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十一的狂歡購物之夜,中文互聯網的無數個渠道、入口、端內、信息流里,有無數位主播在屏幕前用盡情緒與動作解釋手中的貨品——而在老羅直播間里,WPS超級會員,以科技國貨、辦公好物身份出現的同時,也在這個狂歡夜帶來了一段值得被講述的國產軟件往事。
故事從羅永浩說起。
雙十一之夜,老羅又貢獻出金句了。
“你們就想一想,如果沒有WPS,另一家公司我就不點名了,他們家的產品至少是三倍的價格,沒有競爭的市場是非常可怕的。”
老羅在雙十一當晚帶貨WPS超級會員
幾十個字,透露出復雜的信息量和老羅作為科技圈大佬鞭辟入里的眼光。如果沒有WPS,哪家公司至少是三倍的價格?
WPS——國民級辦公軟件,與其對應的“另一家公司”——自是微軟。
沒有競爭的市場自然可怕,而這種可怕早在21世紀的前幾個年頭,已經在中國軟件行業留下了深重的烙印。
故事不長,但值得言說。
提及辦公軟件,今天大部分國人會想到兩款軟件:國產的WPS,與美國的微軟Office。然而,提及盜版軟件,也不能不提近20年中國軟件市場最顯眼的攪局者——微軟。
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微軟Office因正版價格高昂,使其盜版在市面上極為泛濫。對此,微軟長期采取坐視不理的態度,任其盜版如雜草般快速蔓延,形成了“以盜版換市場”的格局。也使得一代中國軟件人遭遇重創。造成中國軟件市場形成畸形生態。而這其中最受波及的便是中國最早的本土辦公軟件金山WPS。
1988年,WPS1.0誕生,自此開啟國人辦公新時代。90年代,WPS在國內幾乎等同辦公的代名詞,學計算機辦公就是學WPS。然而過了幾年,伴隨微軟進入中國市場,通過一個看似公平的代碼協議,主動跟WPS兼容,然后借助Windows系統的優勢迅速把用戶都洗成了自己的。
微軟是跨國巨頭,家大業大,為了徹底拿下中國軟件市場,耗死中國本土的軟件公司,微軟開始使用放任盜版泛濫的手段,早些年微軟有意縱容盜版,培養中國用戶使用Windows、Office的習慣,變相遏制了國產OS和WPS的崛起,到了一定階段再極力推動正版。
這一招使類似WPS這種民族軟件瀕臨絕境。以至于,過了十幾年后,甚至有相當數量的用戶認為,微軟Office才是正版辦公的代名詞,WPS是后來抄襲微軟起家的——雖然事實與此完全相反。
WPS2000
這里不得不引用老羅在雙十一這晚對WPS說的另一段話了:
“WPS堅持了32年,今天針對中國人的辦公解決的問題,綜合體驗,尤其是中小企業,一定要試一試。”
劃重點:堅持。
作為國產辦公軟件的支柱代表,WPS確實一直在堅持。在2005年,WPS作出決定:面向個人用戶永久免費。2011年后,WPS借助移動互聯網先發優勢,重新奪回市場。今天WPS取得了怎樣的成績?用雷軍今年年初在公開信里的一句話即可證明:“現在每5個中國人,就有1個在用WPS。”
WPS不死心,WPS在堅持。正如這個雙十一之夜老羅在直播間所言:WPS會給中國消費者更好的辦公服務。PC與手機端實時同步、文檔修復、數據恢復、圖片轉文字、PDF轉換編輯、全文翻譯、365G的云儲存空間……辦公,即創作,更好的創作與表達,終點無他,唯“高效”二字。
無論是漫長的32年,還是雙11的這一個夜晚,WPS都堅信一個事實:在高效辦公,幫助中國人更好地創作、提供更好的辦公服務這件事上,WPS會一直做得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