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10月29日,美國商務部發(fā)布公告稱“將福建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加入實體清單”,對福建晉華采取限制出口措施。美國商務部稱,“福建晉華即將完成DRAM的量產,該技術可能源自美國,且將威脅到為美國軍方提供此類芯片的供應商的生存。”
“當外國公司從事違背我國國家安全利益的活動時,我們將采取強有力的行動,保護我們的國家安全。將福建晉華列入實體名單將限制其威脅我們軍事系統(tǒng)基本組成部分供應鏈的能力。”美國商務部長在上述禁令中如是表示。
第一財經記者聯系福建晉華方面,但截止發(fā)稿前對方并未對事態(tài)給出回應。根據官網顯示,福建省晉華是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晉江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資設立的先進集成電路生產企業(yè),此前晉華集成電路已納入中國“十三五”集成電路重大生產力布局規(guī)劃。根據此前規(guī)劃,福建晉華于2018年9月投產,月產能為6萬片。
有業(yè)界人士對記者表示,該事件是此前“聯美案”專利糾紛的升級。
圖片來源:招商電子
去年年底,美光根據“保護營業(yè)秘密法”,以及“反勒索及受賄組織法”,在加州北部聯邦法庭提起民事訴訟申請,狀告臺灣地區(qū)的代工廠聯華電子(UMC)和福建晉華盜竊其商業(yè)機密等不當行為。美光公司發(fā)言人稱“美光積極保護其全球智財權,并將利用所有可用的法律武器來解決一切盜用行為。”
同為專注于存儲器產業(yè)的公司,美光為國際大鱷,并與三星和SK海力士分享著全球90%以上的DRAM芯片蛋糕,而晉華則為存儲器產業(yè)中的新貴,與長江存儲、長鑫被稱為中國存儲產業(yè)的三駕馬車。從體量上來說,晉華遠不是美光的對手,但在分析人士看來,包括晉華在內的中國存儲新勢力的崛起所帶來的潛在威脅,這也許才是美光所無法忽視的。
作為渴望在半導體產業(yè)實現自主突破的中國來說,近幾年存儲器產業(yè)成為了重要的突破口,尤其是在全球DRAM芯片九成份額都掌握在韓美兩國的大背景下。
2016年5月,臺灣地區(qū)聯華電子公布與福建晉華的合作協(xié)議,受其委托開發(fā)DRAM技術,由晉華支付技術報酬金,開發(fā)出的DRAM技術成果,將由雙方共同擁有,而晉華則將在晉江12吋晶圓廠生產DRAM產品。同時,隨著目前國內三大存儲器廠商陸續(xù)進入設備安裝階段,市場的變動也在“挑戰(zhàn)”著巨頭們的神經。
半導體調研機構IC Insights總裁兼執(zhí)行長Bill McClean此前在一場采訪中表示:“我不知道要如何在不碰觸三星、海力士和美光所擁有的專利下生產記憶體片。”
根據McClean的說法,三星、海力士和美光在專利侵權方面傾向于相互之間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理論上,由于它們都擁有如此龐大的專利庫,所以彼此之間的專利爭奪戰(zhàn)是沒有任何意義的。McClean說:“但是,如果一家新公司進入市場,他們將不會給予這樣的優(yōu)待。”對于三星和海力士來說尤其如此,因為南韓政府認為這兩家公司的技術是國有資產。
招商電子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由于DRAM先進制程研發(fā)對人才有著迫切需求,所以有較多美光集團旗下華亞科、瑞晶的員工跳槽至聯電,這也觸碰到美光的敏感神經。
“相關美國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如泛林半導體,應用材料等已停止技術支持,并切斷了全部的電話、郵件交流。除設備之外,晉華的軟件系統(tǒng)也采用了較多美國供應商,如MES采購了美國IBM的產品,目前IBM也切斷了和晉華的一切聯系。”對于此次禁令的影響,招商電子表示,目前晉華正處于裝機驗機的關鍵階段,有部分機臺已經進入工藝驗證環(huán)節(jié),但受禁運影響,相關訂單將延遲至和解之后才會陸續(xù)落地。
“具體到國內供應商方面,目前已有6家中國設備供應商中標,其中中微半導體處已采購了七臺刻蝕機;而北方華創(chuàng)處采購了兩臺石英清洗機。其他公司,如盛美半導體,H3C,協(xié)昆等廠商也分別中標了一些設備。”招商電子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至純科技,精測電子,長川科技目前尚未和晉華產生業(yè)務合作。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