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運營研究社(ID:U_quan),作者:仵靜文 楊雪,授權轉載發布。
昨天,我發現有個叫“合成大西瓜”的東西,空降熱搜前三:
一開始,我還以為是最近的“大瓜”合集,畢竟最近的娛樂圈大家都懂的……
興致勃勃的我點開這條熱搜一看,發現……居然是一個魔性小游戲?
所以,這個「合成大西瓜」到底是啥?
簡單來說,它就是一個“水果版”2048 :
屏幕最上方隨機出現不同水果,玩家可以選擇一個位置將這個水果扔下去;相同的水果相互碰撞會變成一個更大的水果,而最大的水果就是“大西瓜”了。
如果屏幕被裝滿,游戲就結束了。
雖然看著賊簡單,但是它火爆的程度你根本想象不到……
p.s 在運營研究社后臺回復【大西瓜】,即可獲得小游戲鏈接~
01
「合成大西瓜」到底有多火?
除了開頭提到的上熱搜,這個游戲還刷爆了微博、朋友圈和豆瓣小組。
感受下這個話題的微博討論度:周末短短兩天的時間,微博話題閱讀數直逼7億,討論17w+。
甚至服務器一度被擠爆,很多人都打不開游戲頁面了,卡在了99% 的進度條上。還有人等待十分鐘都進不去(心疼這位小伙伴一秒)。
不少網友調侃,之所以執著等待,就為了點進去看游戲長啥樣。
不少人一把又一把,就這么玩到了天亮。
有的人熬夜打投做數據,
有的人6點不睡合成大西瓜,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連編輯部都不能免俗,在群里瘋狂秀起了自己合成的“大西瓜”:
根據官方統計,游戲玩家逼近千萬大關,還沒算上其他渠道的玩家數量,堪稱全民都在忙著“合成大西瓜”。
隨著游戲的一夜火爆,網上各種梗和表情包頻出:
吃著明星的瓜,玩著“合成大西瓜”,成年人的快樂,就是這么樸實無華。
冬天合成一個大西瓜,來年就有整片瓜田。
有人玩了一兩把,就“真香”、“上頭”。
有人快被水果的算法搞瘋了。
有人邊玩邊唱起了歌。
還有人玩得開始懷疑人生。
我們還發現,豆瓣er 不僅吃瓜第一線,玩游戲也不忘建組討論?!拔覀兌紣酆铣纱笪鞴稀毙〗M剛成立3天,吸引了超過7500+ 成員,積極分享玩游戲的竅門(學到了)。
02
就這,為啥能火?
所以,這個游戲到底是咋火起來的呢?
一開始,我們懷疑它的背后有推手,于是我們從這個小游戲,順藤摸瓜的找到了它背后的公司「北京米兜科技有限公司」:
再查,發現這個平臺有280+ 個小游戲,全部指向的是一家名為“微傘游戲”的網站:
「合成大西瓜」就是這個網站旗下的一款小游戲之一:
按照這個平臺更新的頻率(每周一款新游戲),它也只是按照常規的發布節奏進行的。
可以說,這款游戲完全是靠著讓用戶產生「行為上癮」后,自發傳播火起來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
心理學專家 Adam Alter 曾經列舉過6項可以造成「行為上癮」的要素,其中一項是「無法抵擋且無法預知的積極反饋」,這個要素在這款小游戲里體現的淋漓盡致:
1)玩起來“很爽”
首先,這個游戲本身設計了讓用戶感覺“很爽”的反饋。比如,游戲里的水果放置、合成、破裂都有獨特的音效。
這些連續不斷的積極反饋,很容易讓人大腦里的多巴胺激增,讓人對它「無法抵擋」起來,就想一直玩下去。
2)自由度高
其次,很難預估水果每次合成、滾動后的走位,所以讓它變得「無法預知」起來。
不僅出現一系列“令人智熄”的后果,讓人上癮的同時,還很適合玩梗:
同時,高自由度也會促使大家自發挖掘各種攻略:
旋轉屏幕可以讓水果們自發滾動起來;
ipad 是「物理外掛」,用分屏功能可以讓游戲區域多出一大截……
ipad 分屏后的游戲
3)分享動力足
再次,這個游戲的參與和分享的門檻都很低:
打開就能玩,內容屬于“是人都會玩”級別的;分享也特別簡單,只需要點個轉發就行。
這也直接導致了它特別適合分享給朋友,作為「社交貨幣」進行討論,和朋友的親密度 +1+1。
而且,這個游戲很容易讓用戶產生攀比心。
比如,朋友都在吐槽很難合成大西瓜,但是我卻合成了,肯定會想發出來小小的“顯擺”一下。
「有梗+有攻略+可攀比」三者結合,用戶自發做「社交分享」的動力簡直不要太足……
4)名字“蹭熱點”
最后,不得不說,「合成大西瓜」的發布時間真的很絕,剛好趕上“大瓜頻出”的時間。
這個“特殊”的名字,給它吸引了很多自來水用戶——尤其是平時對“瓜”字很敏感的,比如以鵝組為首的豆瓣一眾「吃瓜小組」,在火起來之前就發現了這款吃瓜游戲:
還有我這種一頭霧水的吃瓜群眾,也免不了被熱搜上的文字迷惑,點進來想吃瓜結果吃了個安利……
03
結語
玩起來爽、自由度高、分享動力足、名字“蹭熱點”,共同造成了這次的「合成大西瓜」的意外爆紅。
雖然游戲真的很魔性很好玩,但是在最后,我還是想吐槽一下這個植入廣告:
所以,最后還是提醒一下各位(可能存在的 lsp 們),玩游戲歸玩游戲,可別被我們早就扒過的灰產(點擊這里查看)給騙了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