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天英雄楊利偉成功飛天17周年紀念日時,《楊利偉給青少年的航天課》在學而思網校正式上線,全國用戶可免費收看,學習和了解中國航天人的故事,傳承載人航天精神。
眼之所見、耳之所聞的航天夢起點
17年前,當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飛天并順利返回后,他迅速成為無數中國孩子的榜樣——那是中國孩子們第一次離頭頂的星空那么近。當滿懷興奮和期待的他們聽到楊利偉對“太空中能不能看見長城”給出否定回答時,不僅學到了一件科學事實,更直接感受到科學的嚴謹與客觀。
這反而更加刺激了孩子們的航天夢,在隨后的時間里,他們緊緊追隨著楊利偉和神舟系列乃至此后的天宮、嫦娥……的身影,往太空的深處投去渴求的目光。
“小時候我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當飛行員,另一個是想當一個火車司機。為什么?因為當時的一些廣播和小人書都在說他們的故事。”楊利偉在公益航天課第一課上說。
火車和飛機這種“龐然大物”,給楊利偉的童年帶來的震撼是強烈的,“駕馭它們,成為了不起的英雄”,成為他小時候內心強烈的愿望。這種情結,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眼界的開闊,逐漸轉化為更高的目標:像家附近的機場里的飛行員一樣,征服藍天!
楊利偉的航天夢,就是這樣被廣播里的故事,和見到的飛行員的颯爽英姿點燃了,此后他歷經求學、入伍、訓練、選拔……最終一步步,登上了去向宇宙空間的“天梯”。
從此,他的故事和身影以及他出艙時說的那句“我為我們的祖國感到驕傲”,也成為了新一代孩子們航天夢的起點——他們的家附近沒有機場,也無法親自接觸飛行員與航天員,但是沒關系,他們從電視上、新聞里、博物館、手機上……到處都能和以楊利偉為代表的中國航天人所創造的傳奇、帶回的第一手科學知識親密接觸——中國航天人不僅大無畏地邁向太空,也領著那些仰望星空的孩子們,走近了宇宙。
七堂課,搭建從夢想到現實的航天之梯
“很多孩子都有一個太空夢,但我個人認為,必須分清夢想和空想的區別,只有切合實際的夢想才能成為激勵和引導自己去奮斗的理想。”楊利偉說。
最好的方式,就是更多的了解。對中國航天人來說,為孩子們打造更為系統、完善、細致的航天課堂,是他們更想送給懷揣航天夢的青少年的一份禮物。
楊利偉登上學而思網校講臺,為孩子們帶來系列公益航天課。課程從飛天夢想講起,全面講述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為青少年呈現真實的航天員訓練和生活,揭秘真實的太空體驗場景。楊利偉將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告訴孩子們,在成為一個航天人的路上,個人夢想如何通過層層試煉,最終成為現實。
楊利偉親授的公益航天課程將由七堂課組成:《翱翔藍天:小少年如何成為優秀飛行員?》《飛天夢想:航天員是怎樣煉成的?》《飛向太空:真實的飛天之旅是怎樣的?》《茫茫宇宙:真實的太空生活到底是什么樣的?》《使命在肩:載人航天改變生活》《探索太空:載人航天事業的“三步走”戰略》《天路無極:載人航天精神世代傳遞》——從初心到使命,七堂課將圍繞楊利偉的成長、研究與航天探索度身展開,全面呈現以他為代表的真實航天員選拔、訓練、太空生活、科研試驗。
航天精神,“富養”新一代航天接班人
如何從千里挑一的航天員選拔過程脫穎而出?哪些個人素質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些素質如何從小培養?又在日后的學習和訓練中怎樣加強?還有哪些素質是成為一名航天員所必備的?中國載人航天是如何以“三步走”步步踏入太空的?
由航天員親自授課的課程所呈現的內容也前所未有的細致與真實。孩子們將通過課堂看到太空之旅中充滿人性的多維側面:包括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之前,航天員和工作人員們在發射臺上想講個笑話,卻沒有一個人講得出來;在失重環境里,航天員的面部會因為血液的重新分布而滿臉赤紅甚至感到暈眩;船箭分離的瞬間,他體驗到真實的失重瞬間的奇妙與震撼,以及他幾乎身體失控的按捺不住激動去看窗外的地球的心情……
當孩子們面對的是一個會激動、會緊張,會遇到困難并克服困難的真實的航天員時,才能意識到自己和夢想的距離有多近——并不是只有英雄才能完成夢想,而是因為他們克服困難實現了夢想,才成為了英雄。
“當我們進行離心機訓練時,地面訓練最大G值要做到8到8.5個G,相當于自身體重的8至8.5倍壓在自己身上。幾乎每一次訓練,航天員的眼淚都會不由自主地流下來,但是那個標志著‘承受不了’的報警器,從1998年至今,沒有一個航天員按響過。大家可以想想,是什么東西在支撐著我們。”
楊利偉說的這種“東西”,就是這次公益航天課上將要交付給孩子們的更重要的禮物——航天精神。
除了學習航天知識,孩子們還將在課堂上發現,“航天夢”的實現不僅需要扎實、豐富、多維的知識,更需要強健的體魄、強大的心理素質,以及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與犧牲精神。而反過來,加入航天員隊伍,也將對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起到極大的推動和提升作用。“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沒有體會過就不知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沒有擁有過就不知其中的真諦。”
楊利偉強調,學習和了解中國航天人的故事,對于孩子的成長還有更大的意義,“如果孩子有探索太空的夢想,我會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他,怎樣把它一步步實現。這其中,離不開堅持的精神和擔當的勇氣。這份精神和勇氣,放到其他事情上,也能幫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