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走過了十個年頭。
從光棍節到全球購物節,從天貓獨秀到群雄混戰,“雙十一”已經成為各大電商角力掰腕的大會戰。
就在最近,阿里巴巴又有大動作,宣布20億元戰略投資酒飲零售平臺1919。
在“雙十一”大戰前夕,選擇投資一家垂直電商,阿里巴巴有何深意?
01
阿里巴巴看中的是萬億級的大市場。
中國是一個“酒大國”。數據顯示,2017年,酒類流通行業的市場規模超過了一萬億元。
令人驚奇的是,中國酒行業不乏名酒,不乏大企業,但是缺少在消費端能夠更好的服務于消費者的領軍企業。
中國酒類流通市場,散亂小,大多為餐飲、商超和夫妻煙酒店,缺少零售巨頭和大渠道商。酒類電商和酒類新零售公司的市場份額,加起來也不到整個行業的5%。
反觀美國,最大的葡萄酒和烈酒經銷商南方酒業公司(Southern Glazer’s Wine & Spirits)市場規模為1260億,占到美國酒類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
未盡開發,意味著潛力巨大。萬億級的新大陸,怎能不讓阿里巴巴心動?
于是,我們看到,9月7日,馬云第二次訪問茅臺,投石問路。一個月后,阿里20億入股1919,水落石出。
02
如果說,阿里巴巴布局酒類零售是“蓄謀已久”,那么,投資1919則是“水到渠成”。
因為,1919是最優選擇。
2006年創立的1919,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酒飲銷售平臺之一。2014年8月,正式掛牌新三板,成為率先登陸國內資本市場的一家酒類流通行業公眾公司。
是為強強聯合。
話不投機半句多,做生意也是一樣。
阿里巴巴與1919,在新零售領域頗有共同語言。
2016年10月13日,當馬云在杭州云棲大會上第一次提出“新零售“,他可能不會想到,早在8年前,遠在千里之外的成都,1919已經在探索新零售。
2008年,1919意識到,單獨的線上和線下模式不能保持長久發展,開始探索提供電話下單、門店配送的服務。2012年,加入網上下單業務,到現在,1919已經做到了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
今天,1919在全國布局了1200家直營直管店,線上電商業務也占據前三強。旗下的快喝APP,年銷售額達20億元,19分鐘“極速達”的配送服務樹立了行業最高標準。
可見,阿里巴巴與1919對新零售的理解、戰略是一致的。
是為情投意合。
03
電商行業已經成型,前有阿里、京東兩大巨頭,后有拼多多追殺,垂直類電商突圍愈發艱難。
對1919來說,擁抱阿里無疑是個明智的選擇。
融入阿里巴巴經濟體,1919能夠獲得資金、云計算、大數據、物流配送體系的支持,并與天貓、菜鳥、螞蟻金服、阿里云等各條業務線深度合作。
最直接的收益,是20億元資金。彈藥齊備,糧草充足,1919將加快門店開設速度,實現規模的快速增長。
更大的想象空間和發展潛力,來自阿里巴巴的賦能效應。
在流量方面,酒類是低頻消費品,僅憑自家電商平臺和線下門店,獲得的流量有限。天貓龐大的流量優勢,將會帶來海量訂單,推動1919快速成長。
在物流方面,菜鳥物流的倉儲物流體系,為1919提供倉儲和干、支線物流的保障,在更多城市推出網上買酒分鐘級配送服務,給消費者帶來極致的物流體驗。
更重要的是,依托阿里這個平臺,1919也將加速平臺化,打造“酒飲服務解決方案與運營平臺”,賦能B端客戶。
1919將以線上、線下、外部數據為核心,為酒廠、供應商、經銷商等B端用戶提供解決方案和服務。未來,街頭巷尾常見的夫妻煙酒店,將接入1919平臺,成為新零售的一份子。
本輪融資后,1919估值達到70億元,酒飲新零售獨角獸誕生。獨角獸的更大目標是,力爭在2023年實現千億GMV目標。
04
在收購餓了么之后,阿里CEO張勇這樣解讀其中的意義,“作為本地生活服務的最高頻應用之一,外賣服務是本地生活重要的切入點。”
阿里本地生活的商業版圖,已經圈入了口碑、餓了么、銀泰商業、盒馬鮮生等板塊,涵蓋了外賣、購物中心、生鮮等領域。
但在酒類市場,卻是一塊短板。天貓在部分領域的互聯網滲透率達到了40%和50%,酒類的滲透率還不足5%。
投資1919的意義正是如此,提升酒類領域的滲透率,拓展本地生活的切入點,豐富新零售的業態。
1919完善的酒類供應鏈,也是吸引阿里巴巴的關鍵。1919與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1500多個國內外品牌有合作關系,這為阿里巴巴進軍白酒行業提供了龐大的品牌資源。
更大的誘惑,還是數據。
新零售的核心是消費數據。依靠過去10余年的積累,1919擁有國內最完備的酒飲消費數據。1919接入阿里系統,阿里能夠獲取全場景的消費數據,經過分析、預測,實現真正的千人千面精準營銷,匹配金融服務。
這是一個躺著掙錢的生意。
05
“雙十一”緣起光棍,今年的第一個看點卻是阿里與1919的聯姻,這似乎是一個隱喻——
單打獨斗的時代過去了,只有合縱連橫,才能生存。
來源:騰訊科技 作者:財經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