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億邦動力
如果順利的話,快手會在本周上市。但會順利嗎?
作者丨老 Y
編輯 | 二爺
如果順利的話,快手會在本周上市。
但會順利嗎?
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一紙公文,似乎向快手發難。
如此 " 節骨眼 " 的時間點,遭遇版權爭端,快手如何招架?
根據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的公告,其對快手未經允許的使用的錄音制品數量 1.55 億個,涉嫌侵權的主要內容是短視頻的背景音樂。涉嫌侵權短視頻數量多達 1 萬部。
該協會已經通過 "12426 版權監測中心 " 進行監測,并向快手發出要求,刪除侵權視頻,停止侵權行為,自查歌曲版權。
另有媒體稱, 蘋果商店官方已要求快手盡快與音集協解決版權問題,否則 App 將會被下架。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是經國家版權局正式批準成立,在民政部注冊登記的中國唯一的音像集體管理組織,依法對音像節目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實施集體管理。
快手正處于 IPO 的關鍵階段。此舉是否有針對性?其公告是否具有法律效應?快手是否會按照對方要求處理?
按圖索驥,能看出兩者淵源頗深。
實際上,據相關媒體報道,自 2019 年 9 月開始,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就與快手反復溝通要求停止侵權,對權利人進行賠償及建立版權合作。隨后該協會起訴了快手。
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方面指出,經第三方檢測機構上海音樂版權服務平臺對部分作品 ( 63688 首 ) 在快手 APP 上進行的版權監測顯示:截至 2020 年 11 月 6 日,快手涉嫌侵權使用上述作品作為背景音樂的視頻數量高達 8265 萬個,總播放量達到 2.98 億次以上。如許嵩演唱的《有何不可》有約 90 萬個視頻涉嫌侵權使用,王豆豆演唱的《小甜心》有約 450 萬個視頻涉嫌侵權使用,徐環、洛天依演唱的《1234567》有約 131 萬個視頻涉嫌侵權使用。
針對上述侵權行為,自 2019 年 9 月開始音集協曾與快手反復溝通要求停止侵權、對權利人進行賠償及建立版權合作。音集協認為,快手反饋遲緩、拖延,不愿積極解決版權問題。對此,音集協起訴快手侵權案已于 10 月 12 日在北京互聯網法院立案,此案于 2020 年 11 月 9 日開庭審理,音集協要求快手停止侵權,并賠償人民幣共計 13 萬元。
此案至今尚未有結論。
此外,業界對于該協會的行業權威性難以判定。某個中小短視頻平臺高管表示,沒聽過這個協會。
據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介紹,其持有的著作權主要通過會員授權,即通過實行會員制,與會員單位和個人簽訂音像著作權合同,從而獲取音像著作的管理權利。比如諸多音樂電視作品在中國大陸地區著作權使用費的收取、復制權、放映權訴訟維權等權利。
此前,西安一家 KTV 因未經依法授權,使用《分手快樂》、《可惜不是你》、《寧夏》、《你知道我在等你嗎》、《最浪漫的事》等 313 首音樂,敗訴于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并賠償 9100 元。
快手離 " 短視頻第一股 " 僅有一步之遙。
其在港交所發布全球發售的正式通告顯示,快手計劃 2 月 5 日于香港聯交所主板開售,將全球發售 3.65 億股,其中香港發售 913.05 萬股,國際發售 3.56 億股,每股最高發售價為 115 港元,股份代碼 1024。
以此計算,快手對應股份市值在 4314 億港元 -4724 億港元之間(556 億美元 -609 億美元),加上超額配售股權估值最高可達 4813 億港元(617 億美元)。
數據顯示,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的前 9 個月,快手平均日活為 2.62 億、平均月活為 4.83 億。平均月活躍用戶中有 26% 的用戶參與了平臺的短視頻制作,超 2000 萬人獲得收入。
短視頻平臺有效的通過技術手段打破視頻內容制作的門檻,低成本、可復制、易操作,諸多眾創的背后,則有可能暴露更多的版權風險。
例如在短視頻平臺,用戶可自行選擇一些平臺提供的音樂作為背景。這些音樂往往是膾炙人口的 " 洗腦神曲 ",也有部分是知名的音樂著作。這些作品經過剪輯、加工后,伴隨短視頻的傳播后,迅速擴大。
中國正在加大知識產權保護。隨著監管趨嚴及用戶違規將使得平臺承擔更多責任,個人信息、內容著作權將得到進一步重視。
中國裁判文書網信息顯示,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涉及到的司法案件多達 244 個,涉及侵權行為的為 51 個,著作權的 20 個。
截至 2021 年 1 月,快手累計清理違規短視頻 134771 條,累計處置違規直播間 121162 個,累計關閉賬號直播權限 6313 個,累計處置有效視頻類舉報 100717 條,累計處置有效直播類舉報 31494 個,累計封禁用戶 294571 人,黑產賬號 17037 個
這類問題不僅僅是快手獨有。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0 月累計監測到 3009.52 萬條侵權短視頻。其中,獨家原創作者被侵權率高達 92.9%。
相關法律人士指出,短視頻侵權的形式主要包括直接搬運、音樂侵權、二次剪輯創作、字體侵權、網絡主播帶貨侵權等,侵權形式多種多樣。侵權范圍廣,而侵權線索定位難、訴訟周期長、維權成本高,這些都給原創保護帶來了更多挑戰。
去年 11 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修訂的《著作權法》將于 2021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新修訂的著作權法將 "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 的表述修改為 " 視聽作品 "。這意味著網絡短視頻等新類型作品被明確列入《著作權法》保護范圍。
與國內相比,海外對版權的保護更加嚴格,國外短視頻產業已經進入版權時代,短視頻原創內容有成熟的版權保護機制。以 Facebook 為例,其系統會對上傳的每一個視頻進行審核,只要重合度達到 4% 以上,就會被判定為侵權。
截止發稿時,快手尚未對此予以回應。
這僅僅是個插曲,還是一次關于短視頻時代版權爭端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