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磁導軌到激光無軌,從餐廳到醫院,近幾年商用服務機器人發展迅猛,自18年海底撈率先打造智慧餐廳以來,巴奴火鍋、外婆家以及新白鹿等眾多企業紛紛入局,嘗試招聘機器人服務員、機器人導購員,用以彌補日益嚴重的用工荒。
業內人士表示:“疫情凸顯了AI機遇,機器人需求猛增8倍以上,2020年已然成為商用服務機器人的爆發年。”疫情期間,各醫院與隔離點投入使用機器人的視頻傳播起到了良好的市場教育作用。據悉,僅擎朗一家公司在武漢疫區的機器人運行視頻播放量就有近億次觀看。
商用機器人也迎來了資本的青睞,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機器人企業融資事件已超過120例,其中商用服務機器人占1/3左右,在經歷了2018年的“遇冷”、2019年的“低迷”之后,2020年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又重新走上了快車道,一直在行業內深耕的擎朗智能也在今年完成了兩輪融資,總融資額達數億元人民幣。
“以前做機器人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與客戶講清楚我們到底能幫你干什么,客戶是完全沒有這個概念的。但是這次疫情教育了大家,開始意識到機器人是能廣泛應用到我生活中的,這對于整個行業是非常利好的消息。”在擎朗智能CEO李通看來,市場在此次疫情的“教育”下,正在日趨成熟。
李通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師從中科院院士、人工智能專家程時杰教授。大學期間就對于機器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擔任學校啟明學院科創基地機器人團隊隊長;之后作為中國區的代表,參與到了微軟的ROBOTICS STUDIO項目中,榮獲微軟Embedded Challenge全球前五,并由此契機進入了微軟亞洲研究院,從事與機器人操作系統相關的工作。
不過,最后李通還是選擇了離開微軟創立擎朗,決定自己做機器人,在機器人領域進行了諸多嘗試后,終于決定了商用服務機器人的賽道!
李通將商用機器人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常見的交互類機器人,比如迎賓機器人,實質上主要是起到陪伴、聊天作用;另一類是功能類機器人,這類機器人是在服務業、商業環境中真實干活的工具。功能類機器人中一個很重要的類型就是以移動為核心的配送機器人。
“我們仍處于一個弱人工智能時代,強交互是很困難的,我們認為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市場需要真正有用的機器人,也就是一個功能性的機器人。擎朗在做的就是功能性機器人,提供周邊生活智慧無人配送的解決方案。”
擎朗首先進軍的是餐飲,根據餐飲白皮書,中國有880萬家餐廳,即便只有一部分餐廳適合送餐機器人,這也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而相比而言酒店只有幾十萬家,令一方面,在餐飲行業中,送餐是高頻的剛需,在海底撈智慧餐廳每臺擎朗送餐機器人傳送150次/天,運送近300個托盤,而在酒店行業中,這個頻次只有1/10甚至更低。
餐飲智能化是未來發展趨勢,隨著人紅紅利降低,人工智能技術成熟,用于傳菜、收臺的機器人產品必然迅速普及,擎朗送餐機器人"可以算的過來賬 "幫助餐飲人降本增效,為消費者打造全新的就餐體驗。
在餐飲行業與65%的百強餐飲企業合作之后,擎朗也開始進入酒店和醫院。在疫情期間擎朗智能為在全國上百家三甲醫院和隔離點提供餐食配送服務,從而避免交叉感染,全面配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擎朗智能重點拓展了海外市場,例如在韓國推出了首家“機器人咖啡廳”,今年5月在日本落地了全球首家“智慧圖書館”、與迪拜十七家醫院達成合作訂單等。
李通表示,目前配送機器人還是一個藍海市場,現有的市場滲透率比較低,未來的普及速度將持續加速。未來降低規模化量產和應用成本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一是提升設計研發能力、二是改善供應鏈管控能力。而擎朗智能與其他機器人系統集成商的差異化主要在于行業領先的科技研發能力,其次為從硬件設計、軟件研發到生產制造一體化的供應鏈管理能力,未來公司也將通過把控供應鏈穩定性來降低成本。相對于3C類產品,目前國內配送機器人的量產規模和落地應用都太少,未來仍有巨大的規?;l展空間。
“我們依舊會持續在整個周邊生活領域,包括餐飲、酒店、KTV等賽道中深挖。疫情過后,對于這些市場我們還是比較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