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人工智能大有可為。11月18日,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和瞭望智庫共同主辦、百度作為戰略合作伙伴的“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杭州舉行。論壇發布了《2020中國城市幸福感報告》,并公布了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系列榜單。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新華社黨組成員、副社長嚴文斌,瞭望周刊黨委書記、總編輯馮瑛冰依次在論壇做致辭和報告解讀。百度CTO王海峰帶來題為《人工智能助力幸福城市》的主旨演講,向來自全國40余個城市的管理者,介紹了百度運用人工智能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的經驗成果,以及基于百度城市大腦打造的百度城市幸福感指數。同時,這也是百度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連續第3年參與支持這一活動,其中今年研發的城市抗疫指數、城市智能化生活水平、城市養老服務水平等多項量化分析城市幸福感的新技術,更是為行業內首創。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王海峰表示,作為一家AI平臺型公司,百度從十年前開始布局AI,發展至今,已經打造出以百度大腦為核心的AI新型基礎設施,并通過百度智能云,讓百度的AI核心技術賦能各行各業。智慧城市正是智能云賦能的重要場景之一。
作為百度人工智能技術積累和產業實踐的集大成,百度大腦包括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深度學習等AI核心技術和AI開放平臺,全方位開放給各行各業。百度智能云則以百度大腦為基礎,打造各種平臺,包括基礎云平臺,面向企業應用的AI中臺、知識中臺,以及物聯網、區塊鏈、邊緣計算等等平臺,并基于此形成行業的智能應用,進而打造不同的行業解決方案,助力產業智能化升級。
百度城市大腦,即是百度智能云面向智慧城市建設打造的一整套解決方案。它依托基礎云,并基于城市感知中臺進行多源的數據采集和全要素映射,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城市AI中臺和城市數據及知識中臺,以及以時空一張圖、智能一鍵搜為基礎的城市智能交互中臺。百度城市大腦可以支持城市管理、智能交通、應急管理、公共安全等智慧城市建設,最終實現讓城市更安全、更從容、更通暢、更宜居。
這其中,城市感知中臺集成了百度系產品每天產生的數以億計的數據,實現了城市的數字化,為更好地理解城市提供了必要的數據基礎。城市AI中臺將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AI技術在城市中廣泛應用,例如,基于自然語言處理的情感理解模型可以用來計算居民滿意度。而城市知識中臺,則通過AI技術從大數據中抽取多維豐富的知識,完善對城市的認知,比如,時空知識圖譜可以量化城市功能的完善程度,區域畫像可以完成人流分布的實時分析。
依托百度城市大腦所提供的核心技術能力,百度設計了全國首個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城市幸福感指數框架,整體為9+X結構。其中“9”是指包括居民收入、生活品質、生態環境、醫療健康、生活安全感、城市吸引力、教育、就業、交通在內的九大一級指數,共有100多個細分指標,力求覆蓋居民衣食住行的每一個維度和細分群體。以“生活品質”指數為例,它覆蓋了“文體休閑水平”、“人均綠地占有度”等8個二級指標,每個二級指標則進一步細分為更多三級指標。
今年,這一指數框架還新增了一個X指數,用于覆蓋每年的時事熱點。2020年的X指數,是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研發的“大數據抗疫指數”。它從居民關切、病例傳播、復工復產和城市活躍度恢復情況等多個角度, 建立了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城市幸福感分析指數。
相對于傳統的統計方法,百度城市幸福感指數體現出對城市的動態理解,同時具備很強的創新性,并更加全面。通過統計模型分析可以證明,百度大數據指數和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具有很強的顯著相關性;依托人工智能技術,百度設計的用于衡量幸福感的多種指標別具創新意義;而整個指標的計算,依托大數據處理技術,實現了全樣本數據計算,處理數據量達到了PB級別,力圖覆蓋每一個細分群體。
結合數據呈現的客觀規律,王海峰介紹了不同類型城市幸福感指數的特點,以及提升城市幸福感可能的方向。他表示,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助力城市更加智慧、更加幸福。
自2007年至今,“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了14屆,共累計超過10億人次參與調查,1000余家媒體進行報道。活動因其公正性、權威性和廣泛性,被視為目前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城市主題活動之一。
附: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系列榜單
圖源:《瞭望東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