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雷科技數碼 3C 組
編輯 | 白徵明
平板向來是移動設備市場洼地,iPad 之外少有足以代表這個品類的產品,多少廠商簡單嘗試后便選擇退出。就算是以 MIUI 在一眾安卓定制系統中殺出重圍,走在移動設備交互體驗前列的小米,也在不同路線的四代產品后不再推出新的平板產品。
平板市場的變化有些意外,教育娛樂辦公等需求接踵而至,所有品牌連著整個市場都有了不小增長,顯然有可以進入的市場空間存在。新的機會來臨,我們難免要重復那個問過好幾遍的問題:小米平板,還有機會重出江湖嗎?
小米平板怎么了?
答案多半是肯定的,無論是小米官方口徑還是高管個人回應,都對小米退出平板市場的猜測進行了否認。目前微博認證為小米公司影音文娛產品總監的李創奇,就曾在多個場合表示:小米沒有放棄平板,仍在積極投入產品研發。
小米平板遇到的困難不是做不做,而是怎么做才能做好。
小米在走上正軌后不久就推出平板,已經表達過這家公司看好平板市場的態度,并不積極的市場反饋使其暫時放下了這條產品線。如果要回歸,小米平板更該走容易誕生爆款的路線,像其他小米產品那樣成為品類頭部。
四代小米平板都可以說是平板產品 " 踩坑史 " 中的經典:
初代小米平板采用 NVIDIA Tegra 4,性能強大但發熱和后續系統更新難說滿意;
小米平板 2 換上金屬機身和英特爾 Atom 處理器,X86 架構下運行安卓應用兼容性欠佳,能換裝 Windows 系統平板體驗又存在缺失;
小米平板 3 采用聯發科芯片,性能和中端手機難以拉開差距,成了系列中最路人臉的那個;
小米平板 4 為大小兩款搭配還有了指紋識別,但在音畫、效率等平板核心體驗上亮點不足,沒有給夠消費者購買理由。
從小米平板的種種不順來看,是平板產品 " 方向錯了 " 嗎?并沒有那么絕對,既要肯定也要否定。
在 iPad 完成的平板產品定義中,這就是一塊能夠隨身進行桌面級網頁瀏覽、能玩移動端游戲、能長時間播放視頻音樂的大屏幕,iPad 很快被這樣簡單直接的體驗推上熱潮,但又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因需求早早被滿足而增長匱乏,小米平板等追隨者自然難有出彩。
重振平板市場的產品,也是 iPad。以 iPad Pro 為分界線,蘋果用 Apple Pencil 手寫、iPadOS 的桌面級效率體驗、移動設備頂級性能等標簽,為平板重塑了能游戲娛樂也能專業化使用的路線。蘋果之外,華為、三星等廠商的平板也在引入效率體驗后,一同推動整個市場重新增長。
此前的小米平板已經掌握到平板產品精髓,得到市場驗證的屏幕尺寸、足夠提供長時間續航的大電池,甚至連前后雙攝、指紋識別、USB-C 接口,也都是小米平板先一步全部給到。如果只是用評判大屏安卓設備的標準去看待,小米平板當然是及格線以上的產品。
小米卻沒能在其他環節跟上消費者需求,比如說 " 買前生產力,買后愛奇藝 ",小米平板始終沒有用更優質的屏幕和揚聲器去提升產品音畫表現。再比如說效率體驗,類似 iPad 多窗口、華為平板平行視界的多任務功能,在小米平板上至今沒有蹤影。
就連 MIUI,自初代小米平板推出了專門的平板界面后,后續產品中難以見到較大更新,每一代 MIUI 的新功能也往往會在平板版本中 " 缺席 "。或許是龐大手機產品線更新維護和下一代的研發壓力,使得 MIUI 無暇顧及大屏體驗,進而讓小米平板暫時錯過了軟件層面獲得競爭力的機會。
做一塊好平板,小米還差幾步?
小米平板若想要實現盛大回歸,必然要具備一個先決條件—— " 超越手機 "。
現在的手機屏幕比平板誕生之初大了許多,平板無法再度依靠大屏和便攜屬性,在手機和筆記本之間輕易找到位置。只有那些繼承了手機的移動內容體驗,又在效率上大幅領先的平板才存活到了現在。
小米勢必要為平板開發一套新的界面來滿足需求變化," 超越手機 " 最核心的目標有兩點:
1、保證和現有安卓應用的兼容性,Google 不再力推平板版安卓系統后,很少有應用會特地針對平板進行適配,因此要讓應用在變更比例、放大后依然可用;
2、提供一套建立在安卓應用體驗之上,更具效率的交互模式。無論是類似平行視界的多層級同時展示,還是多個應用同時開啟的多窗口,只要能利用上大屏,滿足效率提升的預期就好。
MIUI 12 的全局自由窗口,就是一項很適合平板使用的功能。絕大部分應用都可以窗口化運行,滿足靈活多任務處理基本要求,可放置在左右上角的迷你小窗狀態,也兼顧了進程保活和專注當前任務的需求。再加上安卓標配的應用多窗口,對于小米平板而言足夠。
硬件層面相對要難不少,要是想同時做好音畫素質和性能表現,必須要在屏幕、揚聲器、機身、芯片等環節下功夫。屏幕和揚聲器不必多擔心,小米 10 Pro 證明了小米做好產品音畫素質的能力,最大的難點在芯片。小米平板主打 1000 元 ~2000 元性價比價位,難以用上高端芯片。
高通驍龍 8 系芯片是小米高端手機的 " 標配 ",搭載它的平板卻幾乎只有三星的 Galaxy Tab S 系列,而且售價還不比 iPad Pro 便宜多少。在驍龍 8 系芯片高昂的成本面前,小米很難讓高性能和較好音畫素質共存,但選擇成本合適的中端芯片又不得不面對性能問題。
聯想近期推出的小新 Pad 系列算得上是典型案例:售價 1699 元、2499 元,處于中國平板市場中高端產品主流價位。定位最高的小新 Pad Pro 采用 2.5K OLED 屏、前后雙攝、四揚聲器和全金屬 CNC 機身,音畫素質和機身質感皆為頂級水準,卻出于成本考量采用中端芯片驍龍 730G。
擁有芯片設計能力蘋果和華為占有優勢,他們能以更經濟更平衡的方式,將自家芯片下放到中端平板產品中。因此,我們可以見到 iPad mini5、MatePad 10.8 等,音畫和機身在內的規格都較為優秀,也能用上旗艦芯片 Apple A14、麒麟 990 的 2000 元級平板。
超過平均線,音畫素質提升的邊際效益遞減越明顯,也就是 " 感知不強 "。可是與之相對的,旗艦芯片相較中端芯片的性能優勢,在產品發售之初和平板平均 2~3 年的使用壽命后,都是同樣明顯的。正因為此,小米平板需要考慮好性能和音畫的平衡,亦有可能導致價位段上探。
軟件體驗和硬件基礎之上,今天的小米平板相較 2014 年還有了一個全新的殺手锏,以小米智能生活為名的全場景生態。原本分散在各個小米智能設備上的優勢,現在可以借由小米賬號、小愛同學、米家等形態統一調度,作為移動大屏的平板有了更多元化的體驗。
小米手機的資料、畫面甚至是應用任務都有望即時同步到平板,小米電視既可以接受平板投屏也能讓電視正在播放的內容續傳到平板,各種零零散散的智能設備也能將平板當作靈活轉移的公共圖形化交互界面。與自家智能體驗的結合,會是小米平板今后的一大價值點。
總結
根據調研機構 IDC、Canalys 的數據,平板市場在 2020 年出現相當明顯的擴大,扭轉了過去幾年的縮緊。一方面和教育、娛樂等需求在疫情期間的增長存在關系,另一方面也是作為頭部廠商的蘋果、三星、華為,在產品力層面持續投入的結果。
" 起個大早 , 趕個晚集。" 顯然不是小米對平板產品線的預期,隨著平板市場環境出現變化,小米集團自身軟硬件研發能力逐漸補齊的當下,小米平板重出江湖或許不用等太久。
只不過,小米平板應當想好自己的位置并保持專注,才更有可能讓近兩年的等待不會落空。
這個中國人設計的手機支架,在世界最大眾籌網站 Kickstarter 上狂攬 500 萬美元,應該也算國產驕傲吧。三角型結構完美實現橫、豎全支撐,厚度不到 1cm,還能反復粘貼 500 次,換手機也可以一并帶走。如果你需要一個手機支架,MOFT 絕對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