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發布《2020上半年中國在線音頻市場研究報告》,主要針對在線音頻行業的類別、發展動態、用戶偏好、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分析。目前,整個互聯網領域都在討論的5G、IoT等通訊技術給在線音頻的商業化應用提供助力。此外,報告里提到了一個值得外界注意的是,音頻娛樂化的趨勢將會越來越明顯,隨著行業滲透率的上升和應用場景的擴大,這方面的商業化將取得突破。
在線音頻由于其特有的陪伴屬性而具有獨特的價值,而作為行業內唯一一家上市公司,荔枝的財報表現自然成為行業焦點。在上周發布的Q3財報顯示,荔枝月活躍用戶數達到5620萬,同比增長21%;累計上傳播客數量達到2.34億,同比增長46%,其中Q3新增播客數量超過1900萬,環比增長顯著。此外,荔枝還取得了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層面下的季度盈利。
從上述數據中可以看到,作為領先的在線UGC音頻社區和互動娛樂音頻平臺,荔枝維持穩健的用戶增長勢頭,且創作勢頭不斷加大。另外,還有一個數據能體現荔枝的社區活躍在持續提升:月均互動總次數超過32億次,創下了歷史新高。而這很大部門來源于站內主播用戶對影視綜藝的直播討論、與影視、音樂有關的音頻娛樂需求等。
那么,這樣亮眼的數據背后,荔枝又做了什么呢。
1、 加碼內容扶持力度,刺激創作者孵化內容
優質的內容是音頻平臺維持活力的重要原因。第三季度,荔枝進一步優化音頻創作工具以支持內容創作,在平臺上增加了更多的音頻素材,包括明星錄音和用戶原創素材。例如,在“我要上首頁”的活動中,荔枝邀請了內容創作者基于不同的主題創作高質量的音頻內容,鼓勵中長尾內容創作者在平臺上更加活躍,并為最佳內容創作者提供更高的流量和更多的曝光支持。
在運營端,荔枝則推出語音直播秀,與熱門電視劇、綜藝聯動,如推出《愛豆今日宜營業》的活動,緊扣熱門綜藝,引發用戶共鳴。比如,平臺上推出了聯合《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少年之名》等熱門綜藝的音頻內容,就引發大量關注。
另一方面,荔枝持續加大對內容創作的扶持力度,并在9月底啟動了回聲計劃2.0,通過線下播客沙龍、流量扶植計劃等多維度發掘和培養優質的播客創作者。回聲計劃上線30天內,全平臺參與播客突破5萬人。
2、推進技術發展 為創作者賦能
對于一般用戶的認知,荔枝是中國最大的UGC音頻社區和最大的互動音頻娛樂平臺,有著海量用戶的播客內容以及大量的音頻內容創作者,另外還有語音直播與互動創新的獨特特色,但對荔枝的音頻技術和AI技術了解甚少。
其實,荔枝有著行業領先的聲音底層技術和 AI 技術,從音頻行業內領先的技術賦能上看,如在內容智能推薦方面,荔枝將AI技術應用于內容分發和內容創作等多個環節,并率先在音頻行業內摒棄了編輯推薦,全部采用AI算法來進行內容推薦,這為聽眾提供了更多個性化的內容收聽體驗,也為主播提供了個性化的全自動內容分發功能。
這方面,在財報電話會中也提到,荔枝會繼續推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在平臺上的應用。如在“回聲計劃2.0”中,數據分析中心幫助創作者從不同維度生成的數據了解自己的創作能力和粉絲基礎。此外,AI賦能的在線音頻內容管理機制,能對不合適的內容進行識別和處理,在提高內容質量的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平臺的運營效率。未來,荔枝也將持續發展人工智能等領先技術,為內容創作者及業務發展賦能。
3、“Z時代”人群表達欲望強,社群文化成行業現象
目前Z世代成為市場消費的主力軍,2019年該群體活躍用戶規模達到2.75億,他們對視頻、在線音樂、在線音頻的需求更多樣化,注重個性跟體驗前提下擁有更強的付費意愿。
其中UGC模式以強社區為核心,對Z世代構成巨大的吸引力,這一模式在Youtube和B站平臺上得到充分驗證。以B站為例,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Z世代占B占用戶總量超80%,高于抖音快手等一系列應用。
年輕人的社區是荔枝一大特色。公開資料線上,荔枝有約60%的用戶出生于1990-2000年之間,這一代年輕人成長于移動互聯網時代,有著強烈的表達創作欲望,興趣廣泛,有著獨特的圈層文化,也是線上娛樂消費的主力人群。數據顯示,90后、00后的線上付費意愿更強,在移動互聯網用戶的占比也在持續增長。
在此基礎上,荔枝探索了多樣化的商業模式,如直播社交、付費內容、粉絲會員、游戲聯運、IoT場景拓展等,包括這次財報中宣布的入局車載音頻,與新能源汽車廠商進行合作,嘗試在良性的社區生態里衍生更多的商業化空間。此前,騰訊音樂此前推撲通社區、網易云音樂推云村社區也側面反映出,巨頭們均在探索強社區生態下的巨大的商業化潛力。
用戶相關數據保持良好成為其長遠發展的基礎。隨著荔枝本季度實現盈利,其UGC商業模式的變現能力將逐漸受到投資者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