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微果醬(ID:wjam123456),作者: Ceci,授權轉載發布。
昨天一早,不少運營者向微果醬爆料稱,公眾號后臺收到了《關于公眾賬號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發布需要資質的提醒》通知。
短短一則通知卻宛如平地一聲雷,它到底意味著什么,又有哪些公眾號將會受到影響?果醬妹馬上來跟大家一起一探究竟。
01
這些公眾號危險了?
經果醬妹調查發現,目前收到該通知的公眾號涉及各個類型:地方號、政策解讀、社會熱點點評、傳統文化、情感號......從所屬同個主體公司到從屬N個主體公司的都有。
所以綜合來看,這是一次面向全平臺的內容整頓。
首先,我們來劃一下此篇通知的重點:
公眾賬號向社會公眾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應當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等相關媒體資質。如你的賬號后續計劃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請盡快資質材料整理并通過平臺完成資質申報。
通俗點說就是,要是想推送新聞采編類的內容,公眾號就必須擁有相關的資質證明,并且上交到官方進行申報,否則可能會違規。
微果醬據此咨詢微信官方得到回應稱:
除非是公眾號本身是媒體或者有新聞信息許可證等證明,否則收到該通知后不及時提交新聞采編資質證明,或者說沒有,后續建議不要發新聞采編的文章了。
從微信的通知來看,這次并不是一刀切,平臺方給出的解決方法是不建議發。但是運營者如果選擇繼續發布相關內容的話,就要做好承擔后果的心理準備,譬如被刪文、封號等。
這時候可能會有運營者產生疑惑,“互聯網信息服務”具體指什么內容?我們要怎么判斷哪些文章該不該發?
據微信這次通知依據的2017年發布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來看,在該規定的第一章第二條,就明確了新聞信息主要包括:
有關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社會公共事務的報道、評論,以及有關社會突發事件的報道、評論。
再結合微信本次通知介紹:
如你的賬號不具備相關資質,建議不要采編發布、評論解讀整治、經濟、軍事、外交領域及重大突發事件等相關信息內容。
兩者的闡述高度一致,這么看來,缺乏新聞采編資質的時政號、軍事號、地域號將會是受本次整頓影響最大的公眾號。
時政號、軍事號內容的垂直性就不用多作解釋了,但對于大部分的地域號來說,發布采編當地民生新聞、政策是他們賬號流量的重要來源,通知一旦施行,不少地域號可能就只能發吃喝玩樂信息度日了。
近年來,各地網信辦對于缺乏新聞資質進行采編的公眾號的整頓,一直沒有停過:
? 2020年10月,公眾號“共*兒”、“河南*聯”、“河*招生考試信息網”因未經許可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關聯冒用官方機構名稱標識、發布虛假信息等違規行為被永封;
? 2020年3月,公眾號“大美呂梁”“看呂梁”因未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違規轉載時政新聞信息、內容審核把關不嚴等行為被屬地網信辦被約談并被要求暫停更新;
? 2017年11月,公眾號“包頭微電影”“包頭青年”“自由發”“0472”不具備新聞報道資質,擅自采集、編發、轉載未經核實的新聞,分別被永封和禁言半個月。
對于這次微信的通知,果醬妹采訪的不少運營者都表示看完后一臉懵,想要尋求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的方法。
但也有運營者認為,普通公眾號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或許會因此調整內容方向。
因此果醬妹了解到,申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法人;
2、主要負責人、總編輯是中國公民;
3、有與服務相適應的專職新聞編輯人員、內容審核人員和技術保障人員;
4、有健全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制度;
5、有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可控的技術保障措施;
6、有與服務相適應的場所、設施和資金。
申請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布服務許可的,應當是新聞單位(含其控股的單位)或新聞宣傳部門主管的單位。
任何組織不得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和外資經營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
公眾號:網信中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事項服務指南
而在申請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布服務許可的過程中除了需要提交能證明上述條件的材料,同時還需提交該單位或其控股方為新聞單位的證明,或其主管單位為新聞宣傳部門的證明及該主管單位的意見。
▼當申請主體為其他單位(非中央/地方新聞單位)的流程
整個申請流程復雜且門檻高掛,如此看來,普通公眾號申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確實是不可能的。
02
公眾號進入規范化階段
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有點眼熟?沒錯,這和果醬妹周一解讀的網信辦新規里面的“嚴查非法采編新聞信息服務”對應上了。
微信本次通知里引用的規定,就是網信辦1月22日發布的新規,第一章第五條中的內容: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臺提供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應當取得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相關資質。
公眾號:網信中國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從網信辦下令,到公眾號執行,僅僅五天的時間。看來這份自媒體“史上最嚴”新規等不到下個月就會陸續在各大內容平臺貫徹落實了。
正如果醬妹在此前的文章中提到,網信辦該項規定是想要規范新聞采編權,尤其在疫情期間,相關信息具有敏感性和不確定性,隨意發布容易導致謠言的滋生,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現在的采編門檻限制一來可以讓用戶快速準確獲得官方消息,二來也可以有效減少謠言的產生和傳播。
微信本次通知也是如此,除了履行網信辦新規,歸根到底就是為了凈化公眾號的內容環境,減少不實信息的誕生和傳播。推動公眾號逐步走向下一個更加規范有序的階段。
你運營的公眾號收到通知了嗎?接下來打算如何應對?歡迎留言告訴果醬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