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 100天新聞通氣會在廣東省深圳市舉行,會上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聯合深圳市官方指定垃圾分類第三方查詢平臺百度APP發布《深圳市垃圾分類搜索大數據》。數據顯示,深圳市民對于垃圾分類反響熱烈,相關內容搜索熱度全部上漲。隨著垃圾分類的不斷深入,深圳市民在借助搜索和AI等科技手段快速高效識別垃圾的同時,環保意識也在不斷提升。
9月1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后,深圳垃圾分類正式進入“強制分類”時代。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9月1日深圳市“垃圾分類”相關內容搜索熱度上升201%,整體搜索熱度居廣東省第一,福田、南山、龍崗、寶安、龍華等區搜索熱度居深圳市前五,垃圾分類吸引市民大量關注。
全民環保意識的提升是垃圾分類推行效果的關鍵。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如何學習垃圾分類知識也成為深圳市民關注的焦點,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手抄報、順口溜等傳統學習方法,南山區垃圾分類科普館、環保藝術展等創新科普形式也受到了市民的歡迎。隨著垃圾分類相關科普的推廣,9月1日至今,“垃圾分類的好處”等搜索內容熱度上升48%,市民對于“垃圾分類”和環保的意識在不斷提升。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將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種。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廚余垃圾”是深圳市民日常最經常搜索的垃圾類型,占比達32%,分類難度較大。在具體的搜索結果中,塑料袋、紙巾、花甲生蠔殼、雞蛋殼、椰子殼、玻璃瓶、過期藥品、牛奶盒子、口罩、煙頭等是提問最多的物品。
科技的進步催生了高效便捷的垃圾分類輔助工具。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聯合百度APP共同開發的垃圾分類智能小程序上線后,深圳市民使用小程序識別超過2萬種生活垃圾,其中AI互動式語音搜索占比達61.3%。同時,深圳市民使用智能小程序的次數較全國平均水平高23%。由此可見,深圳市民偏好借助科技力量分類垃圾,智能小程序和AI技術已經成為深圳市民重要的垃圾分類助手。
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對于垃圾分類的態度也有差異。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9月1日至今,深圳市搜索“垃圾分類”相關信息的人群中,女性用戶和80后用戶搜索垃圾分類的數量較多,中老年人群的意識較為薄弱。同時,深圳男性用戶對垃圾分類的搜索占比為44%,高于全國男性平均水平。《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發布意味著深圳市垃圾分類進入法制時代,垃圾分類也成為了所有居民的義務,需要每個人的關注和配合。
百度搜索大數據反映出深圳市民對于垃圾分類的關注與重視,政府的宣傳與監管也使得居民的環保意識不斷提升。推進垃圾分類是近年來常抓不懈的“關鍵小事”,它不僅是基本的民生問題,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題中之義。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為改善生活環境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