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互聯網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眼花繚亂的時代。
打開任何一款應用軟件,在注冊、使用的過程中,都需要進行種類繁多、五花八門的授權,包括手機驗證碼、通訊錄、麥克風攝像頭、地理位置等諸多選項。除此以外,還要閱讀動輒上萬字的隱私政策。
鑒于以上兩點,想要完全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用戶信息自己做主的原則,并非易事。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至2018年工信部公布的檢測發現問題的應用軟件名單,有695款手機應用存在違規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等行為。不難看出,如何在收集用戶信息的同時兼顧用戶隱私保護,是整個互聯網行業都需要思索的難題之一。
筆者選擇了近期比較熱門的心靈匹配社交軟件Soul,仔細閱讀了隱私政策并且粗略統計了該應用軟件使用過程中授權選項。Soul隱私政策非常詳實,態度較為誠懇,簡而言之,作為一款社交軟件,Soul在用戶信息安全上還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對用戶信息的安全性保持了較高標準。
用戶可以拒絕透露聯絡方式、通訊錄、內容文件、地理位置等個人敏感信息,并不影響使用“Soul”的基本功能。同時,Soul上的用戶信息時進行了去標識化和匿名化處理,即在不借助額外信息的情況下,使得個人信息主體無法被識別,且處理后的信息不能被復原的過程。
總之,可以看出,關于用戶信息安全與隱私問題,Soul配合相關產品功能,在適當、相關和必需的前提下進行用戶數據的收集,在過程中,也確保了用戶的知情權,在一定的框架和允許范圍內進行。
對一款社交軟件來說,用戶是根本,如若不能保護用戶信息和隱私的安全,那么社交軟件就好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作為社交軟件運營方,相信Soul在未來勢必會更加重視用戶信息和隱私的保護。在持續獲客實現增長的同時,Soul也會不斷地提高用戶信息安全系數,保障用戶的權益,讓用戶能夠持續穩定地獲得善意、真實的社交體驗。
用戶信息安全也是大部分互聯網公司的命題。筆者希望互聯網行業不斷加強人才和科技投入,持續升級網絡安全系統,穩固網絡后臺,保護訪客隱私。
未來隨著監管機構的積極介入和相關政策的出臺,用戶主體意識的不斷增強,用戶隱私保護的情況將會得到更好的改善。整改行業有可能通過完善的法律法規、平臺的高度自覺性、用戶極強的保護意識等,在多方努力的基礎上,保障個人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