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向善為原則,不斷滿足用戶切實存在的“痛點”,這是一個互聯網企業基因中的“執念”。 2019年起,騰訊攜旗下騰訊醫典,聯合《NEJM醫學前沿》共同舉辦騰訊醫學ME大會,現已來到第二屆。
2020騰訊醫學ME大會,正在解決的“痛點”是搭建前沿醫學與大眾的橋梁,將生命智慧與每個人的健康相連;搭建醫學與互聯網的橋梁,將互聯網常說的“痛點”做出生命的演繹。
11月8日,2020騰訊醫學ME大會正式上線,以“痛點”為主題,再次起航。從生命痛點出發,讓醫生與前沿醫學再次站到臺前,探討科技與醫學的激蕩,如何更好地守衛生命。
一線醫護是“抗疫”,幕后程序員敲代碼也是“抗疫”
今年的新冠疫情牽動人心。對比相隔17年的兩次疫情,除去非典遺留下的應對經驗、防護機制以及上升的醫療科研與診療能力,這次的“抗疫”戰爭中還增加了一直新的力量——互聯網。
在與這場疾病“痛點”戰斗的前線,有醫務工作者不知疲倦的身影,也有程序員飛速敲擊的鍵盤,當然也有每個人臉上悶熱的口罩,集全力,阻擊病毒。
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在醫療領域也帶來巨大變革。新冠疫情期間,互聯網通過洞察用戶痛點,帶來極大價值:疫情信息發布效率提高,科學權威的信息得以及時發布和更新;謠言治理能力提升,在謠言出現苗頭時,互聯網也讓辟謠效率和影響力加強,抑制恐慌情緒蔓延;互聯網讓內容與服務連接,除了預防、診斷、治療全周期的專業科普之外,還有智能問答、AI癥狀自篩、在線問診等很多實用工具,提供專業的個性化服務,有效分流焦慮、非新冠肺炎患者,緩解線下醫院壓力。
此外,騰訊醫典在疫情期間也聯合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張文宏主任等專家學者提供50多場直播、500多條視頻、1600篇原創內容上線向用戶開展防疫科普。
互聯網醫學科普3.0時代到來
騰訊醫療副總裁黃磊在會上發表《醫學科普再進化 匯聚個體照亮全體》主題演講提到:隨著參與者的多元化、內容的多形態化、場景的去中心化,醫學科普也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浪潮,“人-內容-場景”三大要素相應呈現新變化,成為推動大眾健康素養、提升健康水平的核心力量。
根據騰訊醫典《2020公眾健康行為洞察報告》顯示,42%的公眾認為免疫力是最主要的健康標志;三分之二的人表示疫情后接種疫苗意愿度更高;超七成受訪者也表示身體出現不適時,會選擇主動干預。
醫學科普的新變化,需要更多專業醫生、機構、公眾的參與,聚沙成塔、聚木成林。為此,在2020騰訊醫學ME大會上,騰訊醫典正式宣布三大計劃——醫學科普官計劃、大眾科普官計劃、內容開放計劃。互聯網醫學科普的3.0時代,騰訊醫典又領先了一步。
1.0時代,互聯網推動醫學知識傳播,但也存在內容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甚至成為部分平臺的逐利工具;2.0時代,互聯網醫學科普進入“深水區”,以騰訊醫典為代表的互聯網醫學科普投入深度內容建設,互聯網醫學科普呈現專業化、結構化和生態化。
騰訊醫典此次重磅發布三大計劃,助力互聯網醫學科普去中心化發展。
“醫學科普官”計劃,即知識共建,打造IP,在科普創作上引入更多專業的新銳作者,產出有價值感的內容,如堅持通過互聯網平臺傳播科普內容的“網紅醫生”王健,粉絲量已達數百萬,科普文章、科普問答和科普頭條的閱讀總量已經超十億次,為骨科疾病防治的正確傳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患者用騰訊醫典搜索信息)
“大眾科普官”計劃,即患者互助,共筑圈層。騰訊醫典將為活躍在科普社區、患者社群中的意見領袖,提供更多系統、專業的支持和幫助。如淋巴瘤界的“燈塔患者”柱子哥,通過與騰訊醫典等比較有影響力的平臺,科學傳遞抗癌理念,鼓勵相似患者,改變社會認知。
“內容開放計劃”,即API開源,輸出能力。騰訊醫典將以API開源形式,與搜索入口、內容平臺、移動應用、智能硬件等不同類型的平臺建立合作。
騰訊醫學ME大會作為騰訊科學周系列重磅活動之一,這一次強勢輸出三大計劃,也將開啟互聯網醫學科普3.0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