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張亞敏做離婚律師的第十二個年頭。
十一月末的一個周六,北京初雪,她正在辦公室處理客戶委托的案件。閑暇時打開微博,一則關于“周星馳被前女友追債”的熱搜占據了她的視線。
昔日情侶對簿公堂的故事,總能引起大眾的八卦欲,新聞爆出不過一天,相關話題的閱讀量就突破了5億。吃瓜網友們或是站在女方的角度聲討周星馳薄情又小氣,或是站在男方的角度批判前女友拜金又世俗,有些思路清奇的網友甚至覺得,身家不菲的前女友執著討債的樣子“像極了愛情”。
討論聲在網上此起彼伏,卻鮮少有專業法律人士給出客觀分析意見。看到輿論事件涉及自己的專業領域,張亞敏打開了辦公桌前的相機,對著鏡頭將事件背后的法律知識深處淺出地剖析了一遍,并拍成了一個短視頻上傳至“好看視頻”平臺。
張亞敏就“周星馳被前女友追債”的熱點,拍攝短視頻
圖源:好看視頻
與窗外的鵝毛大雪交相呼應,這則結合了社會熱點的普法視頻迅速地登上了熱度榜,播放量超過50萬。而評論區中網友對相關法律問題的激烈討論,也讓張亞敏感受到作為短視頻創作者的莫大成就感。
像張亞敏一樣借助短視頻普法的律師還有很多,他們懂法條律例,憑一己之力讓更多人明是非,增智慧,維權益;他們了解傳播規律,活躍于互聯網,用各種貼近生活的方式講法、普法,甚至比記者更善于捕捉社會熱點;他們洞犀民眾內心對樸素正義的真摯追求,在知識的趣味性和法治的嚴肅性中堅守合乎中道的分寸,點亮法治的微光。
————小標題1: 追熱點成必修課————
與“周星馳被前女友追債”同時發生的,還有一件令人震驚的事件:上海一位88歲的退休工人馬先生,其老伴和兒子相繼去世,沒有親戚愿意贍養他,馬先生決定百年之后將價值300萬元的房產,托付給曾多次幫助過他的水果攤主一家。
此事一經媒體曝光,引發社會熱議:這是馬先生的真實意思嗎?這一捐贈行為是否具備法律效力?房產律師李宏劍有太多話想說。
在成為律師之前,李宏劍是一名當地食品藥監局的普通公務員。三年朝九晚五的穩定生活,無法寧靜李宏劍內心澎湃的律師夢,法學專業科班出身的他,在經歷無數個深夜的輾轉反側后還是選擇辭去工作,成為一名職業律師。
投身房產領域的法律咨詢工作雖是入行時的被動選擇,但辦理過幾起糾紛案后,李宏劍逐漸發現,自己從事的工作遠沒有預想的簡單。一方面,隨著國家政策的更新,房產相關的法律法規是學無止境的;另一方面,法院對房產糾紛案件的判定依據不僅是法律法條,“因時因政而判”的特點很強。
面對種種變化,專業房產律師尚且都有些棘手,更不用說普通大眾了。
早在2013年,國內在線視頻平臺尚處于起步階段,李宏劍就開始在網絡上傳自己拍攝的普法小視頻,雖然前期錄制和后期剪輯把他折騰得不輕,但拍出來之后可以為眾多處境相似的人答疑解惑,從某種程度上極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
在李宏劍的記憶里,同行律師多以圖文形式活躍于社交媒體平臺,但他覺得文章只能體現一個律師的文案寫作水平,并不能綜合展示律師的言談舉止和表達能力,更無法直接傳遞專業、職業的一面。
辦公桌前架起一個攝像機,就是李宏劍的“演講臺”
圖源:受訪者提供
“我發了視頻之后,正在面臨相似糾紛的網友就會來咨詢,后續也有人直接將案子委托給我。”李宏劍說,線上視頻對線下業務有著巨大的導流作用。
而這一切在短視頻時代被無限放大。
短視頻行業全面爆發的2018年,李宏劍發現用百度搜索某個問題后,會出現與之匹配的一系列“好看視頻”。作為一個深耕視頻多年的創作者,李宏劍還觀察到,這些視頻的創作者多為社會各界的專業人士,他們以短視頻的形式,在好看視頻平臺分享知識。
律師一向喜歡刨根問底,李宏劍很快地摸清了好看視頻的“底細”。原來,這是一款百度旗下的短視頻產品,背靠百度強大的搜索和人工智能技術,好看頻視頻既是一款獨立App,又融于百度整體的內容生態之中。
看準平臺的知識屬性與技術能力,李宏劍很快地成為了一名好看視頻創作者。
進軍短視頻領域后,他對內容也“換了個打法”。與以往制作長視頻不同,李宏劍不再追求“長而全”,他會圍繞同一個主題制作多期系列短視頻,但每個作品都聚焦回答某個具體問題。
僅就“上海老人將300萬房產送給水果攤主”事件,李宏劍便從“宏觀法律知識”、“老人的兄弟姐妹有無繼承權”,以及“老人的親戚是否有權解除遺贈撫養協議”等多個角度,制作了五期短視頻,為網友呈現出社會熱點背后的法律內核。
李宏劍在短視頻中解釋“老人的親戚是否有權解除遺贈撫養協議”
圖源:好看視頻
事實上,李宏劍在拍視頻初期是十分抵觸追逐社會熱點的,他認為這樣不僅打亂了自己的內容策劃節奏,也顯得有些“隨波逐流”。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摸索之后,李宏劍發現短視頻時代受眾的注意力是發散性的,非常容易受到流量熱度的影響,來得快,去得也快。法律內容本就有些枯燥,要想將其有效地傳遞出去,與社會熱點結合是大勢所趨。
對此感同身受的,還有執業十余年的律師張梅。
雖然身處湖南長沙,他近期卻密切地關注著發生在北京清華的“社會性死亡”事件。學姐因疑心學弟性騷擾,在朋友圈曝光對方并企圖令其“社死”。即使后續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學弟清白,學姐仍拒絕道歉,最終使自己也陷入輿論的漩渦。
張梅拍攝相關普法短視頻時,正值學姐占據道德高地,網友一邊倒地譴責學弟。張梅看到這波由學姐發起的“社會性死亡”背后存在的法律問題,希望通過短視頻讓大眾關注事情背后的法律問題。
張梅通過短視頻,解釋清華學姐行為背后的法律常識
圖源:好看視頻
“我們想通過短視頻讓大家知道,互聯網平臺并不是法外之地,侮辱、誹謗他人要受到法律的懲罰。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的權利,但社會性死亡現象也是權力膨脹的表現。”張梅認為在社會性死亡的問題上,社交媒體平臺同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擁有國民級的流量,就有義務核查平臺上信息的真實性。
講解社會性死亡的視頻發布后,張梅收到了大量的私信和評論。其中不乏對學姐行為的憤恨,和對學弟遭遇的同情,但更多的是,不少網友表示曾有過類似的經歷,因為當時不懂法,沒能替自己維權。
普法短視頻火熱的背后,折射的是公眾日益增加的法律需求和自身法律知識匱乏之間的矛盾,面對著好看視頻后臺涌入的網友評論,張梅感受到作為專業律師之外,自己短視頻創作者身份帶來的榮光和責任。
————小標題2: 為家庭主婦爭取權益————
身為一名男律師,張梅代理過許多為女性群體維權的案件。
有一樁離婚案令他至今想來仍歷歷在目。委托人是一位訴求離婚的家庭主婦,她擔心自己沒有工作,分不到任何財產。在初期庭審過程中,男方也一直強調他對家庭的經濟付出,認為現有財產與女方無關。
“但其實家庭主婦也做出了重大貢獻,法律并不會因為其賺錢能力,在判決離婚時少分或者不分財產給她,除非一方在婚姻中屬于過錯方,法院在分割雙方共有財產時,會照顧沒有過錯的一方。”張梅講述的這位家庭主婦的離婚案并非個例,對于家庭主婦的權益和權利, 很多人對此都缺乏認知,甚是有所誤解,“這是需要我們專業人士去普及和講解的知識,只有明白了自身的權益和權利,才能在利益遭受侵害時懂得維權。”
張梅日常拍攝短視頻的場景
圖源:受訪者提供
“還有很多與性別議題相關的案例,后續我們希望在好看視頻上做一個系列主題,提供給觀眾更完整的法律知識。” 在張梅的計劃里,這些既貼近人們日常生活,又存在重大認知誤解的法律知識是需要花大力氣、下苦功夫去普及的。
“這也是我選擇好看視頻的原因。抖快雖然流量大,但主要應用于手機端,好看視頻不僅在移動端有獨立App,在PC端的優勢也非常明顯。并且大家都說,南抖音,北快手,我們律師普法還是希望受眾面更廣一些。” 提及當初入駐好看視頻的原因,張梅說道。
老馮也是好看視頻平臺上的法律內容創作者。與李宏劍的職業發展路徑相反,老馮先后做過律師、創業公司法務,最后選擇進入體制內工作。
在他看來,律師這個職業受客觀環境制約很大,從業者的學歷背景、執業所在地是幾線城市,以及當地法律行業的整體氛圍,都對律師的工作有著決定性影響。
律師老馮接手的第一個案子聽起來很簡單——幫一個10歲的小姑娘向親生父親索要生活費。然而因為案件發生在一個小縣城,種種因素之下,老馮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困難百出,歷經種種努力也沒能為小姑娘討得生活費。
“他父親確實有錢就是不給,小姑娘跟著姥姥生活,情況很困難,但很遺憾沒能幫到她。”老馮說起這樁維權官司時頗為無奈。
進入體制內工作,讓老馮的生活穩定又體面。然而他內心對法律的熱情從未褪去,看到大學同學在短視頻平臺做法律直播,老馮躍躍欲試,他選擇從拍攝短視頻開始自己的創作者之路。
老馮在家中,為短視頻的拍攝選題做功課
圖源:受訪者提供
不同于其他職業律師創作者的嚴肅,老馮笑稱自己的視頻風格“有點low”、但“非常接地氣”,他把內容定位于“生活法律嘗試解讀”,凡是老百姓感興趣的話題,他都能從中講出相關的法律知識。
隨著短視頻越拍越多,老馮與粉絲的互動也愈加深入。前些日子,一位年過半百的中年男人看了老馮的視頻后,來找他咨詢法律問題。幾年前這位中年男人找了一個對象,兩人尚在熱戀期時,男人搬到女方家中同住。同居的三年中,中年男人不僅購置新家具,還翻修房子,前前后后花費近20萬元。
令人猝不及防的是,女方最終移情別戀,非但如此,還要求中年男人盡快從家里搬離。在跟中年男人聊天過程中,老馮發現對方情緒越來越激動,甚至聲稱要買把刀把女方綁起來,以此逼迫其還錢。
“這位大叔反復強調他只想把錢要回來,刀只是用來震懾對方的工具,拿到錢之后會讓對方寫保證書不追究他的法律責任。”老馮哭笑不得,“他既知道保證書的法律效力,但又不知道綁架本身就是違法的。”
那段時間老馮非常焦慮,他每天早上都要給中年男人發微信,確認對方沒有任何過激舉動,同時又要安撫他的情緒,給他出謀劃策。最終,通過和平協商女方還給了中年男人八萬元錢。
類似這樣在線遠程協助,幫助調解糾紛的案例不勝枚舉。
老馮漸漸發現,普通民眾對法律服務的需求非常大,但又經常陷入接觸不到正規法律咨詢途徑的困境之中。互聯網的確給了大眾快速獲取信息的途徑,但鋪天蓋地的信息又讓急于尋求幫助的人束手無策。
————小標題3:為律師正名————
短視頻行業走過爆炸式的發展期,整體用戶規模已近9億,占中國網民整體的87%。當流量紅利褪盡后,短視頻競賽步入下半場,僅憑娛樂化內容已無法滿足大眾的信息價值需求,與“殺時間”相反的、為用戶“節省時間”的泛知識內容則呈現上升趨勢。
而在泛知識內容領域中,法律視頻創作者憑借著優質、專業的內容,占據一席之地。對他們來說,視頻內容創作不僅是為公眾普法、為線下業務導流,更是在塑造律師群體的職業形象。
“雖然法律一直是個熱門的行業,但大眾對于律師這個職業的認知還非常有限,甚至是有曲解的。” 張梅發現當下互聯網中,律師群體的標簽多為“無良”、“唯利是圖“、“吃完原告吃被告”等負面詞語。
“唱衰律師群體的視頻很容易火、且吸粉速度很快。但從客觀事實來講,通過行業少數違規律師的例子,來抨擊一整個群體,是失實且不理智的。”
除了唱衰律師群體的視頻之外,還有很多人打著律師的旗號,拍些吸人眼球的嘩眾取眾視頻,“如何當小三不違法”、“公公可以娶兒媳婦”等挑戰道德底線的內容,早期頻頻出現在短視頻平臺。
老馮在短視頻中,大力抨擊博取眼球的行業亂象
圖源:受訪者提供
正是因為低質法律視頻橫行,老馮、張梅,與李宏劍在內的很多專業律師,對于成為視頻創作者一度非常猶豫。
“觀看這些視頻的網友大多是出于獵奇心理,但其內容本身不但毫無意義,還會讓律師群體的形象大打折扣。”老馮表示當好看視頻在內的知識屬性較強的平臺出現后,越來越多的法律職業人才開始走到鏡頭前、分享傳遞法律知識。
“我也用過其他短視頻產品,有一個很明顯的感知是,好看視頻的用戶素質比較高,很少出現其他平臺用戶的一些無腦黑、鍵盤俠,以及惡意謾罵等現象。
在這樣的平臺氛圍中,創作者才更愿意敞開心胸、沒有顧慮地分享好知識、好故事、好種草。
離婚律師張亞敏對此也很有發言權。
如果說職場是一個打怪升級的過程,張亞敏覺得自己已邁過“新人適應期”和“上升積累期”,現在的她是北京一家律所的高級合伙人,與本職工作相比,張亞敏更希望能通過短視頻這種形式,來記錄和分享自己作為律師的所見所聞。
執業十二年,張亞敏律師已成為北京一家律所的高級合伙人
圖源:受訪者提供
“代理離婚案件,辦的不單純是一個案件,而是別人的人生。在這個領域中,法律只占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還有人情世故和責任。”執業時間越久,張亞敏越能感覺到心理疏導和情感交流,對于離婚案件中當事人的意義。為此,她還特地考取了心理咨詢師。
誠懇慎重地為客戶做離婚案件,張亞敏也收獲了真情回饋。
接受采訪的前一周,張亞敏剛接受了一起較為特殊的離婚訴訟案,委托人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這位母親在第一個孩子上初三時,意外懷上了二胎。由于種種原因,她曾考慮過放棄二胎。雖然最終順利生產,公公婆婆卻疑心兒媳婦會毒害老二,很少讓她接觸孩子。
張亞敏為了幫助委托人拿回孩子的撫養權,做了大量的工作,甚至將事件原委詳細地寫下來,提交給法官參考。
幸運的是,張亞敏所有的努力都被法官看在眼里,往常一個小時的庭審,法官延長到近四個小時。不僅如此,頭發花白的法官還與張亞敏一起耐心地為雙方做調解。
“案子無論結果怎樣,這位母親已經能夠平靜地接受。因為她能充分地感受到,包括我(律師)和法官在內的很多人,都在盡心盡力地幫助她。為了孩子她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她從感情上也并沒有孤軍奮戰。”
談及十余年的離婚律師生涯,張亞敏覺得自己并沒有如外界想象般,對婚姻和愛情失去信心。相反,她越來越相信愛情。
曾經有一位80多歲的老先生,找到張亞敏做咨詢。老先生的愛人因為婚姻矛盾離開了他。但他依舊數年如一日,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愛人回來了沒有,所有關于愛人的物品也都放在原處,被悉心保存。
“雖然兩位老人之間有很多矛盾,但我看到了愛情的存在。”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律師高高在上,嚴肅且不接地氣,但他們忽視了這個群體有血有肉有情懷的一面。
借助短視頻平臺,擁有專業知識的律師自覺自發地扛起了普法的大旗,同時也對外傳遞他們鮮為人知的柔軟。
12月22日,好看視頻“定義新視界”品牌煥新發布會在京舉行。發布會不僅確定了“打造全網最強視頻信息知識圖譜”的全新戰略布局,也樹立了為用戶“Save Time-讓碎片時間有收獲”的行業價值觀標桿。
更值得期待的是,為更好的扶持優秀內容創作者,好看視頻平臺升級“未來計劃”,通過一系列的有力扶持舉措,以期讓更多優秀的內容創作者破繭成蝶,為用戶和整個市場環境創造更多的優秀作品。
可以想見,更多的張亞敏們將在好看視頻發現自己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