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語境,授權轉載發布。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每當小陸打開常用的短視頻軟件,首先映入眼簾的都是“帶娃”視頻。她在不久前剛“升級”為一位母親,一開始的確通過推送的視頻收獲了一些帶娃技巧和樂趣,但久而久之,她有點審美疲勞,“為什么我不能多了解一些其他領域的信息?”
不愿受系統“牽制”,不少和小陸一樣警惕的用戶開始思考“如何對抗推薦系統”。
企鵝智庫最新發布的《數字內容產業趨勢報告2020-2021》也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從內容的價值認同來看,用戶對于平臺算法推薦的內容并非持有最高的信任度;從內容的二次傳播來看,用戶會對帶有“人”身份識別的信任度碾壓了對機器的依賴。
習慣被“投喂內容”的用戶正在逐漸突破推薦系統的防線。
被算法“投喂”,我們還能保持好奇嗎
大數據時代,每個人的需求似乎很容易被平臺猜中。
回形針PaperClip曾在《你的App為什么知道你想買什么?》這期視頻中,解釋了“猜你喜歡”的原理。
簡單來說,每個用戶關注的公眾號、閱讀習慣、訂閱方式、消費記錄等行為數據被系統采集后,最終會變為幾千個事實標簽。以內容興趣標簽為例,不同興趣類別的權重,會受到用戶對某篇文章的閱讀、評論、轉發、點贊、收藏等操作影響,進而經過既定模型計算構成的用戶畫像。
圖片來源:回形針PaperClip《你的App為什么知道你想買什么?》
基于行為數據只能計算偏好,無法判斷性別、學歷等個人屬性。但平臺依然能夠將已知某些屬性的用戶作為樣本,對樣本進行模型訓練和準確度測試后,分析用戶屬性。回形針也在視頻中提到,今天,各大平臺對于用戶性別這一屬性的預測準確度可以達到90%以上。
理論上,只要增加足夠多的標簽、屬性,不斷優化預測模型,就能夠更準確地刻畫用戶畫像,推薦符合個人品味的內容。
資訊、社交、視頻等內容平臺都在用算法為每個用戶“私人定制”,用戶越喜歡什么樣的內容,他接收的類似內容和信息就越多。
在定向“投喂”的機制下,用戶似乎被平臺照顧得十分妥帖。而對于內容提供者來說,“用戶興趣導向”也逐漸成為影響他們創作內容的重要因素。
如果內容不能被看到,創作就很難實現它的意義和價值。在騰訊新聞近期發起的一項關于“內容創作者面對的難題”投票中,當被問到“做內容是要迎合大眾還是做自己”時,有6成的創作者選擇了“迎合大眾”,而非“做自己”。
“內容創作者面對的難題”問卷結果
算法推薦的普及是整個內容生態中的重要變革,它使整個行業受惠。但近些年,用戶對內容需求也逐漸覺醒。
如同前文中小陸一樣,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自己被困在“信息繭房” ——“當你只看同質化的內容,文字,視頻的時候,你就會不知道你不知道什么。”
一旦互聯網變得越來越傻瓜化、同質化、膚淺化,用戶的視野會越來越窄,甚至用戶的品味、審美水平、價值觀也會再難提升。
《數字內容產業趨勢報告2020-2021》顯示,全網資訊用戶中,有極高比例的人認為自己的好奇心并未被滿足。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無論是生活在一線城市還是四五線城市、無論是年輕的95后還是已過不惑之年……他們都希望跳出“圍城”獲得更多資訊內容。
圖片來源:《數字內容產業趨勢報告2020-2021》
騰訊新聞在調研中注意到大眾消費者對內容的需求變化:用戶下沉、審美向上,其中三四線內容消費群體明顯呈現出更關心內容價值的趨勢。作為國內用戶量最大的資訊平臺,騰訊新聞希望為用戶提供的不只是資訊,還有新知,從而滿足用戶的好奇心,幫用戶打開眼界。
12月3日,騰訊新聞以“心懷好奇 打開眼界”為主題,舉辦了2020騰訊ConTech大會,期待與內容合作伙伴共同構造一個健康的內容生態。
騰訊公司副總裁陳菊紅在ConTech大會上表示:“用戶的好奇心未被滿足,對我們做內容行業的人是一件好事,這說明無論是從需求端還是從生產端都有巨大的可挖掘空間。”
好奇過后,如何打開眼界
2020年,互聯網內容行業都把聚光燈打在“好奇”一詞上。
9月份“百度好奇夜”在浙江衛視開播。百度通過綜藝晚會,結合互聯網黑科技,鼓勵用戶釋放好奇心;前不久,今日頭條也舉辦了2020生機大會,發起“頭條行家計劃”等活動,意在促進真知內容的廣泛傳播,滿足用戶的好奇。
而騰訊新聞應對“好奇”的方式是“打開眼界”。它意味著在信息真實可靠、專業權威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多一層視角去看待一件事;也意味著讓用戶看到更有價值、有溫度、有關懷的世界。
因此,騰訊ConTech大會邀請到近30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他們當中既有國外學者,又有國內教授,既有生物科學家,又有航空技術專家……分別從科學、醫學、文娛等行業角度,解析最前沿的時代信息,滿足用戶好奇,打開多維眼界。
一方面,打開眼界是在真實和專業的基礎上,價值內容的品質升級。
過去一年,僅騰訊新聞繁星計劃就有4萬優質創作者參與,累積生產優質內容72萬篇,并涌現出包括卡爾·薩根獎獲得者鄭永春、美國普渡大學農業與生物學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云無心等一系列優質創作者。他們通過科學視角傳遞真實可靠、專業權威的優質內容。
鄭永春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研究員,也是一位騰訊新聞知識官。不管是探月還是科普,他都堅持用接地氣的方式輸出自己的專業積累。
在過去幾年,他曾到過安徽的大別山、新疆的克拉瑪依等較為偏遠的地區做過300多場科普報告。每次和孩子們聊太空的時候,他都會被“像丁真一樣純真清澈的目光”所感動。
一場場講座能幫助孩子們打開的眼界仍然有限,而線上傳播大大的拓展了知識傳播的范圍,讓孩子們不止滿足于眼前的精彩。“當我離開時,他們仍然可以通過線上內容,來關注太空探索。”鄭永春說。
另一方面,打開眼界是好奇探求之下 ,價值內容的視角升級。
許倬云在《十三邀》的采訪中說:“我們擁有遠見,超過未見。”過去的一年有太多猝不及防的變化影響著我們,很多人也對“人類共同體的命運”產生更多思考,亟需豐富自己看世界的角度。
騰訊ConTech大會帶來了不同話題多元視角的深度解讀,各領域專家學者進行了從疫情生命到航空航天,從人類自身到全球命運的探討。
在“全球疫情預判與科技戰疫思辯”的圓桌對談中,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認為,現階段是疫苗和群體免疫之間的賽跑,死神和疫苗正在爭奪易感者,“它告訴人類,人類和病毒的斗爭會永遠持續下去,只不過現在的斗爭是最新的回合。”
騰訊網副總編輯、首席主持人陳曉楠也連線了全球暢銷書《槍炮、病菌與鋼鐵》《劇變》作者賈雷德·戴蒙德和全球暢銷書《灰犀牛》作者米歇爾·沃克,從國際視角探討疫情后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
對于新冠疫情,賈雷德·戴蒙德的看法是:“新冠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承認的全球性災難,沒有國家能獨自消除新冠,全球需要聯手才能應對。”
科技和眼界的邊界
2017年,獵豹CEO傅盛曾在2017年提出“認知三部曲”。
彼時他看到一張關于個人認知四種狀態的圖片——“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并為其加上了數字注腳。
人的四種認知狀態
他認為95%的人都處在第一個狀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也就是“以為自己什么都知道,自以為是的認知狀態”。如果在系統作用的強化下,我們關注的資訊領域習慣性地被興趣引導,就會桎梏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繭房”狀態中。
而科技進步對內容生態的作用,一定不止于“討好”用戶,還在于如何幫助用戶打開眼界。今天,每一個行業都在迅速疊加,跨界越來越普遍。如果不能了解更多元化的領域,用戶很難完成對個人價值的提升和對快速變化的行業的認知。
騰訊新聞的資訊內容每日觸達用戶為5.3億,騰訊新聞APP端內每月的活躍用戶為2.9億,全網用戶在各品類上的需求也是多元分布的。
為保證用戶內容消費的多元化,騰訊新聞產品總經理馮濤表示,他們在技術實現上了不僅滿足用戶當下的興趣,更關注如何為用戶發現更多的精彩。
“推薦系統的職責是,不僅能夠準確地內容理解和用戶興趣的理解,達到用戶更好的體驗感,還會通過算法快速發現和學習用戶對于新內容的興趣和喜好,實現客觀上分發多樣性,為用戶開啟眼界之旅。”馮濤說。
2020年,據騰訊新聞公布的數據,其人均內容消費多元化同比增長8.4%,比這個品類更細顆粒度的人均內容標簽消費多元化增幅為17%。與此同時,用戶的內容消費效率指標的上升也證明了,推薦系統兼顧了記憶能力和泛化能力,同時照顧到內容的偏好和多樣性。
推薦系統的分發機制同樣影響著處在生產端的創作者。
騰訊新聞運營總經理黃晨霞發現,在今年企鵝智庫對1665位用戶的調研中,有超過60%的用戶在抱怨假新聞、標題黨和低質內容。當這類資訊內容被推薦給用戶,也意味著生產優質內容的創作者可能會被埋沒,優質內容就無法在消費和生產端形成良性循環。
“我們希望創作者和用戶之間是通過優質內容建立起一個橋梁,推薦系統就是負責搭建好這個橋梁的輔助工具,承載用戶價值和創作者價值。”馮濤說。
騰訊新聞的“打低擇優”的推薦系統,借助了“算法+專業人工”的力量,形成良性的內容循環。在優質內容基礎上打開眼界,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正如清華大學教授、天文系主任毛淑德在ConTech大會上所說,理解人類在宇宙、太陽系里面的位置,是人類對深空探測好奇心的表現,是人類探索自己未知邊界的方法。
在其他領域,人類同樣充滿好奇,科技不該磨滅好奇,而是打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