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大灣區,握手深圳科創力量,南海迎來重磅利好!12月22日,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簽約落戶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南海區委書記閆昊波,南海區委副書記、區長顧耀輝,深圳科技工業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景成等領導出席并見證簽約。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正式落戶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為跨越珠江東西兩岸的科創力量和先進制造業搭建起連接橋梁。
投資50億
樹立“佛山+深圳”產業合作標桿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將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性提上了歷史的新高度,為我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提供了科學指導。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戰略平臺,在科技自主自強中扮演著火車頭的角色,而深圳又是其中的領頭羊,匯聚了全球優質科創資源。此次落戶的深圳科技園,正是深圳科創力量的優秀代表。
深圳科技園是我國大陸首個科技園區,于1985年由深圳市政府和中國科學院共同創辦。經過30年的開發建設,園區成功轉化了一批以中國科學院為主的高新技術成果,引進了大量國內外高新技術企業,在園區內形成了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制藥、金融科技、互聯網、文化創意等產業集群,成為深圳市發展高新產業的重要基地。
此次落戶南海的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由深圳科技工業園(集團)有限公司全流程參與規劃、建設、招商、運營,項目位于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檢驗檢測產業主題,導入行業國際國內產業頭部企業和上下游配套企業,匯集科研院所、檢驗檢測中心、行業協會、公共服務平臺、孵化器等相關配套產業。項目計劃總投資約50億元,將引入不少于150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推動區域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發展。
項目將立足佛山制造業產業優勢和深圳科創優勢,發揮佛山西站高鐵主樞紐的軌道交通優勢,承接深圳的科創、專業服務、高端人才等資源外溢,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創新發展,打造現代化生產性服務業智慧園區,成為“佛山+深圳”產業合作標桿。同時,利用深圳科技工業園強大的產業資源平臺效應,加快樞紐新城建設和產業集聚,為周邊制造業賦能和提升競爭力,推動增量服務資源與存量制造能力高效融合,推動獅山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高地、佛山科創新城,推動南海構建“兩高四新”現代化產業體系,開創南海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鏈接灣區資源
全面深化對深合作
深圳科技園佛山科創園的落戶,是近年來佛山西站樞紐新城不斷強化對深合作的縮影。作為佛山、南海重點打造的戰略發展平臺,佛山西站樞紐新城面積8.58平方公里,是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的核心區,也是佛山、南海參與大灣區建設的標志性工程,具有無可比擬的交通區位優勢。
今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進一步明確佛山西站為廣州鐵路客運樞紐“五主三輔”的主站之一,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
數據顯示,三年多以來,佛山西站高鐵、城鐵的到發城市、班次等連年增加,目前,佛山西站日均開行列車213列,較三年前增加45列,增幅26.5%;列車從主要向西開往貴州、廣西等方向,到全面連接成都、昆明、深圳、珠海、湛江、香港等省內外城市,樞紐作用愈加明顯。以此為依托,佛山西站樞紐新城與廣深港形成1小時生活圈,共享“軌道上的大灣區”,便捷鏈接大灣區資源,為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的建設提供了重要機遇。
依托粵港澳大灣區西部主樞紐的交通優勢,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牢牢把握“雙區驅動”、“雙城聯動”戰略機遇,抓住“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契機,充分釋放“1小時”+“零換乘”便捷往來大灣區主要城市的軌道通道優勢,主動承接廣深港澳優勢產業溢出,推動實現“香港專業服務+深圳科創+廣州商貿、人才+佛山制造”融合創新,創建粵港澳大灣區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創新試驗區。突出與深圳合作,做好深圳資源導入文章。
去年11月20日,騰訊工業互聯網粵港澳大灣區基地率先落戶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基地立足佛山,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力爭打造成為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平臺。同時,以本地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核心,騰訊將聚合騰訊工業互聯網領域生態企業和優質合作資源,在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建設騰訊(佛山)工業互聯網生態產業園,共建佛山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助推佛山乃至大灣區工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經過一年多的建設,騰訊工業互聯網粵港澳大灣區基地將于本月23日舉行揭牌儀式和正式開業,并與一批企業、金融機構、生態合作伙伴及產業集群聯合體等簽約合作。隨著騰訊工業互聯網粵港澳大灣區基地開業,騰訊集團將連同生態伙伴,加快在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工業互聯網生態產業園。
南海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將發揮騰訊和深圳科技園落地帶動效應,加強引入深圳信息、科創、會展等生產性服務業,打造成為“佛山+深圳”的第一入口和主要平臺;并加強與港澳合作,借力廣佛新世界大浩湖度假區品牌優勢,吸引香港高端服務業資源和人才;深化與廣州合作,與廣州共建全國綜合交通樞紐,積極鏈接廣州的優質人才資源、教育資源和科研資源。
集聚創新資源
建設“兩業融合”試點先導區
對深合作的全面深化,正推動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加快實現“灣區西門戶、廣佛未來城”的藍圖。
作為國內少有的集區位、交通、資源優勢于一體的城市新區,在內外因素的共同影響下,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的定位愈加明晰。2019年11月,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正式對外發布城市發展藍圖,提出依托高鐵、輕軌、地鐵等高度集中的交通樞紐,加快佛山西站周邊創新平臺的集聚和城市形態建設,使其成為宜居宜業宜商的未來城市“客廳”,并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帶動泛珠三角區域發展的西門戶,廣佛大都市區面向未來城市的樣板間,并爭創粵港澳大灣區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創新試驗區,為城市發展提供高品質的配套服務和核心支撐平臺,助力南海中部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高地、廣佛西部交通樞紐、佛山科創新城。
圍繞這一系列目標定位,一年多以來,佛山西站樞紐新城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以景區思維打造智慧微城市,通過開展控規修編、智慧微城市、中軸線景觀帶設計工作,優化城市空間和功能布局;以龍頭項目為標桿,推進建川博物館文博綜合體、兩所區直公辦優質學校、會議會展中心等項目進展,形成磁聚效應;優化城市配套和景觀環境,加快興業路快速化改造、南廣場景觀、污水轉輸等工程,建成并開放環站西路公園,提升城市形態。
在產業發展上,佛山西站樞紐新城以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創新作為產業發展導向,大力發展總部經濟、信息服務業、供應鏈管理服務業、專業服務業、高品質生活服務業,通過大力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為大灣區尤其是香港的專業服務、深圳的科技資源、廣州的人才資源等提供應用場景,探索制造業轉型升級新路徑、新模式,增強在大灣區的耦合度和競爭力。
因應國家推進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的產業導向,立足南海雄厚的制造業基礎,佛山西站樞紐新城進一步深化兩業融合的產業內涵和發展方向,積極向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申報“兩業融合”試點。今年 8月,南海獲批國家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佛山西站樞紐新城為試點先導區。
目前,佛山西站樞紐新城正編制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先導區行動計劃,借力“兩業融合”試點,推動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制造與傳統優勢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功能復合的中型專業會議會展中心,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賦能。
通訊員:區智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