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來,身在AI芯片行業金字塔頂的寒武紀身上帶著某種神秘的氣質,在過去幾年當中,寒武紀先后獲得了訊飛、元禾、國投創業、阿里、聯想創投、招銀國際等多家機構的投資,不僅如此,更是成為中國科創板“AI芯片第一股”。
寒武紀獲得了業界的高度關注,同時也有著自己獨特的發展路線。不同于華為海思采用的類似于蘋果理念的垂直整合生態策略,寒武紀的定位是獨立、中立的芯片公司,企業走的是安卓路線,只做基礎系統軟件,做獨立芯片公司,不做應用層,避免與自身的芯片客戶發生競爭,讓底層芯片與系統軟件都充分服務客戶和開發者,這也是企業吸引許多客戶的一大重要因素。
此外,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其實在高科技、人工智能發展領域,一直是以“快”為發展要務的。無論是從國家戰略,還是行業發展特質來看,都對AI提出了快速發展的要求。快速的技術迭代實力,使寒武紀得以響應國家戰略、滿足市場需求。
寒武紀成立于2016年,成立當年便發布了全球第一款商用終端智能處理器Cambricon-1A,一年后發布三款第一代人工智能芯片IP,隨后迅速布局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系列產品思元100和思元270,又于2019年推出基于思元220芯片的邊緣智能加速卡。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上半年,公司還研發了面向人工智能訓練市場的思元290芯片,目前處于回片后的內部測試階段。思元290采用公司自研的MLUv02指令集,可高效支持分布式、定點化的人工智能訓練任務。
四年歷練,漸成獨角。如今的寒武紀已經成為了全面系統掌握智能芯片及其基礎系統軟件研發和產品化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能提供云邊端一體、軟硬件協同、訓練推理融合、具備統一生態的系列化智能芯片產品和平臺化基礎系統軟件。
寒武紀有著明確的產品定位,即“通用型智能芯片”,是指寒武紀的產品應用能夠覆蓋人工智能領域高度多樣化的應用場景(如視覺、語音、自然語言理解、傳統機器學習等)。
通用型智能芯片及其基礎系統軟件的研發需要全面掌握核心芯片與系統軟件的大量關鍵技術,技術難度大涉及方向廣,是一個極端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處理器微架構與指令集兩大類技術屬于最底層的核心技術。在業界,也只有英偉達、英特爾、AMD 等國際大型集成電路企業能實現。
除了核心的智能處理器架構和智能處理器指令集外,寒武紀投入資源研發配套軟件系統,建設圍繞自身技術的生態產業鏈。例如:“智能芯片編程語言”,寒武紀研發的BANG語言為人工智能的底層生態研發提供了幫助,目前已有數家互聯網,甚至傳統行業公司在基于BANG語言進行開發應用產品。
業界巨頭英偉達也正是通過推廣的CUDA及相關編程語言,樹立了GPU在科學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地位。
寒武紀CEO陳天石曾說:“作為一家中立的芯片公司,我們走最正統的芯片設計公司的路徑,把應用場景留給人工智能行業的客戶,而我們自己做大家的墊腳石。”作為國際上為數不多,全面系統掌握智能芯片及其基礎系統軟件研發和產品化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寒武紀有更遠大的志向,長跑才剛剛開始。A股硬科技之路的長跑,也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