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Z.com)11月18日 消息: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職業差評師”已經十分普遍,他們利用賣家重視店面名譽的心理,以差評威脅賣家索要錢財。而近日,這一非法群體將觸角伸向了外賣平臺。他們活躍在QQ等社交平臺的群里招攬客戶,提供“刷評”服務,不到1000元即可購買30個左右的“差評”。
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廣東趙先生稱自己在外賣平臺開店遭遇“職業差評師”敲詐勒索。對方先在其店鋪下連續發布7條差評,宣稱吃出蟑螂腿、青菜是生的,牛肉臭了等。
隨后,當晚,一個陌生人添加了趙先生的微信,對方發來了多張”差評“截圖,并威脅稱給1200就全刪。一開始趙先生沒有同意,于是第二天又收到了7條差評。為此,趙先生只能暫時關閉店鋪,同對方協商。而對方的要價也從開始的1200元漲到了1800元。
于是,趙先生向外面平臺反映情況,但客服表示只能刪除部分被識別為“惡意評價”的內容,其他評價因證據不足不能進行處理。
再次營業后,趙先生的店鋪又陸續收到了差評。在近半個月的時間里,趙先生的店鋪共收到了40條差評,其中28條被平臺攔截,12條出現在評論里。
這些“職業差評師”十分狡猾,一般都選擇新開店下手,且敲詐勒索金額不超過2000元,難以立案,賣家們維權困難,往往不少都會選擇花錢”消災“。
據公開報道,近些年發生多起“職業差評師”案件,有“職業差評師”因敲詐勒索罪被判處1年至2年不等的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