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午,2018亞洲教育科技峰會在香港開幕。TutorABC母公司iTutorGroup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楊正大博士作為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的代表出席大會,并發表關于“AI教育”的主題演講。
他在演講中表示,互聯網的普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深度應用,讓低成本、大規模的個性化教育得以實現。未來,AI不會取代老師,但不利用AI的老師一定會被取代。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兩千多年前,孔子提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有教無類”指教育的規模化,“因材施教”指教育的個性化。千百年來,人類始終難以在教育的規?;蛡€性化之間取得平衡。
楊正大表示,15世紀印刷術的發明帶來了第一次教育革命。廉價的書籍讓知識得以普及,原本的精英教育走向平民教育。人們按照特定的群體屬性如年齡、地域、學習程度等分類,接受標準化的課程教學。標準化意味著妥協,每個人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很難被滿足,最終,“教育的規?;呦蚪逃钠接够?rdquo;。
進入20世紀,互聯網的興起帶來了第二次教育革命?;ヂ摼W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獲取教育資源,教育的規?;瓉硇碌陌l展階段。此外,大數據技術能夠在學習進程中的各個階段搜集學員的多維度信息,人工智能通過機器學習和強大的計算能力對數據進行分析,洞察學習進程中的每一個細節。
如今,隨著互聯網的普及,AI和大數據技術在教育場景的深度應用,每個人都成為獨一無二的學習有機體,都具備平等的受教權,低成本、大規模的個性化教育成為發展趨勢。
楊正大表示,iTutorGroup作為在線教育的開創者,AI教育的引領者,已經將孔子對教育的兩大愿景——“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同時實現。
一人一類,千人千面
從2016年到2018年,國家陸續發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等文件,強調通過大數據采集與分析,將人工智能切實融入實際教學環境中,實現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
楊正大提出,AI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場景是個性化。以iTutorGroup為例,其針對超過三萬份教材、兩萬多位老師、二十多萬學員做特性分析,標注不同屬性的標簽,通過多達128個標簽,系統自主幫助學員依據興趣、背景、能力等特質量身定制課程,并在每一堂課中精準匹配最適合他的老師、教材和同學。同時,系統還會根據學員自我測評、老師評鑒等相關參數,動態調節學員所學的課程,達到“一人一類,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教學安排。
據悉,這套完全由TutorABC母公司iTutorGroup自主研發的系統被稱為DCGS動態課程生成系統,早在2005年已獲得獨家專利,iTutorGroup也由此成為全球最早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在線教育企業。
今年4月,iTutorGroup引入人臉識別技術,把老師、學員上課時的面部表情納入監測采集范圍,以此分析其情緒因子,深度挖掘老師授課與學員上課的互動信息,并把數據即時反饋回DCGS系統,從被動的課后評鑒收集學習數據,升級至可主動修正學員學習偏好,進一步提升DCGS的匹配精準度,以提供更個人化且即時化的學習服務。
人與AI,各盡其能
“想象一個場景:當你走進教室,發現你孩子的老師是一名機器人,你能接受嗎?”楊正大在演講中發問,引發了現場觀眾對于“AI能否取代人類老師”的思考。
楊正大認為,老師很難被AI所替代。人類使用AI的一大目的是將自己從繁復的基礎工作中解放出來,去從事更重要或更有興趣的事情。但教育非常特殊,它有 “教”和“育”兩部分內容。“教”指知識傳遞,教授學生已知的知識,這部分工作AI可以比人做得更好;“育”指品格培養,鼓勵學生去探索未知,去發現、去創造、去愛,這部分工作很難被AI所替代。
盡管機器人同行的沖擊不會馬上到來,老師們仍需具備危機意識和改革意識,思考如何發展哪些不可替代的能力,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思考未來教育需要怎樣的人才等,將可能存在的挑戰轉變為教育創新的機會。
“在未來,AI不會取代老師,但不利用AI的老師一定會被取代”,楊正大最后表示。
iTutorGroup成立于1998年,是全球首家在線教育“獨角獸”企業,先后獲阿里巴巴、淡馬錫、GIC、中俄基金、高盛、銀翎資本、啟明創投等知名企業和頂級機構投資,旗下品牌包括TutorABC(https://www.tutorabc.com.cn/)、vipJr、vipabc等,為用戶提供英語、數學、語文、編程等真人在線互動課程。iTutorGroup現擁有2萬多名外籍顧問,每年提供超過3000萬堂在線課程,服務人次超過1.8億,客戶遍及全球135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