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權威的技術研究與咨詢機構Gartner發布最新報告《Market Guide for AI-Enabled Translation Services》,百度憑借在機器翻譯方面出色的表現強勢入圍全球AI翻譯服務代表性提供商。Gartner分析師認為,百度作為中國最大互聯網搜索提供商和領先的AI平臺型公司,此次入圍全球AI翻譯服務代表性提供商與其深厚的技術積累、豐富的產品矩陣息息相關。
在全球化發展背景下,隨著企業業務和生態系統不斷向全球不同區域擴展,企業的全球化信息能力日益凸顯,機器翻譯將成為剛需。據Gartner預測,到2025年,全球10%的企業將使用與IT運維集成的企業翻譯中心類型架構,75%的翻譯工作將從專注于創建翻譯的工作轉向對機器翻譯部分進行審閱和編輯的工作。未來,機器翻譯將是大中小企業增強全球化信息能力不可或缺的抓手,有效推動企業智能化升級;其中,百度是全球AI翻譯服務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股重要力量。
Gartner分析師指出,百度擁有宏偉且領先的(advanced and ambitious)目標。百度翻譯整合了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處理、計算機視覺等多項AI能力,向用戶提供語音、圖像、視頻等多模態翻譯服務。如今,百度翻譯已形成包括翻譯PC版、翻譯APP、AI同傳會議版、同傳助手以及翻譯開放平臺等豐富產品矩陣,可支持200多種語種互譯,每天響應超過千億字符的翻譯請求,通過開放平臺支持超過40萬企業和個人開發者,覆蓋30多個行業。
實際上,自2010年以來,百度翻譯在大規模產業化機器翻譯模型、海量翻譯知識獲取、多語言翻譯統一框架、機器同聲傳譯等方面均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先進、功能豐富的機器翻譯系統,實時準確地響應全球海量復雜多樣的翻譯請求。多年的技術積累,讓百度能夠面向消費者直接提供跨網頁和APP的AI翻譯產品,面向企業和開發者百度提供公有云和私有部署的AI翻譯服務,以滿足用戶不同場景的應用需求,一直發揮著智能化升級的先頭兵角色。
百度AI翻譯還打造了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伴隨著翻譯規模化的需求,機器翻譯在保障流暢性和準確性的同時也將越來越實時化,因此百度翻譯服務的重點也聚焦于其實時、同步翻譯的專業能力,以及在神經網絡機器翻譯系統的早期基礎工作。據悉,百度在2015年5月,便率先發布全球首個互聯網神經網絡翻譯(NMT)系統;2019年,百度在國際權威機器翻譯評測WMT19新聞翻譯任務(中英文)名列第一;而在多語言翻譯方面,針對語言數量多,分布不均衡,實現難度大的難題,百度研發了基于神經網絡的多語言翻譯統一框架,世界范圍內首次突破200種語言互譯,翻譯質量業內領先。
與此同時,在近年來比較熱門的同聲傳譯方面,百度針對機器同傳面臨高準確與低時延的矛盾,提出語義單元驅動的AI同傳模型,翻譯準確率超過80%,時間延遲約為3秒,與人類水平相當,目前已服務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上百場重要國際會議。
(圖示:百度AI同傳支持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
此外,百度作為國內AI領域的頭雁企業,已多次獲得權威機構認可。例如在今年8月Gartner發布的《Hype Cycle for Natural Language Technologies, 2020》中,百度被評為神經網絡機器翻譯標桿機構,是國內機器翻譯領域唯一入圍單位;在《Hype Cycle for Display and Vision, 2020》中,百度入圍計算機視覺技術代表性廠商。從自然語言處理到計算機視覺技術,百度憑借領先的AI技術在人工智能賽道中可謂是“全面開花”,戰績突出。
未來,百度將持續在AI核心技術積累、前沿技術探索以及AI應用落地方面深耕,用AI加速提升企業的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