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女魔頭”勞榮枝案開庭前一天,律師周兆成徹夜未眠。
他同勞榮枝的二哥、二嫂等人,在前一天就抵達了南昌。等待的時間格外難熬,周兆成陪著二哥用一整晚的時間,寫出一封提交給法院的道歉信。
“我們對勞榮枝涉嫌的犯罪都是深惡痛絕的,對于7名無辜生命離我們遠去,也是無比心痛與惋惜的。我們知道任何人都無權剝奪別人的生命,作為勞榮枝的親人,我們道歉懺悔的心是永遠不變的。”
信中還提到,被害人提出的民事賠償,作為勞榮枝的家人就是砸鍋賣鐵、做牛做馬也會積極地還完。
1996年勞榮枝與其男友法英子,于南昌、合肥、溫州多地相繼殺害7人
而勞榮枝家人唯一的訴求,便是希望一審法院可以依法保障勞榮枝的辯護權。
這也是周兆成答應為勞榮枝辯護的原因。
早在2019年12月,勞榮枝剛落網,周兆成便接到了勞榮枝二哥的辯護委托。跟蹤近一年的時間,勞榮枝案于2020年9月正式提起公訴,積壓了二十年的大型惡性犯罪事件,很快便吸引了全社會的矚目。
公眾的憤怒無法傳遞給關押中的勞榮枝,轉而涌向辯護律師周兆成。“無良”、“黑心”、“撈錢”等評論與私信,絡繹不絕地出現在他的個人社交媒體賬號中。
有網友稱他是“為惡魔辯護的律師”。
————為“惡魔”辯護的律師?————
周兆成沒有急于為自己辯解、也沒有選擇與網友對罵。
他徑直走到鏡頭前,想象自己面對著億萬大眾,以一個法律工作者的身份,將勞榮枝案情的進展、以及接下委托的原因娓娓道來。
“我想知道20年前年輕貌美、工作體面的勞榮枝,是如何走向殺人女魔頭的犯罪不歸路。只有找到了勞榮枝犯罪的真正原因,才有可能防止悲劇重演。”周兆成說,世人眼中的“鐵案”也并非沒有疑點。
“勞榮枝涉嫌故意殺人、綁架、搶劫罪,是否有確鑿的證據指向?被告人勞榮枝究竟是搶劫罪共犯,還是故意殺人罪的共犯?她有沒有親自參與殺人?勞榮枝與罪犯法子英的關系到底如何?其參與犯罪有沒有被脅迫或者被誘騙?這些都需要相應的證據去支撐。”
這3分鐘的短視頻,被周兆成上傳到好看視頻平臺,短短幾小時播放量便達到了57萬。
但與之前滿屏的謾罵和譴責不同,短視頻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聲音:
“大可不必攻擊律師。不管是被害人還是犯罪嫌疑人都要有律師,否則法律的公平公正無從體現。切勿因為個人情感擾亂法治。”
“搞清楚好律師的定義!全力為當事人辯護的才是好律師!”
“無論她有多壞,她始終有為自己辯護的權利。”
輿論沒有被帶偏,勞榮枝和法子英犯下的累累惡行仍是不可饒恕的,但部分網友逐漸明白,即便是罪大惡極之人,也有權享受法律賦予他/她的自我辯護權。這也是周兆成執業十余年來,一直希望守護的“法律程序正義”。
而代理勞榮枝案件,并非周兆成第一次為被告人辯護。
周兆成律師
圖源:受訪者提供
曾經轟動一時的“20年后學生打老師”案件中,被告人常仁堯的辯護律師也是周兆成。2018年7月,33歲的常仁堯路遇初中班主任張老師,想起上學時被體罰的經歷,他一時怒上心頭、攔下上了年紀的老師,連扇了對方4個耳光,肢體沖突間還推翻了張老師的電動車。
為了泄憤,常仁堯讓人拍下了他打老師的全過程,這段視頻隨后在網上引爆了輿論,僅微博大眾自發傳播次數就高達6.8億次,常仁堯很快也因涉嫌尋釁滋事罪被刑拘。
周兆成關注到這個案件是在一年后,打師案在河南省欒川縣開庭審理,由于一審證據確鑿,法院判處常仁堯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后者當庭表示上訴。
“從新聞里就能看出,一審宣判后,常仁堯一臉的不服氣,透露出對社會和所有人的敵視與不屑。”周兆成說他看到這個事件時,心里很不舒服,“當時網友基本分成兩派,一個是挺師派,一個是貶師派。貶師派普遍認為老師該打,這背后我看到一種社會裂痕”。
一方面,周兆成自身受恩師幫助良多,他希望能喚醒大眾內心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另一方面,作為同理心極強的律師,他也能感受到常仁堯兒時的痛苦遭遇,以及基層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在兩邊倒的極端輿論中,周兆成善意客觀的發聲反而引起了眾人的關注,常仁堯的愛人也通過社交媒體平臺找到周兆成,希望他能擔任丈夫二審的辯護律師。
周兆成沒有拒絕,但他提出了自己的辯護思路。
“常仁堯之前希望反訴老師,且不提20年前的事情已經過了法律追訴時效,他也無法證明老師當年的行為是否違法,除了圖一時之快,這個訴訟沒有任何實質意義。”周兆成說,他當時理性地勸說常仁堯愛人,二審的關鍵是要為常仁堯的未來考慮,不要讓他刑滿釋放后被世人戳脊梁骨,一輩子背負打師的惡名。
“20年后學生打老師案”被多家媒體報道
圖源:動新聞
對方聽進去了,答應與周兆成一起,努力改變常仁堯的想法。
“我見常仁堯第一面的時候,就劈頭蓋臉批評了他一頓。常仁堯當時非常詫異,因為他之前一審的律師是非常同情他的,甚至為他鳴不平。”周兆成讓常仁堯換位思考,上了年紀的老師當街被學生毆打,視頻還被傳遍全網,老師一家人也承受著巨大的痛苦。
聊到后面常仁堯哭得很厲害,他告訴周兆成自己在一審時已提交了道歉信。
“但我告訴他那封信看不到半點真誠,即便20年前你真的被老師打了,那是老師的教育方法有問題,不是你以暴制暴的理由。”周兆成說。
常仁堯最終被說服了,含淚寫下《懺悔信》。他在信中多次致歉,稱自己“犯下彌天大錯”,“向全體老師真誠致歉”。
2020年6月常仁堯服刑完畢,在杭州做起服裝電商生意,現在生意做得還不錯。他在監獄里養成了讀書的習慣,出來后也沒放棄。常仁堯在得知周兆成代理的“姚策被錯換人生28年”案姚策身患重病,還主動幫助姚策直播帶貨、籌集治病錢。
天冷了,周兆成不久前收到一件羽絨服,幾經打聽才得知是常仁堯送的。周兆成打電話給他致謝,常仁堯說:“我心里一直惦記著周哥”。
————“住在熱點里的”國民律師————
說來周兆成自己都不相信,在過去的三年里,他代理了十多個聞名全國的社會性案件。“毫不夸張地說,你是當前上熱點最多的律師”,周兆成身邊的朋友打趣道。
從2018年的“溫州快遞員入室性侵案”、“花總狀告五星酒店維權案”,到2019年的“20年后學生打老師案”、“西安奔馳女司機事件”、“湖南操場埋尸案”,再到2020年的“王書金案”和“勞榮枝案”,很少人知道這些震驚社會的大案件背后,都有周兆成的身影。
因代理的案件接受媒體采訪,已經成了周兆成的日常
圖源:受訪者提供
在快遞員性侵案中,周兆成是被害人小柔的代理律師,犯罪嫌疑人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涉事快遞公司也與被害人達成民事賠償和解,“通過這個案件我就是希望讓我們社會的公共服務機構一定要保障消費者的安全權” 周兆成認真地說。
五星酒店衛生亂象曝光者花總(網名:花總丟了金箍棒)的維權案,周兆成處理也很漂亮,后續涉事的五星級酒店不僅向花總道歉,雙方最后還達成了和解。此外,案件也推進了五星酒店衛生體系的透明化,讓花總獲得了啄木鳥獎。
周兆成自豪地說:“這個案件我們也不要求任何經濟賠償,就是想讓酒店的客人可以睡一張干凈的床和住一間干凈的房,讓五星級酒店學會尊重消費者最基本的隱私權。”
而在時隔16年東窗事發的操場埋尸案中,周兆成在為被害人伸張正義的同時,還配合司法機關打擊了當地的黑惡勢力。
可以說,除了案件結果之外,周兆成更看重其長遠的社會價值。
回顧剛過去的2020年,“姚策被錯換人生28年”的故事一直牽動著公眾的心緒,而姚策的代理律師正是周兆成。
這位28歲的江西九江青年被查出患有肝癌,其母希望用自己的肝臟救兒子一命,經檢查卻發現兩人并非親子關系。幾番周折后,姚策一家發現原是負責當年生產的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因失誤導致兩名產婦抱錯孩子。
令人唏噓的是,姚策的親生母親在分娩時患有乙肝,按照常規的醫療流程,需要在生產后的24小時內為姚策注射第一針乙肝疫苗。然而由于身份錯換以及醫院的重大過錯,藥劑沒能注射給姚策。
除了錯抱導致的精神痛苦之外,兩個家庭認為姚策患癌與他沒打乙肝疫苗也存在直接因果關系。
“錯換人生28年”的姚策,因患肝癌經受著病痛的折磨
周兆成接手此案時,姚策和醫院的談判已經陷入僵局。醫院不接受姚策方提出的賠償方案,要求其直接走司法程序解決問題。無奈之下,姚策的養母首先通過網絡找到了周兆成。但出乎姚策養母意料的是,周兆成竟然斷然拒絕了她的邀請。
“我對自己有個很明晰的定位,一個法律工作者。第一我覺得同業互助,最好不要去參與或爭取其他律師的案子;第二我不認可姚策案子家屬當時的做法。既然與醫院方面的談判有這么大的分歧,按照原思路推進下去其實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周兆成說。
然而當姚策養父母不遠萬里地跑到北京,來周兆成的律所尋求幫助時,他還是被姚策全家的執著打動了。
周兆成與姚策一家
圖源:受訪者提供
接下案子后,周兆成沒有忙著推進訴訟。相反地,他勸姚策家人應該將注意力放回姚策的病情和精神狀態上。
與醫院談判無果時,姚策一度非常絕望。他開始頻繁地接受記者的采訪,不斷地通過社交媒體發聲,希望讓公眾看到自己無助的處境。然而這樣一個失智憤怒的“醫鬧”形象,并不能為姚策爭取到社會的同情和幫助。
“我當時勸說姚策和他家人,所有的訴求還是要回歸到法律體系中,這是最重要的。還有就是,我們跟國外不一樣,一些國家的法律支持天價賠償,醫療機構因過錯導致患者受傷,有承擔責任的義務。而我國的侵權責任法相對來說還是趨于保守。”
在周兆成看來,當務之急并不是打贏官司,而是保住姚策的命。
只要活下去,一切都有機會。
姚策家的經濟條件,無力支撐巨額的醫療費用。在沒有拿到醫院的賠償費用之前,周兆成輾轉于多個公益基金機構,為姚策爭取到了較為可觀的援助金。那段時間里,周兆成對姚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便是“法律的問題交給我,你就負責活下去”。
另一邊,周兆成并沒有放慢訴諸法律的腳步,為了把法律工作做扎實,他走訪了九江、駐馬店、開封、鄭州多地,做了大量的調查和證據收集工作。
在起訴環節中,周兆成也沒有選擇將“錯換人生”與“姚策患肝癌”打包訴訟的常規打法,他認為二個案件拆開起訴,勝算更大。錯換人生肯定是板上釘釘的鐵案,但是賠償額不會太樂觀。其與姚策患肝癌的因果關系,也存在很大的法律爭議,分開起訴反而更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所以當時在庭上辯論時,我們也有意的避開了因果關系。姚策患癌是一個確鑿的結果,但卻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而錯換以及未注射第一針乙肝疫苗這一雙重因素,可能是關鍵的一環。”周兆成說前期調查中搜集到的資料,也成為了有力的庭證。
“一審的判決結果中,僅精神損害賠償就達到了20萬,我國同類案例中最高的一起在北京市,賠償費是15萬。這5萬看起來不多,但我國的侵權法參考的是案發地的收入水平,這么看它的意義還是很大的,也可以說是法律的突破。”
包括精神損失費在內,法院一審判決姚策案的總賠償金額近80萬。此外,醫院也將按比例承擔姚策未來的治療費用。
————法庭上沒講的故事,都在短視頻里————
然而故事還在繼續,看似順利的案件再次發生了反轉。
12月28日多家媒體報道稱,姚策及其家人認為一審判決中醫院方承擔責任較輕,已經向河南省開封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同日,周兆成也在好看視頻獨家發聲,表示將繼續代理姚策的二審。
“姚策患癌隨時可能死去,他的親生父母有可能面臨老無所養的悲慘后果,三人所遭受的巨大精神侵害,一審判決的賠償金額的確偏低、令人無法接受。”
周兆成也在短視頻中提及,姚策案一審宣判后,央視曾做過一項民意調查,85%的網友認為河南大學淮河醫院賠償金額過低。
在好看視頻中,周兆成加入了二審的上訴狀
圖源:好看視頻
“如果能以姚策案為例,推動我國對精神損害賠償金額的標準,是值得期待的法律進步。”周兆成說。
執業十余年,周兆成對律師這個職業的理解越來越深刻。他發現雖然律師代理的只是個案,但是個案也能夠推動法治的進程,特別是全民關注的案件,對于法治進步非常重要。
很多人都好奇,像周兆成這樣“住在熱點里的律師”,自身并不缺乏媒體曝光和流量,為什么還會選擇成為一名短視頻創作者。
“短視頻的高效性和便捷性比較符合我的職業理念。它時長適中、傳播速度非常快,公眾可以迅速獲取其中的重要信息。此外律師所做的案例,如果沒有傳播出去,給社會帶來的普法價值都是有限的,但在互聯網時代,短視頻儼然變成了一個自媒體渠道,很多一線法律從業者可以借此發聲,為大眾普及法律知識。”
周兆成利用工作的間隙,拍攝短視頻
圖源:受訪者提供
周兆成表示,成為好看視頻平臺的創作者之后,很多網友也對他有了一個全新的了解和認知。他不再是冷面律師,而是變成了一個鮮活的人。令他印象深刻的一點是,很多網友給他留言的稱呼,從最開始的“律師”,到后來的“周律師”,再到“國民律師”。
當然,視頻創作者也是公眾人物,多少會有些“黑粉”,周兆成也不例外。
他對此表示十分坦然。
“看到別人的批評我都會很快地道歉。我始終覺得公眾行使監督權是好事,這個世界也不可能只有一種聲音,如果其他聲音能讓律師更加的謹言慎行、對自己對法律更負責的話,那反而是一種好事。”周兆成說。
2020年12月,“教育部推行中小學體罰試行制度”一事再度引起了社會大眾的注意。周兆成也就此做了一期視頻,作為“20年后打老師案”的辯護律師,周兆成的短視頻一發出就吸引了很多網友的目光。
周兆成以專業視角解讀,教育懲戒制度是否意味“體罰合法化”
圖源:好看視頻
令他有些意外的是,好看視頻的討論區中沒有出現“罵架”現象。網友們都理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結果真理越辯越明,法律問題越聊越透。
“后面教育部也推出了一些對批改作業的限制,其實很多也來自這些網民。理智的關注、討論、和表達,是可以倒逼相關機構去做出調整的。”周兆成說,大眾對“20年后學生打老師案”的關注,同樣推動了教育懲戒制度的實施。
“但這并不意味著體罰合法化。教育部實施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是以法律的形式來規定了教育懲戒的概念,以及實施的相關細則和要求。”
除了專業法律內容的輸出,周兆成也準備將代理的熱點案件背后的故事,以短視頻的方式呈現給大眾。
“比如常仁堯在入獄服刑前,我跟他有個約定,他答應在獄中會定期給我寫信。然而我等了很久都沒收到,他后來告訴我信其實已經寫好了,只是在投遞的時候猶豫了很多次,覺得言語無法表達他的內心。”
常仁堯說這話的時候,周兆成回憶起幫他去給老師送道歉信的情景。那天下著瓢潑大雨,路面被沖刷得發白,他的內心也經歷了一次洗禮。
經手過無數社會案件,周兆成清楚地知道常仁堯的事情并非驚天大案,但身為一個律師,通過自己的工作,見證了一個人從不慎犯錯、到與社會輿論對立,最終誠懇認錯的歷程,令他內心萬分觸動。
大眾的共情能力很強。
2021年1月10日,姚策的病情急轉直下,北海市人民醫院直接下達了《病危通知書》。經歷24小時不間斷的搶救后,姚策終于清醒了過來,還未脫離72小時危險期的他卻堅持要與周兆成通話。
“他說昨天吐了2000毫升的血,以為自己要死了,但我在電話里告訴姚策一定要活下去,哪怕有1%的希望。”周兆成在高鐵上拍下一段短視頻,不到一小時,留言區便被好看視頻網友自發的加油信息刷屏。
每每這個時刻,周兆成都覺得人間自有溫情在,法律一點也不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