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浪潮下,DevOps、容器、微服務等技術飛速發展,云原生技術成為潮流。
12月19日,在騰訊2020 Techo Park開發者大會上,騰訊云正式發布企業云原生路線圖。騰訊云容器產品總經理鄒輝表示,基于服務超過100萬用戶的云原生實踐經驗,這份路線圖通過剖析真實的行業、真實的場景、真實的痛點、真實的步驟,幫助企業找到符合自身業務環境的最佳上云實踐路徑。
這次發布的云原生路線圖手冊一共分為騰訊云原生定位、企業部署云原生路線圖、騰訊云原生最佳實踐、騰訊云原生核心產品概覽四大板塊。其中,在最核心的最佳實踐路線圖板塊中,騰訊云首次立體化介紹在容器、微服務、Serverless、云開發、DevOps、大數據、數據庫、云安全領域的覆蓋十余個行業的大中型企業以及初創公司的云原生路徑,幫助用戶快速識別和部署適合自己的云原生服務。
據悉,該路線圖具有三個業界首次,首次站在用戶視角,騰訊云基于服務數十萬家客戶經驗沉淀而成,幫助開發者、技術管理者從整體角度摸清部署云原生的關鍵脈絡。同時,業界首次提出云原生系統,包括開發云原生、計算云原生、架構云原生、數據云原生和安全云原生,用戶在部署時,系統中各模塊既可獨立進行,又會形成串聯或并聯關系。此外,還首次提出云原生實踐“ISO”,為部署云原生的企業提供最佳參考。
“云原生”技術的發展,讓企業的數字化變革加速,可以實現降本增效。但企業上云也面對兩個緊迫的事實。
一是云原生是新事物,技術的應用需要人才培養成本,以及試錯成本;二是當前互聯網背景下,企業業務、產品更新周期更短。在內外壓力之下,面對新的技術態勢,找到一個相對通用的參照物,以此為基礎迭代自己的業務解決方案、產品技術架構才是當前企業正確的操作,而騰訊云原生路線圖的價值就是解決這些企業的上云壓力。
騰訊云原生路線圖按照企業云原生化改造的過程,把云原生實踐的過程抽象為開發云原生、計算云原生、架構云原生、數據云原生四個階段,涉及從每個階段要解決的問題、會使用哪些技術或者產品、應對什么樣的業務場景以及改造的好壞的一些衡量標準。
其中,“開發云原生”主要聚焦于如何提升軟件研發運維流程效率;“計算云原生”主要利用容器服務、函數服務等技術,讓企業不再費心于IaaS層的異構和差異、資源的部署與調度;“架構云原生”往往深入到軟件開發架構層面,伴隨著架構重新梳理和微服務化改造,整體更加復雜的同時也會帶來更大收益;“數據云原生”聚焦于大數據、數據庫等數據類服務,將“Kubernetes”、“Serverless”這樣一些技術和理念應用到數據服務中,最大限度的讓“數據類服務”實現彈性擴縮容和降低資源成本。此外,企業在進行云原生化建設的同時,安全能力應貫穿云原生的整個生命周期,這稱之為“安全云原生”。
目前,騰訊云原生產品體系和架構已經非常完善,涵蓋軟件研發流程、計算資源、架構框架、數據存儲和處理、安全等五大領域的多個場景。騰訊云原生注冊用戶規模已達100+萬,覆蓋政府、金融、文體、教育、能源、電商、互聯網、游戲、LBS、IM、媒體、交通、影視等主流行業。
當下,“科技”正成為企業創造第二曲線的新式發動機,面對云上開發、實時數據庫、混合部署等新需求,鄒輝表示,騰訊云原生的定位,就是成為企業數字化的助推器,讓用云 “更簡單”,此次騰訊云原生路線圖的發布,將助力企業快速完成數字化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