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的開年似乎并不那么美好,防疫再次成為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之外的另一個主題。不過,相比2020,今年的我們多了一些從容。
對于抗疫,整個移動出行行業的體會尤為深刻。這讓出行行業在2020年更深入踐行民生本質,同時也進一步提速了傳統出行業態的數字化進程。而在嘀嗒出行創始人、CEO宋中杰看來,無論是全面抗疫,還是助力經濟復蘇,出行平臺都充分展現出在數字智能科技方面的巨大創新潛力,以及“科技向善”的力量。
2020年,整個移動出行行業進一步去泡沫化。回歸出行的商業本質。尋求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探索自我造血能力逐漸成為主流。而從未來幾年來看,戰略是否清晰務實,是否能從國家、城市和社會發展的高度,從整個交通行業痛點出發,從創造社會價值出發,將成為出行平臺能否實現長期增長的關鍵。
在宋中杰看來,道路和車輛的矛盾,以及出行潮汐現象,是整個出行行業面臨的兩個根本性問題和挑戰,也是當前城市交通面臨的兩大痛點。而出行平臺唯有以解決這兩大問題為出發點,方能推動城市出行以及平臺自身可持續發展。
根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布最新統計數據:2020年全國汽車保有量達到2.81億輛。如果按照14億人計算,相當于約每5個人就擁有一輛汽車。
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有70座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有31城汽車保有量超200萬輛,13座城市超過300萬輛。這意味著,各大城市愈發龐大的“車庫”進一步放大了車輛與道路的矛盾,帶來了交通擁堵等難題。
有統計數據顯示,在一線城市上下班通勤的時間段,有將近一半是擁堵停滯不動的,擁堵時長將近40分鐘。另一方面,F&S報告顯示,目前國內私家車平均有2/3的座位處于空置狀態,這意味著大量閑置運力尚未得到利用。
“這些數字表明,大部分城市的道路已經達到或接近了運載極限。通過持續地增加供給去滿足更多需求,顯然是不可持續的。”宋中杰表示,這是固定式供給的商業出行無法解決的挑戰,需要與互助出行方式相結合,才能更好滿足出行需求。
展望未來,出行市場未來機遇非常廣闊。而機遇源于痛點,源于那些尚未被滿足的需求和期待。
從用戶端來看,便捷、效率、體驗在過去幾年已經大大提升,但早晚高峰期打車依然不易,偏遠地段應答率相對更低,機場火車站打車依然要排長隊。盡管出租車服務體驗已經升級很多,但全國范圍內服務水平依然參差不齊,尤其是揚招出租車的體驗和服務相較網約車而言,依然有較大提升空間。
另外,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都越來越高,有沒有更好的途徑去緩解擁堵,提升通勤效率,同時讓出行更加集約化?如何在控制甚至減少車輛總量前提下,去滿足更多出行需求?
從行業端來看,如今出租車空駛率、空置率平均依然有30-40%,但在很多時間地點,出租車又依然供不應求,那么如何對運力進行更智能地調度,從而提升每輛車的運營效率,并讓司機增加收入?此外,各地出租車數字化管理體系流程亟待現代化和規范化、出租車公司運營管理也需要更加市場化和開放的思維,和更高效智能的管理工具。
另一方面,順風車市場發展依然處于初級階段,參與的車主和乘客依然只占所有出行總量中很小的一部分,其降堵減排,節能環保的社會價值,還有待通過更多人的參與才能實現。由此才能進一步提升匹配效率,從而進一步提升順風車應答率。
宋中杰表示,嘀嗒出行將堅持“不增加額外車輛前提下發揮更大運輸效能”的戰略,用科技賦能和模式創新在出租車、順風車領域挖潛增效,以此來滿足更多出行需求,并實現 用戶、行業相關方、城市、環境、社會等多更多方面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