的,達7.3萬家,是2020年同期的近6倍。
得益于此前開始布局的線上平臺,擁有互聯網基因的百貨企業在疫情期間受沖擊較小,而在本次疫情期間承擔了保障人民物質生活的重要任務的傳統百貨則受到不小的沖擊,成本上升、利潤下滑、人手不足、庫存積壓等造成了傳統百貨不可忽視的資金周轉壓力。
企查查整理了部分以上市的百貨相關企業的發展情況,可以看出,2020年第一季度以天虹、王府井百貨以及上海新世界等為例的傳統線下百貨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和凈利潤均嚴重下跌,其中以王府井百貨最為突出,今年第一季度王府井百貨的營業收入同比下跌78.8%,凈利潤同比猛跌了150.12%。
借助地攤經濟大面積覆蓋開來,以及百貨行業的進一步復蘇,我們有理由相信,今年的中國經濟將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