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主角。

而當“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時候,原先的主角則不可避免的被下一位新主角代替。
還記得雅虎輝煌的時代嗎?但今天,它只能像我們集市上牲口市場的牛馬,頭上插著象征出售的“草標”,等待買主的垂青。還記得微軟輝煌的時代嗎?但今天,它不得不免費推廣它的新操作系統,而在一些新業務上卻是屢戰屢退。
今天,蘋果,則像雅虎、微軟一樣,不再是智能手機時代的霸主。雖然它比雅虎幸運,它比微軟超前,但它依然要去適應一個不再是蘋果時代的新時代!在中國,在世界,都是如此。要知道,蘋果曾經在中國享受到無比尊崇的待遇。
一個不再是蘋果時代的新時代?是什么意思?
這幾天,有兩份蘋果在中國市場的數據出爐,時間段上具有延續性,我們從中能看出其中端倪。
第一份數據:IDC近日發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手機出貨量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某品牌市場占有率達到了16.20%,出貨量1660萬臺,位居第一;蘋果iPhone,出貨量1310萬臺,市場占有率12.80%,排名第四,較上年同期下降19.1%。
第二份數據:據彭博社報道,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中國市場5月份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中,蘋果iPhone的份額為10.8%,較上年同期下滑12%。華為、Vivo、Oppo、小米四家中國品牌占據市場份額前四位,總份額達到了53%。
從上面兩份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在中國市場銷量上,蘋果的市場份額逐漸滑落:從第一季度的12.80%,到5月份的10.8%。
中國,是蘋果最重要的市場,而蘋果的地位與受重視程度,在中國市場尤為突出。一旦在中國市場不再有往日的風采,那在其他地方呢?
當然,這里面可能有這樣的因素:iPhone還未到換代季,消費者正在期待iPhone 7。
既然說到了iPhone 7,那我們不妨再提一下iPhone 7這個被我們嚼的稀巴爛的“老梗”。
第一,從代工廠的反應看市場的興趣。
據說iPhone 7是要在今年9月份同消費者見面的,不管如何,上市時間在秋季應該差不多。但國內媒體援引美國財經媒體The Street報道稱,“美國Pacific Crest證券公司在最近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來自供應鏈的跡象’表明,2016年下半年,蘋果委托代工廠生產的新手機規模為7200萬部到7600萬部,和去年下半年生產的iPhone 6s相比,減少了15%到20%。”
產量的削減,說明什么?市場興趣不足,蘋果自身的自信心也不夠。
第二,看看iPhone 7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新東西。
根據之前媒體爆料,iPhone 7可能會有三個大變化:一個是高配版本的雙攝像頭,一個是有可能取消傳統的耳機圓孔,一個是蘋果手機可能支持無線充電。
這些東西,真的新穎嗎?
即便說蘋果最重視的可能是明年的iPhone 8,可iPhone 8又能帶來什么新東西呢?
從上面這兩點,我們能看出,蘋果的市場吸引力和產品創新能力已經不斷減弱。
而更為具有諷刺性的是,之前在潮流上對蘋果“唯馬首是瞻”的中國手機廠商,開始對蘋果說“不”了。一家不入流的中國手機企業,在中國起訴蘋果,稱蘋果侵權。這在之前,幾乎難以想象。雖然最終結果尚不得而知,卻無疑將蘋果從神壇上往下踢了一腳。
而另一家中國廠商華為,最近雖然在照片上鬧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笑話,但卻屢屢發起專利訴訟。先是對巨無霸三星提起專利訴訟,接著又向美國第四大運營商T-Mobile提起專利訴訟,儼然成為了專利戰的主角。
之后,這樣的例子或許會越來越多。而之前,在這樣的場合中,中國廠商往往是站在被告席的。
蘋果,顯然不得不開始面對一個不再是蘋果時代的新時代!
當然,我們不否認蘋果的產品使用感受以及生態系統可能還領先著在影響力上不斷強勢的中國手機廠商;我們還不能忽視一個問題,蘋果的利潤率目前還高不可攀。但是,我們更無法否認的是,中國智能手機正在崛起,并且日發成熟。盡管華為單反照片事件還凸顯出國產品牌的某些痼疾,但經過摔跟頭,應該會不斷進步。
蘋果,需要適應一個不再是蘋果時代的新智能手機時代!因為,這個時代的主角可能不再是蘋果。而主角,可能是群雄并起的中國品牌。除非,蘋果能再一次顛覆智能手機這個概念,我希望看到這樣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