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導下,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與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深圳市衛健委承辦的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于11月27日在深圳開幕。
騰訊作為協辦單位參與大會,騰訊醫療副總裁、世界衛生組織數字醫療技術咨詢委員會成員吳文達醫生,圍繞科技助力衛生健康創新進行主題演講,指出科技創新離不開三種工具:連接、算力、智慧化。同時,他還提出了數字衛生健康創新的“5S”底線:標準、安全、科學、補充、服務,強調“數字技術只是輔助醫療服務的工具,永遠無法顛覆醫療”。
吳文達在演講中分享了兩個“小故事”:罌粟果提煉出來的藥物“嗎啡”是重要的止痛藥物,由此衍生的“海洛因”則變成了毒品;“X光”被發現時人們看到了它的便利,卻沒有對放射致癌的防護意識,說明“我們需要看清楚創新的本質,控制好、用好它”。
吳文達介紹,疫情加速了數字技術在衛生健康領域的創新應用。
2019年年初,國家衛健委就發布了電子健康卡,希望就醫的時候就用一張卡,不需要每個醫院都做一張卡,打通背后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的信息。也因為有了這個平臺,在疫情期間,湖南、山東不需要再開發一套新的電子工具,直接用電子健康卡升級“三色碼”,連接個人的健康數據和防疫數據。
同樣,去年末國家醫保局發布的醫保電子憑證,在疫情期間創新也很快速,“在線上可以預約購買口罩,在互聯網醫院的慢病續方可以用移動醫保支付”。 11月24日,醫保電子憑證上線一周年,全國已有超過3億人申領了醫保電子憑證。
吳文達認為,數字科技助力衛生健康創新,圍繞三個目的:在個人層面,讓服務更可及;在機構層面,讓管理更高效;在人群管理層面,讓治理更科學。
目前,一部手機管健康已實現,“你可以在上面找醫生、掃碼支付,可以管好你的健康檔案;不知道怎么去用藥,掃碼就能獲得用藥提醒;也有很多權威的科普”。
從醫療機構管理的角度,今天信息系統建設已經無處不在。但與過去成套的系統開發不同,今天基于云計算,通過SaaS服務建立智慧醫療系統,能夠實現快速的迭代,跟上管理制度創新的步伐。
在人群健康管理方面,則需要依靠 “大數據”,通過標準化的方式,實現大數據的互聯互通。
他以深圳的衛生健康創新舉例:AI智能導診已經在深圳700多家醫療機構落地,實現就醫全流程的服務打通,提升患者就診體驗。醫保電子憑證覆蓋近800家醫療機構、3000家藥店,實現醫保一碼付,就診購藥免排隊。打通患者醫療健康信息流通的智慧醫聯體,推動形成“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分級診療模式。而疫情防控協同管理,則實現了疫情可視化態勢分析,通過防e通平臺打通全人群核酸檢測閉環管理。
“科技創新離不開三種工具:連接、算力、智慧化”。連接,是高速公路,幫助連接醫生跟患者、連接院內跟院外。算力,就是車的引擎。智能化,就相當于地圖導航,把用戶精準合理地引導到其需要的醫療服務上。
吳文達還強調,做好數字衛生健康,要堅守“5S”底線:
第一個S是“標準”(Standard),需要有一個大家認可的數字醫療使用標準。
第二個S是“安全”(Safety),包括數據的安全和隱私保護,也要謹慎考慮服務的使用安全,是否有潛在的副作用。
第三個S是“科學”(Scientific),任何創新都要嚴格通過臨床的驗證,或者衛生經濟學的考驗。
第四個S是“補充”(Supplementary),數字技術只是輔助醫療服務的工具,永遠沒辦法顛覆醫療,“因為醫療最根本的是,人與人的關懷”。
最后一個S就是“服務”(Service),不僅服務主流人群,更要服務老年人、聽力障礙等弱勢群體,滿足更多人群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