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喜歡稱呼馬云為“外星人”,原因是長得像……那么如果這個“外星人”遇到了天文臺臺長,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云棲大會現場
日前,在2016杭州·云棲大會上,馬云就和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的嚴俊站到了一起,這是要合作開發宇宙的路子?原來,這是國家天文臺就和阿里云結為了戰略合作伙伴,雙方將成立“國家天文臺-阿里云天文大數據聯合研究中心”,打造一個全生命周期的天文大數據管理與開放共享平臺,在射電天文、光學天文、數據模擬、數據挖掘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天文學,人類最早的“大數據”學科
等一等,阿里巴巴和天文臺,看起來沒什么關系呀?阿里云的大數據能夠用到天文研究上嗎?還真能。說到這里不妨先解讀一下,為什么“大數據”在天文中如此重要。
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天文數字”象征極其大,這是因為天文學上所用的數字都十分“巨大”,比如一光年等于9.4605×1015米,關于天文學的數據運算也很更龐大,例如今年9月在貴州落成啟用的“中國天眼”FAST射電望遠鏡,每天產生的數據就達50TB!
50TB是什么概念?1TB=1000GB,50TB就是5萬個G,而這僅僅是一天的數據量,更不要說針對這些數據的分析了。從理論上來說,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FAST可以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這個距離接近宇宙的邊緣,完全是一個百億光年的“數字宇宙”!
國家天文臺聯手阿里云 大數據提升科研能力
顯然,大數據將為天文學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數據收集、傳輸、存儲、處理、分析、開放共享的各個環節都大有裨益。此次中科院國家天文臺選擇的阿里云,就是國內大數據方面的領先者,其自主研發的飛天超大規模通用計算操作系統,能夠將百萬級的服務器連成一臺超級計算機,提供難以想象的計算能力。
不要以為天文學只需要觀測,其實數據運算往往能獲得比觀測更重要的發現,例如海王星的發現。1845年26歲的劍橋學生亞當斯根據觀測數據,推算出了假設行星的軌道、質量和位置,從而使海王星成為歷史上第一顆被“計算”出來的行星。
所以說,大數據對于天文學的驅動是十分明顯的,而現在利用先進科技,人們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通過人力來計算星體了。馬云在此次大會上說得好“過去是把人變成機器,未來是把機器變成人。過去是知識驅動,未來則是數據驅動、智慧驅動。”
數據分享才有價值 馬云:數據越用越值錢
談到此次雙方的合作,“共享”可謂其中的關鍵詞。畢竟天文學是一門公共學科和國際交流學科,數據需要分享交流才有價值。這一點從海王星的發現上也可以看出。
1843-1846年間,法國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勒維耶、德國天文學家伽勒、英國天文學家約翰·赫歇耳等都展開對海王星的“追蹤”,最后伽勒1846年在勒維耶的計算結果下觀測到了海王星,位置和勒維耶預測的僅差1°、和亞當斯預測的差10°。由此可見,數據的分享對于天文學是多么重要。所以馬云說,數據就是人家用過之后你用,越用越值錢的東西。
因為互聯網的存在,如今知識和數據的分享變得容易,對于天文學這樣講究數據融合、共享互利的學科來說,阿里云平臺的接入無疑將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據悉,作為虛擬天文臺的第一步,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巡天數據將作為試點,率先實現數據“上云”和共享。此外國家天文臺還將和阿里云聯手打造100GB級帶寬、EB級存儲、萬核級計算的“互聯網+”天文大數據環境,讓中國能力變為世界能力,服務全球的天文科研工作者和愛好者。
浩瀚星空,始終是人類的夢想所在,波瀾壯闊的宇宙,也有著太多等待人類挖掘的秘密。有了阿里云這樣世界先進的大數據和云計算能力做支撐,留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將是一個更加值得期盼的宇宙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