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冠疫苗的接種證明可能會成為全球最通行無阻的簽證。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中,疫情極大地傷害了旅游觀光和航空業。為盡快重啟正常往來,許多國家、衛生機構和科技公司將目光瞄準了“疫苗接種護照”。
當地時間1月14日,微軟、甲骨文、軟件服務提供商Salesforce和美國醫療保健非營利組織梅奧診所等機構宣布組建“疫苗接種憑證倡議”(VCI)。該組織表示,希望開發一種技術,使每個人能夠獲得其疫苗接種憑證的加密數字副本。這一數字證書可以存儲在蘋果支付(Apple Pay)等數字錢包中,以證明旅行者可對新冠病毒免疫。沒有智能手機的人則可以收到印有二維碼的紙張。
VCI的成員之一、非營利組織The Commons Project首席執行官邁耶(Paul Meyer)在一份聲明中說:“VCI的目標是賦予個人以數字方式訪問其疫苗接種記錄的能力。”同時,邁耶說,這項技術旨在讓人們“安全地回歸旅行、工作、學校和生活,并且保護他們的數據隱私”。
此前,The Commons Project開發了一種數字證書,能夠證明旅行者的新冠檢測結果為陰性,并已被三大航空公司采納。
不少國家要求旅行者出具疫苗或檢測證明
邁耶稱,隨著病毒的持續蔓延,各國政府對這一疫苗憑證的興趣大幅提升。“許多國家要么完全關閉邊界,要么現在對所有國際旅行提出強制性測試要求,這都是在過去三周內發生的。”邁耶說。
邁耶透露,VCI正在與幾個政府進行談判,預計各國的入境要求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發生變化,比如從強制要求陰性檢測結果到接受檢測或疫苗接種證明的“混合”選項。據《金融時報》報道,屆時每個國家都可以制定自己的規則,例如規定哪些疫苗的接種可以被接納。
美國第五大保險公司信諾(Cigna)的健康服務部門Evernorth的醫療解決方案總裁哈維(Joan Harvey)稱,她預計企業和大學可能會要求客戶、員工或學生提供疫苗接種證明。“我們為世界各地的數千家公司投保,顯然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興趣點。不僅他們能夠回歸全球旅行并開展工作,而且可以用證書的方式進行,由消費者掌握數據。”她補充道。
目前,英國要求國際旅行者從1月11日(周一)開始提供陰性的新冠檢測證明。政府表示,在拿到疫苗影響傳播的更完整的證據之前,不會對“疫苗護照”作出決定。不過,該國政府已經向兩家公司提供了資金,用于試點健康護照系統。具體來說,兩個地區的數千人將他們的疫苗信息上傳到一個應用程序中,然后國家衛生系統(NHS)或其他機構可以使用該應用程序來檢查患者記錄。
但已經有國家開始啟動“疫苗護照”或“免疫護照”的使用。
1月初,丹麥衛生部宣布,正在為丹麥旅行者制定“疫苗護照”,不久將為所有注射疫苗的丹麥公民提供,以作為進入某些要求疫苗接種的國家的憑證。塞浦路斯早在2020年12月就曾發出警告,到2021年3月,除了常規的入境要求外,海關部門將允許任何能出示已接種疫苗證明的人入境。在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甚至已經致信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敦促歐盟委員會推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證書,以方便歐盟內部的旅行。
2020年12月28日,西班牙衛生部長伊拉(Salvador Illa)表示,該國將建立一個登記冊,以顯示誰拒絕接種疫苗,該數據庫可在歐洲范圍內共享。冰島和匈牙利則正在使用“免疫護照”。例如,匈牙利允許能證明自己感染過新冠病毒、有了抗體的歐盟公民從2020年9月初開始自由入境。
推行新冠疫苗接種護照也有反對聲
盡管許多人對“疫苗護照”的想法表示歡迎,但也有一些人反對這一做法,比如有人認為這反而可能推遲世界旅行市場的重新開放。
據外媒報道,世界旅行與旅游理事會(WTTC)的旅游專家認為,要為全球大部分人口,尤其是欠發達國家或不同年齡段的人口接種疫苗,需要大量時間。WTTC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格瓦拉(Gloria Guevara)說,迄今為止,世界人口中只有極少數人接種了疫苗,因此她認為,那些沒有接種疫苗的人應獲準帶著新冠病毒檢測的陰性結果旅行,比如更為年輕的千禧一代。
引入“疫苗護照”也招致了一些不愿接種疫苗和關注數據隱私的人的懷疑。比如,在英國,根據民調機構YouGov在2020年11月發布的研究報告,有五分之一的人說他們不太可能接種疫苗。在數據隱私和權利方面,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貝杜斯基(Anna Beduschi)堅持認為,“疫苗護照”的要求將根據健康狀況將人們分成不同的類別,這會危及歐洲人的基本權利。
【來源: 第一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