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手機邊最親愛的你今天還好嗎?”
晚上睡覺前,伴著溫柔暖心的聲音,聽著獨特風趣的段子演繹,這是很多人在疲憊的一天過后最快樂的時刻。
沙雕的段子、喧鬧的哄睡、歡樂的雞湯,這些來源自喜馬拉雅最火的節目之一《段子來了》。從八年前開播到現在依然保持著更新,近千條的聲音,超80億次的播放量,這檔節目是無數粉絲每日的固定守候。
節目的主播名叫采采,兒時就懷揣主播夢的她。十年前,大學畢業的她想成為一名電臺主播,卻四處碰壁。十年后,她已成為喜馬拉雅當紅主播,人稱“喜馬段子女神”。
這近乎“翻天覆地”的轉變緣于和喜馬拉雅結緣:2013年,采采以主播身份入駐喜馬拉雅,當時喜馬拉雅剛在移動端布局發力,借助“互聯網+音頻”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采采從一名草根主播跟隨平臺逐漸成長為百萬粉絲主播,并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被聲音治愈的女孩”
翻開采采在喜馬拉雅站內主頁的簡介,最讓人觸動的有這樣八個字:世界愛你,我也愛你。
點開節目聽她的聲音,溫柔而幽默,充滿正能量,給人溫暖和平靜。這種氣場源于她的經歷。“我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被愛包裹和柔軟的人。只有在生活中受過磨難或不愉快的事情,才會用正能量去激勵自己。”
對于采采而言,最初和廣播結緣,也正是緣于聲音給予自己的溫暖和力量。采采在中學時因為一場大病不得不休學在家,病情嚴重時她甚至還有過輕生的念頭,是廣播給了她陪伴和希望。那段時間,她喜歡自己用復讀機錄節目,用磁帶錄好反復聽。身體好的時候,她又再回到學校上幾個月的課。
因此,“立志成為一名電臺主播”的夢從那時開始燃起。上大學時,只要有機會,采采便去做主持人鍛煉自己。但大學畢業后的求職之路卻并不順利,最初她跑遍大半個中國依然屢屢碰壁。
“連續幾個月的空窗期讓我有些迷茫,但我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采采說。從高二起,她就在中國播音主持網論壇擔任版主,所以當她看到網站論壇中湖北武穴電臺《長江之聲》發布的招聘信息時,她連夜趕去應聘,那是她第一次成為一名真正的電臺主播,至今她都很感謝當時電臺的吳總監給自己機會。
后來,采采又輾轉于寧夏吳忠電臺、家鄉西安未央區電臺,但因為傳統體制受限,采采作為非正編員工,工資甚至不夠日常開銷。她開始懷疑這份工作能否長遠,自己是不是做主播的那塊“料”。“夢想是普通人的奢侈品,有些夢能體驗一下就很好了。”在父母的安慰下,采采開始放棄主播夢,尋找其它可以養活自己和家人的工作。
采采的職業生涯和夢想的轉折發生在2013年,那時音頻平臺和網絡電臺快速崛起。當時在科技館做講解員的采采結識了不少同樣熱愛電臺的朋友,并一起做了個“枕邊瘋”的電臺。采采和朋友每人負責一個節目,并上傳到當時國內幾個音頻網站,但收效甚微,只有在喜馬拉雅播出后大受歡迎,于是他們就留在了喜馬拉雅。
采采沒想到,比“枕邊瘋”還要火的,是她留在喜馬拉雅平臺后代班主持的節目《段子來了》。本來主持情感類節目的她,因為《段子來了》當時的主播經常有事請假,請她代播,一來二去,她幽默溫柔地演繹段子的主持風格立馬受到了很多聽友的喜歡。
那時,喜馬拉雅移動客戶端剛上線不久,采采的《段子來了》因為內容優質且“接地氣”,很快引起了喜馬拉雅編輯的注意,采采也得以和平臺簽約,正式開啟了自己音頻主播的逆襲之旅。
“喜馬拉雅點燃了我的夢”
一支話筒,一個聲卡,是采采做主播的全部家當。和喜馬拉雅結緣的八年多的時間里,從2013年第一期節目上線至今,代表節目《段子來了》共推出近千期,總播放量已超82億,平均每期都能超1000萬播放。
采采說,取得的這些成績和自己這些年的快速成長,都和平臺的支持分不開。
“當初選擇喜馬拉雅,正是看中了喜馬成熟的PUGC生態服務體系,為我這樣的草根主播提供了從節目包裝、資金扶持到培訓服務等一系列支撐。”
簽約之后,喜馬拉雅在平臺上力薦采采的節目,隨著節目爆火,采采也被喜馬拉雅聽友奉為“女神”。不僅如此,通過喜馬拉雅,采采對接到不少廣告主,使自己的流量能快速變現。采采的收入也隨之大幅提升,這是幾年前生活拮據的她不敢想象的。
對喜馬拉雅而言,采采也是一路伴隨平臺完成從0到1的探索與成長,剛開始,除了作為喜馬拉雅主播,采采還兼任著公司的部分運營工作。白天,采采為公司的節目想運營方案,晚上回到家則打開喜馬拉雅錄節目。
身兼數職,難免進入創作瓶頸期。“喜馬拉雅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團隊里的同事們一直對我很照顧,還會跟我講節目的方向、提寶貴意見,給我信心和鼓勵。”采采說,最初的那段日子里,即使工作忙碌,但同事的關心和愛護是她與公司一起前進的最大動力。
成為音頻主播剛開始的兩年里,采采看到了喜馬拉雅的快速崛起、壯大成熟,也成了用戶大幅增長的受益者。
“是他們讓我更柔軟"
在喜馬拉雅做了八年多,《段子來了》依然保持著它的火爆,而對于內容有趣、熱度不減的秘密,采采表示最要感謝的是她的聽眾朋友。
采采節目的早期內容,多由自己花大量時間在微博和論壇上搜集笑點素材和時事熱點,現在很多的互動內容都是由粉絲提供,采采做采集編輯。“錄音其實很快,我平時最多的時間是在看留言”采采說。
開始的時候,粉絲常在評論中分享自己每天的壓力、迷茫或糟心事,采采會耐心一一回復鼓勵。后來,粉絲除了留言分享心情,投稿的也越來越多。采采就把這些來自聽友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引起了更多人的共鳴,也積累了大批的忠實粉絲。很多時候,采采會把錄好的音頻給群里的忠實粉絲先聽,讓他們幫自己找出問題然后修改。
有粉絲評價她的節目:“針對時事的談吐和笑話的選材都有內涵、不淺薄,配合鄰家小姐姐般的笑聲、自然的語調,比有些笑話主播或時事評論高的不知道哪里去了。”
在流量增長的同時,采采也收獲了更多的朋友,醉心于音頻內容傳播的她,已經將喜馬拉雅看成了一個可以實現價值、成就自我的創業平臺。在她的鼓舞下,很多粉絲后來也在喜馬拉雅上開設了自己的電臺,成為主播。
即使現在火了,留言多了,采采說她也會全部回復,一條不落。久而久之,由于彼此間的這種鼓勵和陪伴,很多粉絲還成為她現實中的朋友,互相關心。
最讓采采感動的一次,是她有次生病住院。“我的一位粉絲朋友知道我生病后要從大老遠跑來說要照顧我。”采采沒有讓這位朋友來,但她被感動哭了。
2015年,采采的女兒出生,喜馬拉雅的主播運營體系也日漸成熟,采采回到家鄉西安定居,并推出《采采的樹洞和樂話》《親子晚安故事》等更具情感和生活性的節目。
“做了媽媽之后內心更柔軟、更溫柔、更堅韌不拔了。現在不會像青春期那么叛逆了,不會輕易說因為什么而放棄生命,因為有了新的生命在支撐自己,所以非常熱愛這個家,熱愛自己的孩子。”
主播問答
問:如何保持《段子來了》語言類節目的熱度?
采采:最開始只是單純的笑話,后面會根據網上或生活中的熱點,以及及自己的一些思想變化進行創作。平時除了看熱搜,會跟家里的弟弟妹妹在一起聊天,看看年輕人每天都在關注什么。而且節目中還有一大半的內容都是粉絲投稿的,我在進步,采粉也在進步,只要隨時保持更新就好了。其實我覺得我的數據相對比較穩定了,主要還是源于多年的積累。
問:怎么看待喜馬拉雅這種音頻內容形式以及未來音頻行業的發展?
采采:我比較看好這一行業的發展。過去播客很小眾,現在聽的人越來越多,再如智能音箱這兩年發展也是十年前根本想不到的。我認為廣播或者音頻在未來仍是剛需,因為大家每天要工作,面對電腦的人越來越多,工作了一天后眼睛都很累,而音頻的出現可以大家放松眼睛去聽,所以我覺得是前途無量的,且不會局限在現有的場景中。
問:結合自己的職業經歷,有什么工作建議分享給粉絲朋友?
采采:能做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并且能靠這個工作來維持自己的生活,甚至去照顧和回報家人,這是我過去完全沒想到的,我覺得我能做到就很滿意了。我想和剛畢業找工作迷茫的同學們說,即便暫時迷茫也是很正常的,只要有夢想,朝著目標踏踏實實走就好了,遇到新的機會要敢于嘗試,不要懷疑自己,加油,相信自己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