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機器仿生人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在人類生活中。英國人工智能領域的世界級專家戴維·拉維甚至還預言,在2050年之前人類會和機器人結婚。
11月15日上午,騰訊俱樂部X-Talk專場沙龍在騰訊北京總部大廈舉行。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高校近百位學生,圍繞科學科普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辯論沙龍。
“針鋒相對”上演另類科普
本次專場沙龍以“你是否支持人類與仿生人談戀愛”為核心辯題,由正反雙方展開激烈爭鋒。科幻作家陳楸帆受邀出席,擔任本場辯論沙龍的評委。
北京理工大學的陸梓倩表示,談戀愛的關鍵在于溝通理解,仿生人可以提供一種穩定的情感輸出和陪伴,并給予溝通和理解,而機器人的發展有無限可能。然而,在來自北京大學的反方代表黃善美看來,仿生人的計算是硬件結構,缺乏大腦思考的主動性,沒有辦法深入了解人類的情感。
(正方選手辯論現場)
在辯論過程中,正反雙方思維敏捷、條理清晰,使現場辯論氣氛迅速升溫。在經過立論、陳詞環節后,正反雙方的現場投票結果從懸殊到接近。而在自由辯論環節中,雙方辯手更是金句頻出,舌綻蓮花,場面火熱異常。在雙方辯手的帶動下,現場觀眾更是在質詢環節對提出多輪挑戰,雙方辯手則見招拆招,臺下觀眾掌聲不斷。
(反方辯手辯論現場)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巔峰對決,雙方辯手各展其長,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綜合現場觀眾投票及評委老師的評分,正方在此次辯論賽中的表現略勝一籌,奪得本場辯論賽的勝利,來自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的張超謙斬獲“最佳辯手”殊榮。
在點評嘉賓陳楸帆看來,技術還在不斷的演變,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的認知與接受的程度一直都是比較緩慢或被動地發生變化,對于這類問題,除了站在科技的視角探討外,還需要代入更多人文的視角。他認為,年輕人的探索與求知是通向未來的橋梁,深刻影響著國家的未來,騰訊俱樂部騰訊X-Talk專場沙龍的有重要價值。
(嘉賓陳楸帆精彩點評)
以好奇心為錨,助力人才培養
當天下午,騰訊俱樂部X-Talk專場沙龍參會學生還以“學生觀察團”的身份參與了首屆騰訊X-Talk科學脫口秀。
清華大學雙聘教授沈向洋、中科院研究員山世光、騰訊科學家于旸、復旦大學教授徐英瑾、科幻作家郝景芳等科學界內外“大咖”分別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奉上最前沿的科技“大餐”,與現場的同學與線下的百萬網友開啟了一場“好奇心之旅”。 五場演講、兩場對談,11位嘉賓圍繞“人工智能”與“基因編輯”兩項前沿技術,對未來生活進行暢想和交流。
在騰訊科學周期間,騰訊俱樂部還先后通過組織高校學生舉行趣味辯論、騰訊公司企業參觀、騰訊X-Talk活動觀摩等形式,進一步激發青年人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
來自北京大學的繆辰同學表示,騰訊俱樂部X-Talk專場沙龍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機會,帶領不同專業背景、不同領域的同學進行深度交流,讓才華得以施展。
“在當下,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避免淪為困在系統里面人,這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去思考的更深刻的問題。”陳楸帆表示,希望騰訊俱樂部帶來對話繼續進行下去,讓思考也繼續進行下去。
作為面向高校大學生交流實踐的組織,騰訊俱樂部自成立以來始終以“科技向善”為愿景,致力于探索與高校合作培養人才。此前已先后舉辦多期暑期訓練營、企業參觀訪問、興趣小組、大型比賽等活動,使高校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
據騰訊俱樂部負責人介紹,本次騰訊俱樂部專場沙龍旨在面向社會公眾,特別是向高校學生等年輕群體展示科學的魅力,讓科學探索成為公眾,尤其年輕人的追逐點,讓科研工作成為一種新時尚。
在未來,騰訊俱樂部還將成立專項科普公益資金,以專項支持全國范圍內大學生的科普教育與交流,向大學生開放更多的平臺能力。旨在為大學生搭建資源開放的科普平臺,激發大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助力科技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