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新基建”是當前最大的“風口”,但是要想“坐”上去,還能順勢起飛,僅憑一股勇氣和闖勁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依靠長期的積累、自身準確的定位,以及對路的策略。俗話說,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作為“新基建”的基建,也可能是“新基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云計算廠商們做好準備了嗎?
“新基建”新在哪?
和UCloud優刻得聯合創始人&COO華琨聊起“新基建”的熱,他也感同身受。“‘新基建’并不是一個新概念,它對提振經濟發展確實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是一個重要的引導。”華琨話鋒一轉,“但是和許多人一樣,我也擔心在‘新基建’的熱潮之下,基礎設施會不會有過度建設的問題?比如,我們經常在媒體上看到,某某上市公司增發后大力投資建設數據中心,而其主業與數據中心沒有絲毫關聯。走上新賽道前,企業還是應該冷靜思考,客戶的需求是什么,產業鏈上下游的條件和環境是否具備等。”
傳統的基建,修路鋪橋,包括數據中心的建設,需要一磚一瓦,都可以稱為“硬件”。“新基建”的內涵最具差異化的一點是,需要更多“軟件”,通過互聯網、在線和電子形式的新型消費場景,促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升生產效率和效能。這才是具有變革意義,或者說最能體現“新基建”中這個“新”的地方。從這個角度說,云計算應該是“新基建”落地最重要的使能因素之一。
(新基建生態圖)
不知你是否留心過,在“新基建”列出的七大重點領域中,并沒有云計算。這并不是將云計算排除在“新基建”之外,反而表明云計算已經深深嵌入了“新基建”之中。時至今日,云計算與基礎設施建設已密不可分,很多項目一定要通過云計算才能實現。假如“新基建”項目還只是鋼筋水泥,新建的數據中心和20年前的一樣,不僅生產效率低下,而且是能耗大戶,那么“新基建”也就失去了新意。華琨指出:“‘新基建’中有大量項目需要軟件開發,更離不開IaaS、PaaS和SaaS。今天,云的邊界正無限擴展,在云基礎設施之上又衍生出諸如AI、IoT、大數據等新的產品和服務。云是一種最基礎的能力,它為層出不窮的新業務、新應用提供可靠穩定的支撐。”
我們如果將“新基建”僅僅看作是基礎設施,不免有些片面。“‘新基建’并不是建造一個新的數據中心就萬事大吉了。”華琨表示,“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創造出更多新 的應用場景,并服務好這些應用場景。”
舉例來說,現在直播已經進入了各行各業,保證高清視頻的流暢,語音沒有卡頓,以及成百上人的同時互動交流,這就需要像云計算這樣的新型基礎設施;軟件定義汽車、無人駕駛,這背后需要大量的計算,必須由云計算這樣的基礎設施來支撐;無處不在的充電樁、高速公路上隨處可見的傳感器,在保障順暢出行的同時,還要方便出行人的聯絡與互動,這也需要云計算甚至AI這樣的新型基礎設施參與其中……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
“新基建”將促進像云這樣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拉動新型消費,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并實現數字化轉型。在這個過程中,云就是堅實的底座,一方面云計算自身更加強大、穩固、持續優化;另一方面,還要助力其上大量應用軟件價值的釋放。
云能力必須再上一個臺階
UCloud優刻得真是一員“福將”。2020年1月21日,UCloud優刻得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作為科創板云計算第一股帶起了國內云計算公司上市的又一股熱潮。在各行各業都受到疫情沖擊的情況下,云計算資本市場反而異常活躍,在線業務需求的快速增長進一步激發了用戶對云計算的需求。從2020年2月至3月,政府召開的一系列會議為“新基建”定下了基調,云計算作為“新基建”的底座,其重要性得到進一步彰顯。各家云計算公司厲兵秣馬,希望乘著“新基建”的東風揚帆遠航。
“公司從成立到現在,一直在建設和擴展整個云基礎設施,在滿足行業頭部客戶需求的同時,我們自身的業務也有了大幅增長。這是一種雙向促進。”華琨介紹說,“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要分析未來哪些行業、哪些應用會有比較大的增長,又有哪些行業和應用短期內可能會產生波動,包括疫情的影響,甚至是國際形勢的發展。我們要根據這些情況和變化,制定針對性的策略,快速響應,并動態調整。”
舉例來說,2020年上半年,視頻會議、直播帶貨等成了“新常態”,大量的視頻應用場景對云計算、邊緣計算提出了新的需求。另外,海量數據需要高效的存儲,芯片制造、生物醫藥等新興行業對算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從云計算的角度看,新型數據中心的建設是剛需。在內蒙古烏蘭察布、上海青浦等地,UCloud優刻得正在快馬加鞭建設數據中心。通過自建數據中心,保證高性能、低成本,UCloud優刻得將更好地滿足大客戶規模化、定制化的混合云需求,有效支撐公司未來云計算業務的發展,提升服務能力。
(UCloud優刻得烏蘭察布數據中心效果圖)
(UCloud優刻得上海青浦數據中心效果圖)
華琨特別提到了直播這一應用場景:“針對直播,我們做了大量研發工作。從以前的點播到現在一對多的直播,還要實現有效互動,這對音視頻的處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作為云廠商,提供對視頻的支撐也是一種基礎能力。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企業用戶能夠低門檻獲取這些基本能力,不斷提升應用體驗。”
“新基建”七大戰略領域中的大數據中心、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都與云基礎設施密切相關,從UCloud優刻得的角度也會凸顯戰略重點。首先,在算力方面,UCloud優刻得將持續為用戶提供“性能極致、使用便捷”的云計算產品。以UCloud優刻得“快杰”云主機為例,它全面搭載最新硬件,并結合時下最新的軟件技術,整體計算性能提升16%,內網包量最高可達1000萬PPS,單個EIP支持最大10Gb外網帶寬,存儲性能最高可達120萬IOPS,延遲低至0.1ms,為海量數據運算、高性能數據庫、高并發網絡集群等場景帶來創新性體驗,讓科研機構、生物制藥、芯片制造、工業設計等領域的客戶受益。適用于公有云、私有云的系列化的“快杰”云主機,再加上云數據庫、云內存、大數據等,UCloud優刻得能夠充分滿足各行各業用戶對算力的需求。
其次,存儲也是一個重要的發力點。隨著5G快速商用,呈幾何級數增長的視頻和圖像數據、工業互聯網數據等需要在云中得到更好的存儲和保護,保證訪問和共享的高性能和低延遲。UCloud優刻得的目標是提供業內成本最低的存儲解決方案。由于烏蘭察布當地的電力非常廉價,UCloud優刻得烏蘭察布數據中心的一些服務就是專門面向那些對成本敏感的客戶,比如大量的冷存儲,既能保證其穩定性和可用性,又具有極低的成本和功耗。
再次,大數據與智能應用是新機遇。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原來很多無法獲取的數據現在得來易如反掌,如果想對海量的數據,尤其是非結構化數據進行更有效的處理,就必須打破數據孤島。華琨介紹說:“在大數據方面,我們的一個核心理念就是打通數據孤島,讓數據融合,在確保數據不被拿走的情況下,能夠在一個平臺上進行融合(即安全屋產品),并在此基礎上做分析。這類解決方案已經在交通、電子政務、金融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因為中國移動是UCloud優刻得的股東,UCloud優刻得與中國移動攜手參與了很多智慧城市、智慧政務的項目,比如在智慧高速公路項目中,通過UCloud優刻得的智能視頻技術可以對車輛牌照進行識別,實現全程自動化地監控與管理,其中也涉及到云計算、存儲和AI等相關內容。
最后,物聯網和邊緣計算是新方向。“未來的計算一定是中心加邊緣,云管端全面連接起來,形成一張大網。”華琨表示,“以前,我們的主要工作集中在數據中心,現在有些應用場景可能要推近到邊緣端。物聯網與邊緣計算是不可分割的,也是我們必須要做的。”
UCloud優刻得邊緣計算節點UEDN是基于CDN機房搭建的云主機服務,支持用戶自動化創建主機,實現秒級交付,并支持主機的自助管理及用戶的自定義鏡像,能以更接近云主機的功能為用戶搭建本地計算服務。云游戲就是一個典型的邊緣計算場景,它需要即時響應,既要保證高帶寬、低延遲,又要實現低成本。UCloud優刻得要做的就是建立“一張網“,讓用戶獲得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算力、更流暢的網絡體驗,以及更低成本的帶寬等。無人駕駛也是同理,需要邊緣節點的快速支持。
熟悉UCloud優刻得的人都知道,它很早便提出了“CBA”戰略,即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三箭齊發。在“新基建”的背景下,這一戰略同樣適用,而且UCloud優刻得可以在“C”這個層面,也就是云基礎設施上做更多的創新,上文提到的音視頻的處理就屬于C場景下所需的一種新技術能力。2019年下半年,UCloud優刻得推出了一站式實時音視頻方案 URTC,包含實時語音保真通話、實時音視頻會議和互動視頻直播等核心功能,提供了可靠穩定的實時音視頻技術,保障不卡頓、低延時、交互好的直播互動體驗,可以應用于在線課堂、在線游戲、直播、遠程問診、金融視頻面簽、遠程教育、視頻會議、云K歌等近百種場景。
綜上所述,“新基建”提供了一個新的展示舞臺。云計算廠商依靠自身長期的技術和實踐積累,同時結合形形色色新的應用場景需求,為行業用戶帶來更舒適和愉悅的應用體驗。云計算作為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的底座,其能力和潛力也得到了進一步釋放。UCloud優刻得的成功實踐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云計算還有更多的可能性
“新基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讓我們有機會從另一個角度去審視當前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政企上云的現狀,為下一階段的發展做出更優化的布局。
首先來看政企上云。可以預見,在“新基建”的帶動下,政企上云將蔚然成風。
為了有效抗擊疫情,積極實現復工復產,政企更傾向于借助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降本增效,加速數字化轉型。諸如直播這樣人們喜聞樂見的新場景反過來促進了技術的創新與快速迭代。政企在上云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數據的重要性和價值,尤其是在工業制造領域,以數據驅動業務發展已經成了共識。另外,越來越多的企業迫切希望實現供應鏈乃至整個管理流程的數字化、智能化,以便隨時掌握生產、倉儲、供貨、服務等各個環節的情況,從而使整個生產流動起來。
零售、餐飲、旅游、娛樂等行業,以及一些中小制造企業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沖擊較大,數字化生存成了這些企業思考最多的問題。“從短期看,中小企業確實會承受比較大的生存壓力,他們會大幅壓縮成本,或實現業務轉型等。同時我們也看到,那些大型企業會更加堅定、快速、大規模地上云,以謀求業務的創新發展。UCloud優刻得在幫助政企客戶有效降低成本的同時,也會為政企上云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支撐。
其次再看云計算市場的格局和未來賽道可能發生的分化和延展。
公有云的規模化效益進一步凸顯,從市場份額來看,公有云服務商第一梯隊與第二梯隊之間的差距在拉大,這是不是意味著公有云市場格局已定?華琨并不這樣認為。就像電商領域一樣,大家都以為是淘寶、京東兩家對壘,誰知道拼多多會異軍突起。再看國外市場,最近一家新晉廠商Fastly在邊緣計算領域迅速崛起,被資本市場看好,也被認為可能會給現有云計算市場帶來觸動甚至大的變革。趕超可能會在一瞬間發生,而起因可能只是因為一項新的技術或一個新的應用場景。人們現在熱議的混合云、直播甚至云游戲,都有可能變成這個“可能”。
“作為云廠商,如果你的產品或者你的賽道抓得準,那么很可能意味著一個新的成長契機。”華琨表示,“在云這個牌桌上,真正有實力的玩家并不多。UCloud始終堅守中立的地位,以差異化的競爭、更靈活的服務,在新的變化中更快、更貼近用戶的需求,并且抓住一些細分的賽道,相信可以成為公有云市場上領先的那三四家廠商的其中之一。”
((新基建生態圖之UCloud優刻得規劃與目標))
從目前情況看,公有云是康莊大道,但是隨著用戶對云的認識不斷加深,采購更趨理性,以及更注重從云中獲取實實在在的價值,包括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等在內,云的賽道開始進一步細分和專精,比如混合云這個賽道正變得越來越擁擠,而有些從公有云起步的廠商則將更多的精力放到私有云上。華琨認為,雖然每條云賽道的市場空間都足夠大,但UCloud優刻得的定位仍以公有云為主,同時會加強對混合云的投入。
UCloud優刻得一直是混合云的推動者,早在2014年便推出了混合云服務,甚至比阿里云還早。公有云也好,混合云也罷,UCloud優刻得希望自己的服務變得更靈活,更好地適配客戶需求。比如,UCloud優刻得在烏蘭察布和上海的數據中心,并不是用于區域互聯,而是作為資源數據中心,為用戶提供一個規模更大、無縫上云的混合云架構,以更低的成本服務那些更大型的傳統企業。“我們會結合用戶的具體需求,為他們提供適合的云服務,比如需要良好彈性的應用就放到公有云上,對安全性和可控性要求較高的應用可以單獨設立一個專區。”華琨進一步解釋說,“我們既可以提供純粹的物理區域或者托管區、專區,也可以幫助用戶無縫地對接公有云。這得益于我們擁有軟件定義的數據中心,而且數據中心的所有資源都數據化、透明化,允許用戶通過自己的管理軟件全盤管理屬于他的整個IT環境,無論是傳統的還是云的。”
華琨坦言從“新基建”中看到了UCloud優刻得的機遇。但UCloud優刻得不會刻意炒作概念,而是秉承一貫的務實作風,關注技術和應用場景。比如,技術環境和核心技術變化帶來的一些新的應用場景,VR、云游戲、自動駕駛等,研究背后的實現和支撐技術,以及自己能夠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何時布局等,最終還是會落到新產品的開發上。“新基建”看起來好像落腳點是“硬件”,但實際上考驗的是對新應用場景的識配以及相關軟件研發的能力,包括軟件定義數據中心、軟件定義存儲、軟件定義網絡、軟件定義計算,甚至軟件定義汽車等。UCloud優刻得的員工一半以上是研發人員,所以對于公司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推出更多新的產品,以滿足新業務場景的需要。
“新基建”讓我們看到了云計算更多的可能性。作者:云報 郭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