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根本沒用讀心術這回事,你不去溝通,怎么讓別人理解你呢?”12月26日,由觸漫與壹心理咨詢聯合推出的青少年在線心理健康講座——《心靈解憂站》系列迎來了第八期。
本期《心靈解憂站》以建立良好親子溝通為主題,邀請到了壹心理明星咨詢師、專業青少年心理治療師——王亞男老師,來和大家聊一聊親子溝通間的那些事,助力親子雙方擺脫溝通困境。
家,是愛的港灣,也是每個人的歸屬之地,但這并不表示家會沒有煩惱與爭執。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沉迷手機,不愛運動,看見孩子就催促她多運動,不要老玩手機;對應的,就可能有孩子抱怨,家長愛叨叨,不讓她放松。這些零零碎碎的親子日常看似很平常,其實它們一直在給親子關系埋下名為“矛盾”的炸藥包,總有一日會危害到親子健康。
在往期的《心靈解憂站》活動中,我們發現有不少用戶在互動時,會談到他們和父母間的各種矛盾。其中有關于電子產品使用的、也有關于學習的……歸根到底都是親子間沒有形成良好的溝道造成的問題。而本期心靈解憂站的重點就在于讓親子雙方邁出溝通的第一步,逐步建立起良好的親子溝通關系。
在講座中,王亞男老師先從“為什么和父母溝通是重要的”、“怎樣識別不健康親子關系的特征”等角度切入,向用戶講解親子溝通常見的問題,說到“你們都不愿意說出來,就造成了隔膜,時間久了,關系就會緊張!”,點出親子關系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雙方不愿意溝通。除了鼓勵親子雙方邁出溝通的第一步,老師還提到溝通需要技巧。因為表述不同,家長可能就無法理解孩子因為老師對學生態度不同而產生的落差心理,也就無法開導,孩子也同理。針對于父母間的溝通,不少用戶還在評論中分享自己的感想和親子溝通狀況,與大家一同就親子溝通進行交流。
王亞男老師生動而易懂的講述,讓許多青少年用戶了解到與家長換位思考的重要性,意識到家長的不易和自己溝通表達中存在的問題。“獨自生悶氣,鬧別扭,讓自己煩躁,不如好好地來一場真誠的交流,這才是解決親子問題的良藥”。老師結合場景的分享,也讓不少青少年用戶及其家長明白,親子溝通還要注意說清細節,讓對方清楚的明白自己的感受,才能有良好的溝通效果。
觸漫一直積極承擔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會責任,努力掃除青少年成長路上的問題和煩惱。“都是為你好”不是父母逃避親子溝通的借口,“你根本就不懂我”也不應該成為孩子拒絕和父母溝通的選項,讓孩子和父母能夠邁出溝通的第一步,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是本期解憂站的目標。在未來,除了親子溝通問題,觸漫會繼續關注更多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問題,以條漫、專業咨詢師等方式,照亮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