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云計算已經重塑了軟件的整個生命周期,從架構設計到開發,從構建、交付到運維。隨之而來的是企業的IT架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業務越來越依賴IT的能力。因此,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企業業務正在向云上遷移,另一方面,在各行各業中,有越來越多的業務應用從誕生之初就架構在云端。擁抱云原生,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同時,相關數據顯示,已經有大約93%的企業正在采用多云策略,其中,混合云占87%,混合云已經成為了企業的標配,是大勢所趨。因為混合云需求來源于業務,尤其是應用上的訴求,所以云原生的應用也就成為了必然。這也是各大云廠紛紛推出各自的容器服務的原因。
青云QingCloud 自2016年11月起開始支持容器技術,2017年7月底,推出Kubernetes on QingCloud容器集群管理與編排應用,同年11月,正式推出Docker鏡像倉庫,打造一站式容器服務平臺。2018年7月,發布其構建在Kubernetes上的企業級分布式多租戶容器平臺KubeSphere。2019年4月,推出KubeSphere容器平臺高級版2.0,KubeSphere的推出旨在幫助容器更快、更簡單的落地,幫助企業快速構建云原生應用,實現 DevOps 和微服務落地,加快業務創新迭代,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
去年,青云QingCloud應用及容器平臺研發總監周小四曾經表示,在決定做KubeSphere之前,青云QingCloud做了大量的調研來評估是否有機會進入并穩定立足在這個市場,后來確定容器平臺要基于Kubernetes。在KubeSphere 2.0落地前,青云QingCloud又敏銳地覺察到了用戶對于容器云平臺最大的需求:開箱即用,降低平臺落地的成本,降低用戶使用的成本。于是,KubeSphere 2.0被賦予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開箱即用”。同時,KubeSphere也提供了很多可選的功能組件,用戶可以在使用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業務需求有選擇的使用。可見,青云QingCloud產品的推出都是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而來。
青云QingCloud應用及容器平臺研發總監 周小四
“去年我們做了一個調研,詢問用戶希望KubeSphere下一個版本提供哪些功能,其中多集群管理排在第一,于是這個版本便滿足了用戶的期望。”周小四表示。于是,一年后,KubeSphere 3.0誕生了,而多集群管理的能力也是新版本最重要的功能。
據周小四介紹,多集群管理不僅僅是管理底層的基礎設施,比如加一個集群、刪一個集群或者解綁一個集群;它還加了應用層面的功能,主要包括:一是部署應用時可以跨集群部署。一個應用跑在哪個集群上,是可以定義的,但是使用者不需要知道應用跑在哪個地方。同時,KubeSphere 3.0在多集群管理上提供了一個應用管理平臺——OpenPitrix,它是面向云原生應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用來解決如何上架應用、下架應用、分發應用等問題。KubeSphere多集群管理能夠讓企業非常輕松地駕馭混合多云,這是KubeSphere在3.0版本重點解決的問題。
KubeSphere容器平臺產品負責人于爽補充說,KubeSphere的多集群管理與其他競品最大的區別,是支持Solo和聯邦兩種集群管理方式。Solo是指K8s集群都是獨立的,需要用中央控制面板,把所有獨立的K8s集群聚合起來。聯邦在K8s生態中可以理解為一個架構或者功能,聯邦集群可以把多個K8s的集群聚合起來形成一個K8s資源池。用戶在部署應用時,可以把應用的副本按照用戶的意愿分布到不同的K8s資源池里,其應用從上層構建實現跨Zone、跨集群的高可用。
據周小四介紹,KubeSphere下一個版本,會在架構上做一些改造,目標是做成一個可插拔的、開放式的架構,讓ISV或者企業基于開放架構的標準開發自己的應用或者服務,部署到KubeSphere上。
K8s雖好,但是入手很難,KubeSphere提供了一個用戶體驗非常優秀的控制臺,用戶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去學習容器、云原生應用和K8s,幾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地使用上面的應用,如DevOps、微服務治理、應用分發,多集群管理等。這樣一來,企業一步跨入云原生時代就變得更加簡單。同時,K8s本身的優勢就是面向應用和服務,如何站在業務的視角,幫助業務人員更好地使用容器平臺是非常關鍵的,KubeSphere 3.0一系列的新功能恰恰滿足了這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