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常規,是創新的源頭。疫情這只“黑天鵝”出其不意地打亂了2020年的一系列計劃,按部就班注定成為歷史。面對突發情況,需要應時之舉、創新之舉、智慧之舉。第九屆“中國軟件杯”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簡稱大賽),因地制宜、隨需而變,及時調整賽程設置、創新工作思路和比賽形式,開啟云端智慧評審先河,確保疫情防控和初賽評審工作兩不誤。變通的是形式,不變的是育人促產,推動產教融合,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初心。
云端智慧評審創新評審模式
面對今年的特殊情況,大賽組委會實行評審“零接觸”,積極推動“智慧評審”創新實踐,充分發揮“云端評審”模式智能化、移動化和便捷化的優勢,通過遠程討論,交流評審意見,使評審專家足不出戶即可完成工作,從環境部署、機器調試到遠程端接入……大賽組委會本著早部署,零差錯,無故障的原則,保障了第九屆“中國軟件杯”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云端評審、遠程評議工作圓滿完成。
清華大學軟件學院副教授聞立杰表示:“往年采用的是把老師們集中在一起評審的方式,并把評審相同賽題的老師安排在一起,方便針對疑點進行討論。今年采用線上評審方式,評審時間集中而評審老師無需集中,不再受空間限制,增加了靈活性。缺點是無法和出題單位、其他老師進行面對面針對疑點進行實時討論,在評審效率上會有所下降,但總體的評審質量和評審時限仍然是有保障的。”
為了更好地滿足企業和學生的多樣化需求,今年大賽初賽評審分批進行。7月22日,大賽初賽第一次云端評審工作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拉開帷幕,歷時7天,于7月28日圓滿結束。
此次評審的作品涵蓋7道賽題,其中本科組5道、高職組2道。
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東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的評審教師和來自東軟教育科技集團、南京蘇寧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統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南京翼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江蘇鯤鵬生態創新中心、浩鯨云計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航天龍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7家出題企業的數十位評審專家,云端相聚,共同評審了來自全國高校和高職院校的近2000件作品。
作品整體水平高創新思維涌動
疫情是危機,也是契機,給每個人都上了生動的一課,增長了人們化危為機的智慧。漫漫人生路,職業生涯中,人人都可能遇到驚濤駭浪。在大賽中磨練出的勇氣,耐心,信心,會助力同學們乘風波浪,直抵彼岸。
東軟教育科技集團設計的“A1基于計算機視覺的交通場景智能應用”這一賽題,成為最受參賽學生喜愛的本科組賽題。
來自東軟教育科技集團的企業評審專家馬振爍表示:“今年作品總體水平不錯,我看到了很多用心且充滿亮點的出色作品,幾乎所有作品都實現了題目要求的基礎功能。”
參與賽題“A5視頻全量目標分析和建模”評審的教師聞立杰認為,作品總體水平較高,完成度普遍較好,工作量充實,疫情并沒有影響同學的發揮,反而給了同學更多打磨作品的時間。“往年也有視頻對象識別類題目,但今年的視頻內容在場景上更貼近實際,從街拍的高清視頻中精準識別對象類別并準確追蹤實現精準計數,是非常有難度和挑戰的任務。”
A5頗受參賽選手青睞。“因為其契合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智慧交通領域的應用需求,結合實際,能為無人駕駛提供軟件基礎方面的支持。”聞立杰分析,“A5的難點在于如何運用好已有的計算機視覺領域的成熟模型,并提升其運行效率,做到作品的高識別精度、高運行速度、高追蹤精度。”
聞立杰表示:“有幾個作品在物體識別率、識別精度和追蹤精度方面做得不錯,并將識別結果做了語義分割,實時展示了物體ID、識別置信度和識別種類,在識別種類總數和識別對象計數上也給出了較好的結果,且模型運行速度快。”
解題思路巧妙創新亮點頻現
東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倪慶劍參與評審的是“A2基于網絡拓撲及告警的故障根因定位系統實現及算法研究”和“B1代理層架構的分布式數據庫中間件實現流式查詢”兩道賽題。
“這兩道賽題設計的作品類型與我的預想基本一致。”倪慶劍說,“A2賽題中,測試集F1值指標所占的權重較高,因此對算法正確性和有效性要求較高,對這一指標的看重也在較大程度上保證了評審的公平性。最終提交完整作品的學生團隊基本上正確理解了題意。B1賽題中,流控參數如何支持動態設置應該是一個難點。最終提交完整作品的學生團隊基本正確理解了題意。”
倪慶劍表示,就A2和B1賽題而言,完成要求并最終提交的作品總體水平較好。大部分作品基本上都按照賽題要求,完成了相關功能;代碼相對規范,核心部分有注釋;文檔基本都按照要求提供。看得出來,部分學生作品的設計比較用心,在設計和實現方面考慮得較為全面;關于不足,在文檔規范性方面可以進一步提高。
A2賽題的企業評審專家是施云濤,來自蘇寧科技集團的AIOps智能運維首席算法專家。施云濤表示:“有11支隊伍測試集F1值高于80%,是比較好的。學生們在充分理解賽題、深入分析數據的基礎上,創新使用了節點權重定位、特征提取+分類、排序、因果學習+推斷等算法,測試集根因定位的準確率較高。也就是說,不少隊伍沒有將解題思路局限于答疑時提供的因果發現及推斷方法,而是巧妙地將問題轉化為分類、權重定位、排序等問題,同樣也得到了較好的結果。系統功能上,大部分隊伍使用了前后端分離的Web架構,也有些隊伍實現了桌面應用架構,基本按照賽題要求完成根因定位和結果展示的功能。整體而言,學生們提交的作品還是比較不錯的,但有些隊伍在代碼結構、代碼注釋、系統性能上需要進一步加強。”
航天龍夢Linux內核工程師王浩軍評審的是B2酷貓云盤管理器。王浩軍指出:“題目考察閱讀和使用API文檔開發的能力,讓同學們嘗試進行不同操作系統下的開發、了解不同CPU架構的區別。開發者不應當將作品局限于X86+Windows,應更多關注中國基礎軟硬件的發展,為生態建設出一份力。大多數學生都能按照要求開發創作,也有個別隊伍理解錯了題意但做出了不錯的作品,非常可惜。閱讀需求文檔是開發者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希望同學們引以為鑒。”
決賽在即奪魁還需“精”“新”
成功總是垂青那些精益求精、創新為先的人。本著“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的“秘籍”,作品更容易脫穎而出。
馬振爍提醒參賽選手:“決賽與初賽的不同之處是,決賽會提供一些全新的高清的交通各類場景的視頻來測試,所以希望能夠入圍決賽的隊伍首先要提高自己作品的泛化能力和普適性,同時繼續完善作品的功能性,展示能力,用戶使用體驗等以取得更好的成績。初審中看到很多作品在場景功能上的設計較為趨同,只有在功能性和創新性上多花些心思,才會讓作品更具有競爭力。還有些作品功能做出來了,但是實際展示比較混亂,結果也不明顯,決賽要盡量避免這種情況。”
王浩軍表示,很多參賽者都把作品重心放到了UI上,但是作為一個應用軟件,功能實現才是最重要的。像批量傳輸、Seafile、Ftp等私有存儲的對接功能,被很多參賽者忽略了。希望參賽者能將重心放在功能實現上。希望決賽的作品能給出詳細的編譯、部署文檔,能夠直接做成Deb和Rpm包更好。
對于功能實現已經比較完善的作品,除優化展示界面外,評審教師還提出如下建議。
倪慶劍老師給出三點建議,重視客觀指標、規范文檔、精簡視頻。第一,如果題目中有明確、客觀指標的要求,團隊在設計算法時必須達到,否則要調整算法和策略。第二,規范文檔,比如圖、表、公式、參考文獻等,可以請指導教師把關。第三,如果視頻答辯,一定要精簡視頻長度,簡要說明使用的方法、亮點和創新點,進行功能展示。
“中國軟件杯”大賽自舉辦以來就得到企業、高校及相關主管部門的高度關注。九年來,大賽共吸引了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近千所高校的數萬支隊伍參賽,切磋技術,匯聚成創新發展的磅礴力量,推動產學互動走向深入。大賽聚集了國內百余家軟件骨干企業,吸引了數十萬余支高校團隊參賽,在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協同育人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大賽及時把產業前沿技術、行業最新標準帶到比賽中,使高校的人才培養更加符合產業發展的需求,有效促進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大賽始終堅持賽題原型全部源自軟件骨干企業實際需求,致力于引導在校學生積極參加軟件科研活動,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的提高,參加“中國軟件杯”大賽的選手們實踐能力更強,在工作后能更快地融入企業,知識的體系也更加健全。大賽的舉辦也加深了教育者對新業態的深層理解,不斷引導辦學模式、培養模式、教學模式改革與發展,對保持軟件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據大賽組委會介紹,大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江蘇省教育廳、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信息技術新工科產學研聯盟承辦,由中國信息化周報、南京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江蘇軟件產業人才發展基金會、南京市軟件和信息服務集群發展促進機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執行。
第九屆大賽全國總決賽將于8月中下旬在線上舉行。屆時將對決賽全程進行全網直播。部分獲獎選手將受邀參加第十六屆中國(南京)國際軟件產品和信息服務交易博覽會,并在9月6日的開幕式上接受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