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距離 9 月份的秋季 iPhone 發(fā)布會才過去一個多月,盡管每年大眾更多的關注點會放在新款 iPhone 上。但昨晚發(fā)布的蘋果新品絕對比今年的 iPhone XS 更讓人有驚喜感。
當幾乎所有人已經(jīng)適應了蘋果 " 擠牙膏 " 一般的產(chǎn)品更新節(jié)奏,一個多小時的發(fā)布會時間內(nèi),蘋果更新了多年沒有大變動的 MacBook Air,Mac mini,還有設計和性能大幅提升的新款 iPad Pro 系列(包括鍵盤和 Apple Pencil),這應該是近兩年最讓人過癮的一場數(shù)碼發(fā)布會了。
先不細節(jié)聊產(chǎn)品,畫幾個重點:
1. 當新 iPad Pro 用上 " 全面屏 ",iPad 系列也開始像 iPhone 一樣,甩掉 Home 鍵,開啟一個蘋果觸控硬件的新時代。
2. MacBook Air 告別了 " 大顆粒 ",用上了 Ritina 視網(wǎng)膜屏,喬布斯給 MacBook Air 賦予的楔形經(jīng)典外觀也得到了新時代硬件配置下的完美延續(xù)。
3. 許久不更新的 Mac mini 也在更新性能后重出江湖了。
4. 沒有你們所期待的 AirPods 2。
新 MacBook Air:喬布斯靈魂的延續(xù),幾乎完美的輕薄本
蘋果并不是做輕薄筆記本的第一家廠商,2008 年的 MacWorld 上當喬布斯說蘋果即將推出一款叫做 MacBook Air 的輕薄本時,現(xiàn)場并沒有太多掌聲而歡呼。所有人都靜靜地看著喬布斯說別人家的設備有多厚,自己家的產(chǎn)品有多薄,直到喬布斯從一個紙質(zhì)文件袋中拿出 MacBook Air,全場沸騰。
MacBook Air 的設計非常前衛(wèi),前衛(wèi)到即使過了 7 年,今天再去看 MacBook Air 的外觀也不算落后。但盡管時不時就更新下最基礎的性能配置,MacBook Air 沒用上高分辨率的視網(wǎng)膜屏幕這件事情,確實勸退了很多新用戶。
昨晚發(fā)布的 MacBook Air,完全可以說是繼承了喬布斯時代 MacBook Air 設計的靈魂,同時補齊了之前 MacBook Air 幾乎存在的所有短板。甚至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如果你想要選擇一臺蘋果筆記本電腦,且如果對性能要求不是特別高的話,MacBook Air 對于普通用戶的日常生活和辦公而言,可以算是一臺完美的新設備。
首先,新款 MacBook Air 把機身做的更小,更輕薄。雖然屏幕尺寸還是 13.3 英寸,但是因為屏幕邊框的整體縮小,所以機身尺寸對比老款小了不少,體積縮小了 17%,機身厚度也減少了 10%,減少到了 15.6mm。機身重量降到了 1.25 千克。
新 MacBook Air 對比老款有這么幾個比較大的提升點:
加入 Retina 屏幕,分辨率 2560 x 1600 ( 227 ppi ) ,但對比老款 MacBook Air 500 尼特的最高屏幕亮度,新款 MacBook Air 僅能提供 300 尼特的最高亮度(MacBook Pro 最高亮度是 500 尼特)。另外,雖然新款 MacBook 色彩對比老款提升了 48%,但是不支持和 MacBook Pro 一樣的 P3 色域。也就是說,新款 MacBook Air 雖然提供了視網(wǎng)膜屏,但和 MacBook Pro 還是有亮度和色域上面的差距。
2. 支持 Touch ID,語音喚醒 Siri,以及更換了帶壓感功能的 Force Touch 觸摸板,還加入了雙揚聲器,這些適合 MacBook Pro 幾乎完全一樣的。但有一個讓人略微擔心的點是,新款 MacBook Air 鍵盤換成了第三代蝶式鍵盤,如果你用過 MacBook Pro,估計能適應,如果新 MacBook Air 是你的第一款 MacBook,或者是你要從老款換機,肯定是要適應一下。
3. 接口變成了 2 個 Type-C 和一個 3.5 mm 耳機接口,蘋果在同一自己筆記本產(chǎn)品線的接口,如果你傳統(tǒng) USB 設備比較多,要給自己準備轉接頭了。
4. 由于 MacBook Air 性能低于 MacBook Pro,且屏幕最高亮度要低一些,所以新款 MacBook Air 的電池續(xù)航能力比現(xiàn)款 MacBook Pro 13 還要強,網(wǎng)頁瀏覽多倆小時,iTunes 影片播放多 3 小時。(蘋果官方數(shù)據(jù),體驗時能直觀感受出差距)
有趣的是,蘋果在發(fā)布了新款 MacBook Air 后,在官網(wǎng)上調(diào)整了 MacBook 產(chǎn)品線的順序,12 寸的 MacBook 降到了最低一個級別,而全新的 MacBook Air 則更加貼近 MacBook Pro 的定位。畢竟在目前看來,國行版本 9499 元的起售價,確實補足了 MacBook Pro 沒有萬元以下產(chǎn)品的定位。
但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上,現(xiàn)在新款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的定價上還是有一些交叉的區(qū)間,甚至是和更為輕薄但性能一般的 12 寸 MacBook 完全重疊了定價。普通用戶在選擇時候還是會遇到選擇困難癥的情況,該怎么選這里先不細說,之后找個時間再寫篇文章。
結束這一部分之前還是要感慨下,MacBook Air 沒被砍掉,并且繼承了之前的設計語言,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了,值得購買。
新 Mac mini:消失多年,怎么又開始更新了?
重頭戲還在后面,這部分簡單說一下。
Mac mini 4 年沒更新了,原本是一個價格最低的蘋果原裝 macOS 終端,普通家庭用來當輕巧的臺式機挺好。新 Mac mini 設計上沒有太多更新,主要更新的還是硬性硬件。
英特爾第 8 代 4 核心處理器,另外還有 6 核心的英特爾酷睿 i7 版本可選,最高 64GB 2666MHz DDR4 內(nèi)存以及最高 2TB SSD 存儲空間可選。按照蘋果的說法,CPU 性能提升了 5 倍(畢竟之前 4 年都沒動靜),風扇和通風口也變大了,有利于散熱。
為了跟上時代 ,蘋果也調(diào)整了下接口,給 Mac mini 裝了 4 個 USB-C 接口、2 個 普通 USB A 口,一個 3.5mm 耳機孔,還有網(wǎng)線接口。(真良心)
國行售價 6499 起,雖然比之前售價漲了不少,家庭用戶用還是挺合適的選擇。
新 iPad Pro:全面屏,iPad 的新生和舊病
新款 iPad Pro 才是今天發(fā)布會的重點。
如果你一直對蘋果保持關注就會發(fā)現(xiàn),盡管 iPad 幾乎可以算得上是在普通用戶的使用習慣中,更換頻率最低的 iOS 設備,但最近幾年蘋果一直在非常積極的調(diào)整自己的 iPad 戰(zhàn)略。
原因很簡單,平板電腦在全球市場銷量大幅下滑后,幾乎只有 iPad 一個幸存者,且這個幸存者每年還在為蘋果貢獻相當多的利潤,所以要想把這部分財富守住,蘋果必須要讓 iPad 有所作為。
方向也很明了了:向 iPhone X 學習,向全面屏發(fā)展。進一步凸顯自己的生產(chǎn)力。
全新的 iPad Pro 和之前曝光的幾乎完全一致:全面屏,兼容橫豎識別的 FaceID 面部識別,全新的設計,更強的性能,USB-C 接口,以及為全新設計而特殊調(diào)整的全新鍵盤和 Apple Pencil。
這是 iPad 一個全新時代的開端。
如果說全面屏的設計對于體驗來講主要是觀感方面的提升,全新 iPad Pro 其它一些主要改變才會完全重新定義這款產(chǎn)品的整體體驗:
全新的機身設計,機身厚度從 6.9 mm 減少到了 5.9mm,如此大面積的平板有一毫米的厚度減少,再加上屏占比增大帶來的尺寸減少,在同樣 12.9 寸屏幕的基礎上,新款 iPad Pro 要比老款輕巧非常多。整體體積縮小了 25%。
2. 兼容支持橫向和縱向識別的全新 FaceID 日常用起來會很省心。
3. 接口換成 USB-C 后,帶來的是兼容性和連接生態(tài)的整體改變。如果說以前用 lightning 接口的 iPad Pro 還是個大號 iPhone,換了 USB-C 的 iPad Pro 則更加接近筆記本產(chǎn)品,你可以直接連接支持 USB-C 的屏幕來做投屏,也可以連接更多的外部設備,甚至能用新 iPad Pro 給 iPhone 充電。僅僅是接口的改變,新 iPad Pro 的實用性和生產(chǎn)力就提升了不少。
4. 蘋果為全新的 iPad Pro 設計了全新的鍵盤和 Apple Pencil,這一用戶對于老用戶來說并不算很友好,但畢竟 iPad 換機頻率沒有那么高,所以討好新用戶才會有比較高的優(yōu)先級。新款保護套是通過磁鐵與 iPad 背面吸附的,蘋果在新 iPad 的機身背面內(nèi)置了 102 塊磁鐵,保證保護套和 Apple Pencil 能夠將牢固吸在機身上,新 iPad 甚至可以在吸附 Apple Pencil 的同時,給 Apple Pencil 無線充電。這個設計實在是太優(yōu)雅了,也太實用了。必須點贊。
5. 比起設計上的改變,要想呈現(xiàn)出 iPad 的生產(chǎn)力,性能的提升是絕對必須的。A12X 芯片用的是 8 核心 CUP 和 7 核心 GPU,CPU 單核性能提升 35%,多核性能提升達 90%。圖形處理速度則是上一代的兩倍,第一代 iPad 的 1000 倍。對于修圖和剪輯視頻來說,更加實用。
6. 機身內(nèi)部結構做了改變,電池放在了兩邊,中間夾著主板,電池容量更大了。續(xù)航時間增加到了 10 小時。
絕對的史上最強 iPad,且沒有之一。
但新生之下,iPad 的舊病其實是依然存在的,一方面是 iPad Pro 在每一代大幅提升性能時,售價也會相應提升,與自家 MacBook 產(chǎn)品線的交叉就回更加嚴重,而另一方面的問題其實是 iPad Pro 這個系列誕生之初就存在的一個疑問:iPad 能當電腦用嗎?iOS 系統(tǒng)能提供生產(chǎn)力嗎?這其實不僅僅需要蘋果的努力,還需要用戶清楚意識到自己的需求點,以及開發(fā)者真的去配合全新的硬件,推出更適合大尺寸屏幕的 iOS app。
最后還有一點要補充的是,很多人看到新 iPad Pro 的邊框塑性換成了方正的造型,而非圓潤的造型再加金屬倒角,擔心會割手。但事實上,考慮到整個機身的厚度大幅減少了一毫米,到了 5.9mm,用原來的造型反而更容易顯得機身邊框過于尖銳,用比較方正的邊緣切割一方面是方便 Apple Pencil 的吸附,另外一方面還是保證了新 iPad Pro 相對溫和的手感。在鋁合金的材質(zhì)處理上,蘋果也會處理的更有 " 顆粒感 " 想必也是為了更好的手感。
為什么沒有 AirPods 2,去年的 AirPower 呢?
在發(fā)布會之前很多人都在期待 AirPods 的更新,期待 AirPods 2 能夠加入降噪功能。發(fā)布會中并沒有更新 AirPods,其實也算意料之中的事情,原因也很簡單:AirPods 依然是個近乎完美的無線耳機,且沒有同類別產(chǎn)品的競爭對手,在這樣的耳機尺寸下加入降噪功能在目前來看也不是很現(xiàn)實,或者說實現(xiàn)的效果也相對比較雞肋。
Sony 一直在嘗試給這樣的純無線耳塞加入降噪功能,但事實上產(chǎn)品力并不好,產(chǎn)品體積不好控制,降噪效果也不好。費力不討好。
所以對 AirPods 猶豫的,建議別等更新了,早買早享受。
至于去年發(fā)布的支持多個設備充電的無線充電板 AirPower,確實可能是技術層面遇到了不小的難點,亦或者雖然技術上也可以實現(xiàn),但是匹配目前的成本來看售價會非常高,畢竟也很難讓普通消費者一千多塊買個充電板,所以之后推出的可能性會更大。
蘋果還是想讓 iPad 當個電腦,做個 " 生產(chǎn)力工具 "
從 iPad Pro 誕生之初,既然被賦予了 "Pro" 這個名字,那顯然就和專業(yè)需求以及生產(chǎn)力是分不開的,蘋果也一直在管 iPad Pro 叫做電腦,當然,是要加限定詞 " 特殊的電腦 "。
顯然,目前 iPad Pro 是很難全面取代筆記本的,可用的場景其實也與用戶相關,這其實是可理解的,畢竟普通消費者理解的 " 生產(chǎn)力 ",不同專業(yè)需求的專業(yè)用戶理解的 " 生產(chǎn)力 ",羅永浩理解的 " 生產(chǎn)力 ",蘋果理解的 " 生產(chǎn)力 " 可能都是完全不同的。
但至少從 iPad Pro 現(xiàn)在的發(fā)展來看,對于日常基礎需求的工作,以及一些創(chuàng)作工作,iPad Pro 還是能勝任的。
但如果你想拋開目前你的辦公用具來完全擁抱 iPad Pro,還是要謹慎行事。
一些可以察覺到的變化
談了那么多產(chǎn)品相關的,其實從這次秋季發(fā)布會,還有兩個小細節(jié)值得一聊。
無論是新款 MacBook Air 還是全新的 iPad Pro,官方宣傳的配音換人了。似乎是從首席設計官 Jony Ive 換成了蘋果的首席營銷官 Phil Schiller。整個視頻的風格也由原來氣勢宏大的介紹產(chǎn)品技術以及細節(jié)變成了如今更為活潑,更為貼近功能化和使用場景的介紹。
這可能代表著蘋果對于自家產(chǎn)品對外形象期望的改變。當然,Phil Schiller 也是蘋果的老人了,他與庫克同歲,24 年的市場營銷經(jīng)驗中,17 年都在蘋果,他也配合喬布斯做出過不少好產(chǎn)品。
但像 iPad Pro 這種如此大幅更新的產(chǎn)品,作為首席設計官的 Jony Ive 連 " ?聲優(yōu) " 都不扮演一下,也能讓人隱約感受到蘋果內(nèi)部的一些變化。
另外一個細節(jié)是雖然大部分人的目光都被新硬件吸引走,但在發(fā)布會中蘋果還是有相當多的時間給了蘋果零售部副總裁 Angela Ahrendts 來介紹蘋果的零售店以及店內(nèi)活動 Today at Apple。
作為巴寶莉的前 CEO,被庫克斥巨資挖來的高管。Angela Ahrendts 在一些傳聞中一方面被認為能夠成為庫克的接班人,另一方面也在輿論中飽受詬病,認為她僅僅是給蘋果員工安排了更好看的衣服,她的鐵腕政策也讓不少 Apple Store 的老員工離職。
肉呆大魔方的采訪中記錄過這樣一段話 " 其實 Angela Ahrendts 在加入 Apple 的時候,就已經(jīng)意識到新零售的產(chǎn)生,這個要比其他企業(yè)看的要早、要準,在家大家都強調(diào)線上的時候,Angela Ahrendts 堅持線下,甚至不惜任何代價給零售店做導流,當大家意識到線下也是戰(zhàn)場的時候,她又開始調(diào)整線上業(yè)務,天貓旗艦店對吧,線上設備回收,在線技術支持,都是她搞出來的。"
Angela Ahrendts 的目標其實也很簡單,在競爭對手逐漸追趕的情況下,讓 Apple Store 能夠升級到 2.0,繼續(xù)保持自己的領先。
而且另一方面,就這場發(fā)布會的主角 MacBook Air、Mac mini 和 iPad Pro 來說,比起 iPhone,電腦設備要想吸引更多的普通消費者,也確實需要用更多感性化的表達和場景化的引導來勾起他們的購買欲望。而這正是上面說的兩位高管所擅長的。
扯的似乎有點遠了,到這里為止。
新款 iPad Pro 國行版本會在 11 月 7 日正式開售,開售日測評見。
【來源: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