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ZEALER
說到手機系統,沒有人能夠繞過 iOS。它就像無形中的一道標桿,誰都在暗中學習,卻依然無法超越。這幾年,iPhone 的光芒似乎逐漸暗淡,在硬件對 iPhone 實現彎道超車的機型早已數不勝數,然而在系統層面,iOS 從最初業內的 " 三足鼎立 " 到現在的 " 二分天下 ",在綜合性能上始終保持著一騎絕塵的狀態。
近幾年各大安卓廠商也開始在手機系統上發力,各自找到了不同的發展方向,但是提到最好用的手機系統,大多數用戶最先想到的還會是 iOS,甚至會因為 iOS 系統而選擇 iPhone。
是什么讓這套系統擁有如此吸引人的魅力?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 iOS,大膽分析一下 iOS 除了設計美學之外,功能性上的設計內核究竟是什么;又是什么原因,能讓 iOS 日久彌新,依然穩坐手機系統領頭羊的位置。
智能,就是在背后做好一切
大家經常用智能機和功能機來區分手機的兩個不同時代,而智能機與功能機的區別到底在哪?可能大部分人能想到的都是性能更加優越,也就是運算能力更強。
然而這真的是智能嗎?在我看來,智能可以理解為手機能夠方便快捷地處理更多的任務,同時手機的操作使用更加簡單順暢。這當然離不開手機硬件性能的升級,但是真正能影響到人們使用體驗的,其實是手機系統。
大家應該還記得初代 iPhone 發布時,喬布斯演示雙指如何放大縮小照片。這個操作現在大家已經習以為常,但在當時,這無異于一種 " 魔法 "。畢竟那個時代,觸屏操作只是實體按鍵操作的一種補充方式,還沒有哪家廠商能夠大膽到完全只依靠屏幕來實現對手機的控制。
再比如 iOS 對 App 的管理," 應用沙箱化 " 這個名詞,現在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但是早在 iPhone 誕生的初期,這項功能所帶來的順暢體驗,讓 " 流暢 " 一度成為 iOS 的代名詞。
而當我們把目光放到現在,我認為近幾年中,iOS 最有代表性的功能莫過于 Face ID。雖然從推出之時就飽受爭議,例如 " 劉海屏 " 影響設計美感,由于疫情的原因面部識別暫時失去用武之地等等。可是其背后的設計理念依然無人可以超越,其它的廠商雖然在部分機型中也采取了相同的設計,但是卻沒有一家能夠真正理解或者說實現這一功能的設計核心,畫皮終究難畫骨啊。
雖然 Face ID 也是一種解鎖方式,但是它與密碼、指紋解鎖是有本質區別的。后者不論方式如何,每次解鎖都需要你去主動做一件事,解鎖方式的升級也只是讓這件事更加方便,但是卻沒有取消它。而 Face ID 則不同,只要你拿起手機使用,它就主動開始掃描面部解鎖,也就是說不需要你再進行任何操作。解鎖這一步從你去操作變成了手機幫你操作,去掉了 " 密碼 " 這一個步驟。Face ID 依然能實現 " 密碼 " 的作用,但是它的設計初衷之一,就是弱化密碼的存在感。當你拿起你的手機,就自動完成了解鎖,而如果是別人拿起來,手機依然是鎖定的狀態。
為了達到這一步的效果,背后是需要很多的技術支持。一個一直開啟并高效運轉的傳感器,還要能夠支持完成瞬間大量運算的處理系統,一個延誤就會導致這個設計功虧一簣。
疫情也成為 iOS 進化的助推劑,在最新的 iOS 14.5 中,已經支持戴口罩時用手表解鎖手機。蘋果其實已經意識到現在 Face ID 解鎖已經不是那么方便了,但是依然沒有選擇在 iPhone 12 中加入其它解鎖方式,可能也是出于省略解鎖步驟的考慮。當然 Face ID 也有其它更多施展拳腳的地方,但是這一點 " 由人操作手機轉換成手機幫人操作 " 一定是其最核心的設計理念。
蘋果對于智能的理解在影像功能中也表現得十分明顯。說起來,近幾年每次新機發布,大書特書的一定是影像功能,甚至有時候你分不清楚這到底是手機發布會還是相機發布會。不敢說是蘋果引起的這股風潮,但是早期蘋果的影像功能確實能打。時至今日,安卓陣營的影像技術層出不窮,蘋果卻依然憑借著 1200 萬像素占據著手機影像的一席之地,很多新機發布的樣張對比中,都會把 iPhone 作為參考。
這里我們不去講蘋果是如何在影像系統深耕精進的,我們來看看在 iOS 中用戶是如何用手機能夠 " 方便 " 地拍攝一張照片。相比于其它手機中相機界面的各種設置,iOS 的相機界面有點過于簡單,幾乎不會有太多可供你設置參數的余地,也沒有各種 " 專業模式 ""AI 影像 " 讓你選擇。所以大部分人使用 iPhone 拍照時,最多也就是設置下對焦點和曝光,就直接按快門了。
就像我之前說的,智能的意義在于手機的操作更加簡便。一次簡單的快門,背后對應的是三種不同的運算模式,正常光照下使用 HDR 3,弱光下對應深度融合技術,而暗光時就會自動開啟夜景模式。當然這一點是有部分用戶頗有微詞,但是在我看來,可能這就是 iOS 在極力避免用戶因為做判斷而耽誤最佳拍照時間的一種取舍。
還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iOS 在拍照時的反應速度和成品速度一直都是最快的,幾乎是瞬間完成,不會有阻頓感;而在其它手機中,能做到這一點的屈指可數,甚至在相機界面移動手機時,屏幕中的畫面都會有一些延遲。可能這就是蘋果對于拍照的理解——拍照時最大的意義在于留住瞬間。所以,iOS 就會智能地幫你做好這件事。
一條完全封閉的道路
再讓我們把時間回溯到 iPhone 4 時代,那時候的 iPhone 用戶對于 " 越獄 " 兩個字應該不會陌生。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大家很不適應只能從一個渠道去獲取軟件,畢竟當時不管是塞班系統,還是安卓系統,都會有各大資源網站讓你下載各種各樣的安裝包。
但是到今天,蘋果用戶們都很習慣地在 AppStore 中購買并下載軟件," 越獄 " 這兩個字,可能更多人只會聯想到美劇,很多開發者們也都會把 iOS 當作首個開發平臺。App Store 中的軟件不管是數量還是質量,在任何應用市場上都難逢對手,豐富的軟件生態和簡單的下載方式,已經成為了 iOS 的一個突出的優勢。
曾經最為人詬病的一點,如今卻成為了蘋果重要的競爭力之一。由于封閉,才能保證開發者的收入,而有了收入,開發者才更愿意將精力投入其中,從而帶來更優秀的 App。反觀安卓陣營,由于其相對開放的軟件管理方式,盜版、抄襲的情況無法避免,難以保證開發者的收益,應用軟件的質量也良莠不齊,甚至出現劣幣驅逐良幣,最后谷歌不得不自建 Google Play,反過來學起了蘋果。
封閉不僅僅是軟件生態的封閉。蘋果的隱私保護也是封閉性的重要體現,這一點開發者們應該都有所體會(備受煎熬)。對于各種權限的設置,蘋果是非常謹慎的,而且用戶可以單獨控制某一款軟件是否可以使用你的定位、你的攝像頭、甚至能否追蹤你在其它 App 上的行為。
而且在 iOS 14 上,隱私保護也更加明顯。當你使用的軟件在調用攝像頭時," 劉海 " 的右側會出現一個小綠點;而在調用麥克風時,則會出現一個小橙點。通過這個功能,用戶可以及時了解到當前 App 是否在侵用你的隱私。
關注蘋果產品發布會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每次發布會中一定會有一個環節單獨講解用戶隱私,這個模塊的篇幅不比芯片、影像等傳統升級內容少。甚至 iPhone 的硬件都會因此而改變,來實現更好地隱私保護。
這在其它廠商的發布會中很少見到。在用戶隱私保護這一方面,蘋果不管是意識還是方法是在所有手機廠商中都處于前列的,而且目前很難被超越。
蘋果對于封閉這一理念的貫徹還不僅于此。大家對 iOS 的評價中少不了 " 替用戶做選擇 "" 你在教我做事?",iOS 中很少有給用戶選擇權的時候,所以真正的玩機黨都不喜歡 iOS,因為空間太狹窄了。但是蘋果又為何要這么做?
對于絕大多數普通用戶來說,每一次做選擇都是成本。而蘋果想做的就是盡可能避免選擇,讓操作更加順利高效地執行。當初 iPhone 為何能夠石破天驚,因為在一眾手機都在追求觸屏和鍵盤時,iPhone 只提供了一個大屏幕。而在全面屏時代,蘋果返回上一個界面只能從屏幕最左邊往中間滑,而其它系統中則可以進行各種自定義。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
可能這樣的設置不一定能夠滿足的所有人的需求,但是不可否認,用戶在 iOS 中確實少了很多選擇的機會,從而讓使用更加省心。這就像是你在一條路上開車,安卓可能會給你設置多個路口,有不同的路徑來抵達終點。而 iOS 則是一條封閉的道路,只有起點和終點,換來的是省心和簡單。
手機系統的意義在哪
手機系統的意義在哪?到底是手機系統為手機服務,還是手機為手機系統服務?又或者是另有其它的發展方向?早年間,手機系統都是為手機服務的,只是為了更好地調用手機配置。而到現在,各大廠商也開始對手機系統有了更多地思考,開始力求在系統層面有更高層次的發展。
在 iOS 誕生初期,蘋果就已經給出了自己對于手機系統乃至智能手機整體未來發展的答案:單純的一部手機,無論硬件和系統多么的優秀是沒有意義的,手機真正的價值,在于用戶可以從其中獲取內容,這個內容是廣義上的內容,而非單純的文字、圖片等等。
芯片的升級,是為了運行更好的 App;影像的迭代,是為了創作更美的照片;視聽的發展,是為了欣賞更好的視頻;系統的進步,是為了更加舒暢的使用,而這一切,最終是為了蘋果構建的內容生態服務的
想通了這一點,我們可能就能夠更好地理解蘋果近幾年的變化。
從 iTunes 時代,我們就能看到蘋果的布局,Apple music、Apple TV+、Apple News+、Apple Arcade,再到去年的 Fitness +。蘋果每年都在內容服務上推陳出新,力圖涵蓋用戶的各個方面。在 2020 財年第四季度的蘋果財報中,服務已經占了 14% 的營收,接近 Mac、iPad 的營收總和,蘋果對于手機未來的思考是被市場認可的。
Apple 巨大的市場份額帶動了內容服務的發展,而終有一日,人們會因為蘋果獨占的內容而選擇蘋果的產品。準確點說,現在就已經有很多用戶因為 iOS 獨占的 App 而選擇 iPhone 了。
今年說到蘋果在影像上的更新,大家第一反應肯定是杜比視界和 AppleRAW 格式。這種著重升級影像軟件的做法,在當前這個時代是很大膽的。iPhone 12 現在是首個也是唯一一個支持杜比視界內容拍攝、剪輯、觀看全流程的設備。而 AppleRAW 格式,則可以幫助專業用戶來更好地產出內容。
今年的影像系統更新,已經不是單純為了普通用戶用著舒服,而且要讓專業用戶也能用得上,在保證拍照便利性的同時,也可以在專業領域大展拳腳。門檻降低了,就會有越來越越多的人加入到內容制作環節中,從而產出更多的內容。
再說個冷知識吧,App store 的推薦系統一直都是人工推薦。這在現在一眾算法推薦里,簡直是一股清流。在各種內容平臺里,不管算法有多么的優秀,都是為了想辦法把你留住,缺少了一種溫度。而傳統的人工推薦,雖然不一定能讓你立刻獲取到你喜歡的內容,但是卻有時候會給你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你不會沉溺于雷同的信息,也避免了 " 信息繭房 " 的產生。
如果沒有內容,手機本身是無意義的,只是一個電子磚頭。而智能機的意義,就在于讓人們可以更加舒適、更加便利的享受內容。現在人們都會說自己已經被蘋果生態綁定了,但是未來綁住你的,很有可能是蘋果獨一無二的內容,而且這種綁定會更加的難以掙脫。
最后
對于蘋果來說,iOS 作為一個軟件的重要性不比 iPhone 這個硬件要低。甚至從某些角度考量,有時候 iPhone 的升級更像是為了能夠更好的運行 iOS 系統。這種硬件向軟件妥協的情況,在其它手機廠商中是很難想象的。而這一點,也是蘋果最核心的理念——以人為本,能夠盡可能地從用戶角度出發。
初代 iPhone 發布會,一個簡單的滑動解鎖屏幕就為所有人打開了一扇通往未來的大門。14 年后,iOS 已經滲透到每一個人的生活,哪怕你從未使用過 iPhone,但 iOS 的理念已經引領了數代手機系統的更迭。
iPhone 與 iOS,就像是外殼與靈魂,哪怕外殼破損,但是靈魂依舊??赡苓@也是如今 iPhone 在某些硬件條件已經不及其它手機品牌時,卻依然保持著強勁的銷量的原因。
2010 年,iPhone OS 更名為 iOS,可能這個時候 iOS 的意義就已經凸顯出來了。好的手機系統不是為手機服務,而是應該為 i 服務,也就是為 " 我 " 服務,讓每一個人都能在享受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