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秀才有料(ID:xiucaiyouliao),作者:秀才,授權轉載發布。
互聯網正從物以類聚,走向人以群分的時代。
你微信上有多少個微信群?你是基于什么目的進群的?你不退群的原因是什么?
互聯網生意,說來說去是人的生意,是因為【我信任你】,所以我們之間能產生更多的交流,我對你有更深的了解,所以我跟你來買單。
如何才能和用戶產生更深層次的互動?
在公域流量撒網,引流到公眾號,在公眾號上做誘導,引流到個人微信。
個人微信號真的做到深入互動了嗎?
80%的個人號好友,在添加的第一次互動后進入【沉默】狀態。
在時間的流逝下,添加的粉絲,用戶,好友逐漸轉化成【僵尸粉】。
這可不行,要想辦法來激活用戶,用信息來觸達用戶,才能挖掘出用戶價值,進行更多的變現,進行朋友圈刷屏,進行群發廣告轟炸,從這里開始,有人微信運營就開始走入彎路,陷入一種【只要我群發的廣告夠多,就一定會有人進行付費】。
是的,這話聽起來沒錯,而且大家以前都是這樣干的,但以前這樣干的原因是有源源不斷的新流量,我們只需要關注【漲粉】就夠了,但現在可不一樣,流量價格在上漲,流量渠道反而在減少,繼續這么干,很快就會入不敷出,必須要換換運營手段。
互聯網的生意是人的生意,未來互聯網的生意一定是基于【信任】產生的生意,你先提供價值,幫助用戶解決問題,來獲取到用戶的信任,從而產生購買,產生成交,產生轉化。
所以朋友圈的營銷,主要是在營,是在運營而不是推銷,朋友圈內容90%應該以價值分享為主,10%才是產品推銷,要將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粉絲粘性上,放在新流量渠道上,有拉新,有留存,才能將生意給做好。
除了朋友圈營銷,其實還有一種更深度的用戶運營方式——社群運營。
恭喜你,今天又是遇見秀才的一天,秀才今天來和大家聊聊如何運營一個有產出的社群。
什么是社群?
為什么社群營銷突然火了?
因為馬斯洛需求理論告訴我們,人們最高級的需求是【活下來】,其次是生理需求得到滿足,然后就是社交需求。
換句話來說,只要一個人餓不死,有吃有喝,就會渴望社交,就會渴望進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會渴望社交的連接關系。
社群是從古至今都有的事情,只不過社群的叫法不一樣而已,以前的媒介關系是書院,是會所,是圈子,是俱樂部,是社區,是部落……
一旦有人開始聚集,就是流量的起始,流量就能變現出價值,如果能借助社群這個工具進行推銷自己的產品,社群就會成為成交的一個殺手锏。
以社群來塑造個人ip,社群就會成為ip的賦能工具;
以社群來轉化客戶,社群就會成為一個成交幫手;
以社群來經營粉絲,社群就會成為與讀者溝通的一道橋梁;
如何達成社群運營的目的,取決于你社群的運營模式,也取決于你的產品模式。
這里舉一個粉絲經營做目的社群運營。
如果將公眾號讀者導入社群,微信公眾號號是和讀者產生的第一層聯系,個人號好友是第二次聯系,拉到微信群里就變成第三層聯系。
這樣可以有效解決公眾號打開率下滑的問題,每一篇文章都有更多被看到的可能,公眾號是一次展示機會,朋友圈是一次展示機會,而微信群又是一次展示機會。
你看,社群是一個好工具,可以解決運營方面的很多問題。
延長社群的生命周期
互聯網的任何事情都有生活周期,公眾號發布一篇文章在48小時后就可能無人問津,社群也是如此,而且大部分的社群,在運營一段時間后就開始沉寂,社群消亡。
怎么才能延長社群的生活周期?這里有四個方面的建議:
1、定期淘汰社群人員。
好的社群必須想辦法做到新陳代謝,定期淘汰掉不活躍的社群成員,注入新鮮的社群血液,是一個社群維持活躍的不二法門,淘汰規則可以在建立初始的社群上就要明確。
2、進行不同程度的連接和活動。
社群是一個小生態,要使一群人在社群里自發活躍,就得讓大家在社群產生不同的社群溝通,不同的主題交流會,不同的活動形式,讓大家感謝這個社群,愿意回饋這個社群,只有做到了互利,社群才能良性循環,才能擁有更長遠的生活周期。
3、建立社群線上和線下的連接。
社群成員的生活狀態展示,曬出線下活動照片等,都可以增強社群的歸屬感和活躍度。
4、推出社群福利產品。
社群成員獲得了外界享受不得的福利反饋,社群的歸屬感也會增強,社群成員必須擁有某種程度上的“特權,尤其是社群運營方的產品優惠,這層消費關系就更容易建立長期關系。
所有的產品都可以建立社群來運營嗎?不見得。
如果你的產品適合做社群運營,社群成員有【同好】來進行社群交流,讓用戶在社群里面滿意,就能巧妙的進行軟廣植入,實現社群帶貨的目的。
但有些產品天然不適合用社群來做運營。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我的產品是大閘蟹,我需要建立社群并維護社群運營嗎?
如果僅僅圍繞大閘蟹如何吃,或者普及大閘蟹相關知識來做社群分享,這個群很難被建立起來。
推廣這一類產品,正確的運營策略不是做社群,而是混【社群】。
打造出一個專家形象,通過網上檢索進入美食相關的交流群,在社群刷臉,刷存在感,主動分享行業相關的干貨知識,逐漸讓大家認可你的專業,讓人想起大閘蟹第一時間就想起你。
ip營銷的好處,就是可以不花費大量的時間運營社群,但又通過社群達成了推廣轉化的目標。
但話說回來,如果你有一批已經成交的老顧客,通過社群來做活動營銷也是個極好的注意,這時候的社群就更像是【會員群】和【福利群】。
社群的內容輸出。
先說內容輸出的形式。用一種你習慣且擅長的方式來做內容輸出,通過和群成員的交流,互動,不斷的進行價值釋放。。
第一種:微課講課方式。目前很多好的微商社群和團購社群都是以這種方式進行的,每周固定在某一天分享一個知識點,將這個知識點給講深入,講透徹,語音結合文字結合圖片的方式來做輸出。
不知道講解什么內容怎么辦?可以梳理出你所在行業的知識體系,再從內容體系里一點點的做輸出,既簡化了你做內容的難度,同時這也是一種輸出倒逼輸入的學習方式,對自身的成長也有利。
第二種:群討論。每周制定一個內容主題,然后以【交作業】的方式引導成員主動進行內容輸出,做為群運營,你需要制定出對應的反饋機制,獎懲規則,這方面的機制需要在社群建立開始就定好。
作為群主,還需要對群內容做出篩選,將精彩內容給留存下來,以方便大家回看,這些內容也是群價值的一部分,精華內容越多,這個群沉淀下來的價值也越大。
社群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內容輸出形式,比如ppt直播講課,請大咖做分享,群答疑等。
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想方法提高內容輸出的價值,讓所有成員都【有所得】,通過規則引導讓每個人動起來,培養社群積極活躍分子,這樣的社群運營,生態才會形成良性循環。
做社群分享的另外一個重要點是節奏感和儀式感。
比如羅振宇每天早晨的60s內容分享。社群分享要有固定的節奏,讓用戶養成固定的習慣,提高用戶的參與感。最好在開始就明確每周每月每天進行多少次主題分享,如果內容有吸引力的話還可以進行預告模式,提前艾特所有群成員的方式來確保群活躍。
如果要做社群,就必須要設立參與門檻,如果僅僅是將社群作為一個分享裂變的渠道,門檻可以降低,但秀才建議,無論如何都需要有門檻,免費的東西大家都并不會珍惜,沒有門檻的社群很容易就淪為廣告群,死群。
如何激活潛水成員?
無論多優質的社群,一定會有一部分成員是從來不參與話題討論的。這部分人是潛水者,從某方面來說,也是對社群毫無價值的人,讓潛水成員變成活躍人員,讓活躍人員變成群KOL,這是社群運營的核心思路。對于不活躍的人,我們需要分情況來進行處理。
1、對社群不感興趣,不想參與的人。
運營好這部分人的重點是將他們失望的原因給找出來,一點點優化社群運營的方法和細節,如果是個人已經將社群給屏蔽了,就按照開始制定的群規則將他們清理出去。
2、習慣性潛水的人。
這部分就隨緣了,就像生活中有些人就是不喜歡說話,只喜歡聽別人分享。每個人都有生活習慣,尊重他們的習慣就好。
3、想參與,但是太忙的人。
運營這部分人的重點是讓他們參與重要活動,在社群分享開始之前,甚至可以1對1的私聊他們活動信息,另外一方面是活動時間要合理,可以進行群投票選出一個大部分人都有空的活動時間。
4、想參與,但不擅長在群里分享。
這部分人,你可以咨詢他活動上的一些細節,多方面征求他的意見,甚至可以邀請他一起來進行活動策劃,運營的重要是給他參與感,只要讓他開口一次,他可能就是社群最積極的活躍分子,成為社群kol和強力支持者。
社群的運營是一件非常復雜且繁瑣的工作,想做社群運營,最好有做復盤的習慣,能在每次活動后都找出做的好的方面和做的不好的方面,然后在下一次的活動中優化和改善,這是一場長久的戰役。
運營中一個社群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但一旦打通了社群的運營模式,后續將來的回報絕對會超乎你的想象。
吳曉波老師說,以后將是“無社群、不商業”的時代,未來做生意一定會通過要么社群、要么會員來進行。其實會員又何嘗不是社群中的一分子,社群運營,是做互聯網的一個底層基本功,每個人都得學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