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有媒體曝出,阿里巴巴、京東、華為三家互聯網巨頭在縮減職員總數。
“所有業務線不批offer、全面停止校招”等負面消息席卷而來。
雖然三家巨頭均給予否認,但有關“互聯網寒冬”的言論開始在業內發酵,人才就業問題再次引發關注。
傳禁招新人 三巨頭紛紛辟謠
消息最初源于社交網絡。有網友在某社交平臺留言稱,阿里巴巴已全面縮減人員編制,所有業務線都不批offer,包括技術,近期招不上來的可能就會被砍掉了。
無獨有偶,另一名網友也透露,京東也“全面停止社招,文件已發出”。
對此,阿里和京東紛紛表示否認。
阿里官方連用“四個有”回擊:這是對未來發展所進行的人才和組織升級,是阿里人才組織體系多年來的獨到經驗,“以前有,以后仍然會有,而且必須要有,怎么可能沒有”。
阿里相關負責人還補充道,基于對人才“不一樣”的要求,阿里巴巴每隔一段時間時間都會進行這樣的人才體系升級,目前新一輪的人才升級已經開啟,“這次人才體系升級的主要目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激發和釋放年輕人的能力和潛能,給有靈性的年輕人破格晉升的機會”。
京東官方給新浪科技的回應則更加簡練:沒有此事。
事件剛平息不久,又有媒體曝出,華為也已內部發文,宣布原則上停止社招,特殊情況除外,該文由輪值董事長簽發。
媒體報道,華為的董事會常務文件《關于落實公司人才供應策略的決議》顯示,“華為公司原則上停止普通社會招聘”,不在優秀往屆生、關鍵稀缺人才以及公司專項招聘范圍之內的各部門不得發放offer,特殊情況需經輪值董事長審批。
文件還顯示,公司整體人力缺口和新鮮血液的補充,絕大部分由應屆生招聘滿足,能力補充由關鍵稀缺人才招聘滿足,其他人才缺口以內部調配為主。
對此,華為官方回應稱,此為不實報道,“我們將持續開放,面向全球吸收優秀人才,在公司新愿景下推進業務不斷發展”。
報告稱大企業招聘需求明顯縮減
雖然有企業辟謠,但不難看出,部分企業已開始節約人員開支,國內經濟壓力對就業的負面影響已開始顯現。
不久前,中信證券發布相關報告稱,當前非制造業從業人員指數掉頭向下跌至榮枯線以下,實際就業前景不甚樂觀。
而根據獵聘大數據“2018年1-10月全行業新增職位指數”顯示,從2018年9月中旬以來,全行業新增職位指數的確呈現較明顯的下降趨勢。
該數據顯示,針對互聯網行業,進入10月份以來,該行業亦出現了企業招聘需求放緩的趨勢,但目前并未表現出斷崖式下降。不過根據目前的市場形勢,大型企業新增招聘需求已明顯縮減。與此同時,機械制造業招聘需求更不樂觀,29.1%的被調查企業計劃相比上一季度減少招聘數量。
該報告稱,互聯網行業在調研中尚未出現目前的極度悲觀預測,其中25.9%的企業表示2018年四季度會相比第三季度增加招聘需求,而表示減少招聘需求的企業占19.4%。
有職業顧問認為,隨著企業招聘需求放緩,各行業第四季度也將出現人員篩選更加嚴格的情況,這對求職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對于初入職場或曾有頻繁跳槽經歷的求職者來說就業形勢會更加嚴峻。
來源:新浪科技 作者:韓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