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行將結束的2020,不難發現,雖然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但數字化轉型卻已成為這個不確定性中最大的確定性。
這種確定性,已有充分的數據呈現。IDC數據顯示,全球已有67%的企業將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的核心戰略。Gartner報告稱大約74%的CFO希望一些被迫在家工作的員工在疫情結束后仍能繼續遠程工作。
事實上,數字化并不是2020特有名詞,它一直伴隨我們左右,可以說從計算機誕生之日起,數字化就在不斷演進。伴隨著這些年通信技術的快速迭代,數字化帶我們走過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一直到今天我們將要奔向的萬物互聯。
可以說,從1G到5G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數字經濟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通信行業的一部發展史。對于普羅大眾而言,感知最深的莫過于生活、工作、社會等全方位的便利提升。甚至一些遙不可及的事情,你都可以在數字的虛擬世界中找到答案。
定位筑路者
數字經濟已經是大勢所趨,5G已經成為新基建的核心引擎。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提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5G未來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生產要素。顯然,在后疫情時代,5G成為賦能數字經濟增長的動力擔當。
在數字經濟的大浪中,企業數字化成為賦能的首要任務。為此,眾多ICT領域的巨頭已不遺余力地加入到數字化建設中。
數字產業將賦能各行各業,從原有簡單的信息化和部分領域的自動化,向全域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邁進。這個過程,我們都知道并不輕松。
中興通訊副總裁崔麗在近期題為《向下扎根,向陽生長——助力數字經濟的第二次騰飛》的演講中提到,各行各業,尤其是將整個數字化向生產域及全域滲透的時候,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和挑戰。
要說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解決方案已經不算少。BAT從加強用戶連接體驗的工具層面賦能企業,傳統行業施耐德通過解決數字化轉型不明晰等方法論上賦能企業,還有很多不同層面的數字賦能??梢哉f,這個過程中它們扮演了“數字化助手”的角色。
但在企業面臨業務增長“系統性”的困局之下,底層基礎設施的數字化轉型是當下核心關鍵。作為全球第四大通信設備商的中興通訊給出了解決辦法。從算力和連接的角度來看,“5G+邊緣技術+DICT”的一體化,將成為一個核心的訴求。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內,這個辦法初見成效。據了解,中興通訊協同運營商以及合作伙伴,共同進行了大量行業5G應用創新探索,中興通訊就立志成為數字經濟的筑路者。
例如中興通訊幫助三一重工、浙江新鳳鳴降本提效增質,并加速柔性、智能制造轉型;在江西、雄安,5G智慧治水讓當地的生活更加美好,青山綠水隨處可見得;跟新東方、泰國AIS、驢媽媽等合作,讓優質的醫療、教育以及文旅資源觸手可及;新華社兩會的全息采訪、山西二青會的5G直播,讓大家真正能夠體會到什么叫咫尺天涯、身臨其境。
賦能企業數字化的同時,作為一個智力密集型的高科技企業,也是全球化運營的企業,中興通訊也從自身數字化開展實踐。例如筆者前不久走訪過的中興通訊南京5G制造基地。
這個基地是中興通訊和江蘇電信聯合打造,該基地進行了5G的全網覆蓋。這里已經承載了中興通訊發往全世界超過60%的5G基站的生產,更為關鍵的是,這個基地實現了用5G技術制造5G產品。
在基地內,一個個嚴格管理的生產車間里,生產著各類5G產品,例如5G PCB板、5G小站等,引入了先進的5G技術用于無人運輸、安防監控、自動化控制、產品精密制造等環節,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用5G技術賦能的5G工廠。
除了在以5G制造5G之外,早在2016年中興通訊就啟動了自身的數字化轉型。中興通訊的數字化轉型的愿景是,“做極致的云公司”,就是一個可以運營在云上的極致公司。
用崔麗的話來講,“如果有一天,我們沒有辦公室,我們自己的IT網絡全部無法使用,我們希望一周時間中興通訊依然可以在公有云上恢復運營。”
遠見來源于科學的歷史觀。要致富,先修路。5G是打造數字經濟的信息高速公路,只有路通了,車才能跑起來。
創新與生態缺一不可
激發數字經濟發展活力,關鍵在于持續創新,夯實基礎研究,掌握高端技術。這么多年來,中興通訊結合自身也總結出了自己的方法論。用崔麗的的話來講,“向下扎根,向陽生長”
何為向下扎根?硬實力和創新永遠是核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持續的研發投入。
11月全球科技界最大的新聞無疑是蘋果公司推出自研芯片的筆記本和臺式機,這標志著蘋果公司與英特爾15年合作的終結。整合自研的軟硬件,將直到自研芯片,蘋果開創了一個封閉技術王國。
蘋果的創新能力不是簡單地匆匆宣布PPT進入一個新領域,而是擁有長期在研發與創新管理體系的搭建,持續性地投入,能力的積累。
同樣,立志成為數字經濟筑路者的中興通訊也是通過持續的研發與創新,在上述多個領域賦能企業數字化。
來自中興通訊的最新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興通訊實現營業收入741.3億元,同比增長15.4%;報告期內, 中興通訊以創新為本,繼續保持研發高投入,前三季度研發投入達107.9億元。
崔麗表示,中興通訊在產品和技術維度進行創新,更為重要的是一直在向基礎學科和底層能力扎根。
據了解,中興通訊在通信的核心芯片領域,已經有24年研發積累,實現超過100種芯片的自主研發設計,覆蓋通信網絡所有關鍵產品。
在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和數據庫方面,中興通訊也有超過18年的研發積累,金融級分布式數據庫是目前唯一通過信通院100%測試條目的產品,已經實現國內首家金融行業中信銀行的國產替代。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中興通訊所謂的“向陽生長”便是在“向下扎根”后,攜手行業伙伴共同實現向陽生長。
按照中興通訊的規劃,其要打造一個賦能平臺,行業客戶和生態伙伴降低技術門檻,使之能夠更容易地被合作伙伴調用和升級,加速應用創新和生態構建。
在和生態伙伴共創過程中,中興通訊充分發揮軟硬結合、連接和算力結合的優勢,以“極致網絡”、“精準云網”、“賦能平臺”三個層面提供支持。首先助力運營商打造一張網絡極簡、譜效極致、能效極致的5G基礎網絡;其次,考慮到行業客戶轉型升級的需求碎片化的特點,以“精準云網綜合解決方案”將5G與云計算、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創新,以分布式精準云實現“云隨需生”,以確定性精準網實現“網隨云動”,為行業客戶提供樂高積木式簡單、便捷、經濟的云網融合的定制方案,加速行業轉型升級;賦能平臺則是將視頻、行業物聯網、機器人AI、端到端安全、高精度定位等通用的核心技術能力形成積木式的行業組件庫,打造一個平臺賦能行業客戶和生態伙伴,降低技術門檻,助力上層應用的創新孵化和生態構建。
例如,為了幫助大量的中小企業快速搭建園區虛擬專網,中興提供了業界獨有的NodeEngine基站引擎方案,僅需在5G基站的BBU插入一塊單板,即可將算力下沉到網絡的最邊緣,并實現流量在企業本地分流和卸載,從而可幫助運營商“以不變應萬變”,靈活高效擴展5G toB市場。
目前、中興通訊跟全球超過90家的運營商進行網絡方面的合作。在工業、教育、醫療、媒體、交通等15個行業領域,與超過900家合作伙伴,共同探索5G行業解決方案,合力部署5G應用。
獨行快,眾行遠?;乜粗信d通訊這幾年的發展,2018年制定的“三步走”戰略正在一步步落實。
2018年到2019年是恢復期,經營已經恢復到2017年的水平;2020年到2021年是發展期;2022年希望能夠進入戰略的超越期。
“從今年年初疫情到中國5G的快速發展,我覺得作為我們中興通訊戰略發展期的第一年,為我們后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謝峻石如此表示。
像新冠疫情這樣沒有答案、高度不確定的危機或許將成為常態,沒有人能看清2021年會出現什么蛾子,在迷霧中飛行將成為企業必備能力。數字經濟正在改變一切,對于中興通訊在內的所以企業及行業,這都將是一次騰飛的機會和前所未有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