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輕舟已過萬重山”還是“偏逢連夜雨”,其中之一可能就是獨角獸企業馬蜂窩近期的生存狀態。
今年8月份馬蜂窩已開始尋求3億美元融資,希望獲得20至25億美元的估值。于融資關鍵節點被爆出數據造假問題,足以顯示背后暗流洶涌的商業戰爭。
有行業人士表示,如果數據指控被坐實,馬蜂窩估值將下降到只為20多億。微影資本董事總經理張熠則對河豚文旅(ID:hetunwenlv)表示到,“有直接的負面影響,但至于多少還不好說”。
也有不一樣的意見。聚元資本投資經理呂道遠表示,這起事件沒到影響公司經營層面,尋路記創始人陳旭對我們表示,社區數據是馬蜂窩五年之前講的故事了,現在投資人會看GMV,“不會對其融資造成決定性的影響”。
目前而言,數據造假丑聞對馬蜂窩融資以及估值層面的影響,還無法被證實和證偽。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將又是一起互聯網平臺造假的原罪案例,一如早期淘寶、拼多多以及58同城,“數據層面,有幾個互聯網平臺經得起推敲”。商業資本邏輯與大眾情感相悖的情況時有出現。
今日下午,馬蜂窩聯合創始人兼CEO陳罡表示,馬蜂窩決心要成為公開呼吁告別數據造假的第一家企業。
造假背后是行業潛規則
2014年4月陳罡炮轟去哪兒“花錢雇人為酒店寫正面評價”,稱其每條500元“購買正面評價”,他表示“我認為只有真實評價才能幫助用戶,這也是你我事業的根基”。
幾年前的舊帳成為當下事件的某種注腳:曾經號召同行保證真實性的公司,卻自己干起了那樣的勾當。
10月21日自媒體小聲比比一篇《獨家|估值175億的旅游獨角獸,是一座僵尸和水軍構成的鬼城?》刷屏了社交網絡,由此揭開了馬蜂窩的數據造假事件。
其中最關鍵的指責為,馬蜂窩的2100萬條用戶評論中有1800萬條是從攜程、美團等競品網站抄襲而來。
隨后,22日上午馬蜂窩發布官方聲明,稱點評內容只占總體數據的2.91%,平臺中游記和攻略占比為78.91%,“自媒體將不法商家的違規行為歸結于馬蜂窩,與事實嚴重不符”。
馬蜂窩表示,涉嫌虛假點評的賬號數據在整體用戶中的占比更是微乎其微,并已對這部分賬號進行了清理。
輿論攻防戰的高潮發生于小聲比比的聲明回擊中。作者梓泉表示,這是馬蜂窩故意偷換概念,用點評的字數占比總UGC產出字數的統計方法不科學,“這至少7454個抄襲賬號在用戶中占比并不多,但是它貢獻了85%的點評啊!”
這篇回擊稿件得到了輿論的肯定,其聲量并不亞于首篇揭黑稿,“喜歡這種有技術含量的精準打臉”,這種轉發評論代表了很大部分人的心態,這篇文章的點贊數都超過了十萬加。
有自稱前員工也在評論區“補刀”,宇宙歐尼稱馬蜂窩曾購買書籍《孤獨星球》再潤色,并成為了官方的第一版攻略。《孤獨星球》為旅行攻略系列書籍,為由同名的世界最大的私人旅行指南出版商出版。
被捅的馬蜂窩背后是行業潛規則的又一次示眾。
互聯網平臺在上線之初,都會利用爬蟲技術填充數據,這在行業內算公開的規則。陳旭印證了這一說法, “馬蜂窩和窮游當時也是互相抄”。
社交媒體彌漫著大眾對馬蜂窩“墮落”的惋惜情緒。知乎用戶甜草莓稱其在背離了當初內容社區的初衷,她認為如果馬蜂窩定位于旅游小清新向的平臺,類似豆瓣式的精神社區,依靠重度用戶的分享“照樣能賺得盆滿缽滿啊”。
以甜草莓為代表的觀點認為,馬蜂窩的快速發展的訴求和資本的“催熟”,是如今數據造假丑聞的很大部分原因。
投資人則是另外一種角度。呂道遠向河豚文旅表示,“這是一個道德問題而并非商業邏輯,大眾情緒的惋惜是基于馬蜂窩本身是非常完美的桃子,基于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只有黑白兩種選擇”。
陳旭認為,寄希望馬蜂窩成為豆瓣是特別個人情感向的表達,“在全世界社區轉向交易都是一個很難的話題,馬蜂窩在這一層面上有成功嘗試”。
馬蜂窩的商業發展路徑
作為同屬在攜程、途牛等OTA巨頭旁邊成長起來的UGC分享社區,馬蜂窩和窮游網的商業發展具有很強的互相參照性和對比度。
馬蜂窩由陳罡和呂剛創立于2006年,幫助用戶以游記的形式,分享旅行路書、攻略、經歷等,四年后正式開始了公司化運營。窮游網則在2004年由肖異于德國留學期間創立。
很長一段時間內,窮游網的社區氛圍和用戶粘度都高于馬蜂窩,但后者的商業化變現探索要高于前者。在窮游還在嘗試內容付費時,馬蜂窩已經充當起了電商角色,大舉介入到旅游交易環節,嘗試“內容+交易”的變現。
一定程度上,UGC用戶本身就是高質量的旅游用戶,這是馬蜂窩和窮游能夠在巨頭之下成長起來的原因。
2010年開始,中國的休閑旅游市場逐漸復蘇并快速發展。馬蜂窩判斷到年輕群體的個性化需求,2015年馬蜂窩成立了自由行服務平臺,開始從內容社區全面轉向為消費者提供決策。
自此馬蜂窩也駛向了融資快車道。2015年02月馬蜂窩獲得高瓴資本、啟明創投等C輪融資,融資金額逾億美金;2017年12月又獲得鷗翎投資、美國泛大西洋資本集團、淡馬錫、元鈦長青基金、厚樸基金共同投資1.33億D輪美元。
與之相對應的是,變現路徑不通暢的窮游網自2016年獲得眾信旅游1.62億元戰略投資后,目前已看不到融資節奏。
“窮游網現在更像傳統的社區”,陳旭對河豚文旅表示,“但它已經掉隊了”。
2018年1月,陳罡接受《經濟日報》時表示,“自由行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要從消費者端做好消費決策,利用大數據等信息讓消費者獲得滿意的體驗”。
在陳罡看來,海量數據的評論和、攻略等內容大數據的應用,是馬蜂窩區別于其他OTA的優勢。“內容+交易“也是馬蜂窩一直講述的商業故事。
在陳旭的觀察中,目前馬蜂窩的重點已經放在了海外旅游目的地的運營上,“它在整合碎片式資源,海外交易量應該是它目前最大的交易來源”。
“信息泛濫的社會,UGC的衰退屬于趨勢性的問題”,在陳旭看來,馬蜂窩的結構化信息已經形成了,點評性的內容之于用戶的價值會越發減退,這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數據已非馬蜂窩當下核心商業能量。
對于虛假數據是否會給馬蜂窩這輪融資造成很大影響?陳旭表示會有,但不是決定性的,“數據內容是馬蜂窩五年前講給資本的故事了”,在他看來“內容不是它估值的決定性要素,只是它跟別人的差異而已”。
又一起互聯網原罪事件
馬蜂窩的回復聲明,變相承認了數據造假行為,小聲比比的回擊也再次給予了“實錘”,那么這起丑聞事件對馬蜂窩究竟會有怎樣的影響?
DICC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劉興亮表示,“如果乎睿數據團隊的指控被坐實,馬蜂窩一直以來強調的用戶PGC神話將被打破,用簡單粗暴縮水計算法,這只旅游獨角獸估值將降到20多億,不再是獨角獸!”
投資人角度事情可能并沒有那么嚴重,聚元資本投資經理呂道遠對河豚文旅表示,如果僅僅從評論有水分進行攻擊,對馬蜂窩的業務不會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事件最終影響到的是消費者,那么才會對業務本質產生影響”,在呂道遠看來,在大眾的消費者層面上,這樣的消極影響目前還沒有顯現出來。
陳旭的尋路記在馬蜂窩開設了官方賬號,提供小眾的旅游產品。在他的經驗中,其產品會得到平臺的相應的流量,“我們覺得它還是具備廣告價值”。
在河豚文旅(ID:hetunwenlv)采訪的幾位旅游行業細分領域從業者看來,馬蜂窩這幾年的市場打法是受到肯定的。“游記攻略在五年前為很多人提供了選擇便利”,一位從業者表示。
陳旭表示,這個階段決定馬蜂窩估值的仍是它的交易量和未來商業前景。據馬蜂窩表示,其連續數年實現了GMV增長,2017年總交易額接近100億人民幣。
馬蜂窩同巨頭的差距仍然很大。根據艾媒的數據,2018年5月,馬蜂窩的月活為845.3萬,而攜程為6855.2萬,去哪兒為4179.3萬。目前行業老大攜程總市值182.38億美元。
在線旅游市場仍會處于激烈競爭中,除去巨頭的陰影,馬蜂窩還將迎來飛豬、美團旅游等強勁對手的挑戰,“飛豬在海外建了很多支付戰略合作,這塊也將是阿里系未來的重要戰場”,呂道遠說到。
有行業信息披露稱,馬蜂窩的這輪融資已經完成,金額與之前傳言相當(3億美元融資),有巨無霸領頭投資。
23日下午馬蜂窩在北京召開發布會, “馬蜂窩在餐飲等點評數據方面存在部分問題,但遠沒有外界所表述的那么夸大,陳罡說到,并表示馬蜂窩決心要成為公開呼吁告別數據造假的第一家企業。
從造假到呼吁停止造假,并強調“第一家”,這頗帶有魔幻色彩。但這或許也是中國部分互聯網的現狀,虎嗅網近期一篇文章中提到,58同城充斥著虛假招聘信息,有自媒體直指58同城是“互聯網毒瘤之一” ,但“幾乎從未受到過全民輿論和社會指責,這才是‘神奇’之處。”
放在更廣闊的歷史通道中,早期淘寶、拼多多等也都遭受過假貨職責的猛烈抨擊,“各個網站上都出現過產品質量問題,甚至內容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的情況”。
小聲比比作者在反擊文章最后說到,“到底是要活在水軍、造假、抄襲中。還是活在一個沒那么繁榮,但誠實能得到回報,真話可以得到保護的世界?”。這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不過更大概率可能是,在互聯網注意力的迅速更迭狀態下,“傷痕”總是會被快速忘記。
來源:河豚文旅(hetunwenlv) 作者:秦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