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網上有一則新聞引起了大家熱議。一位青島老大爺到“無人超市”購買年宵花,因為不懂得微信支付,所以耗費了很長時間,最終在別人的幫助下才如愿以償買到了年宵花。而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當下,有些老年人群體往往有些無所適從,擋在他們面前的是,則是一條不容易跨越的“數字鴻溝”。
另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60周歲及以上的人口已經高達2.5億,但是60歲及以上的網民卻只有0.6億,還有近2億的老年人被定義為“數字難民”的行列當中。正因如此,去年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提出抓緊出臺實施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切實滿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與此同時,工信部也印發了《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方案》,決定自2021年1月起,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為期一年的專項行動。該方案發布的背后,其實是對智能化、信息化為老年人生活賦能需求愈發重視的體現,也是針對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所遇到的困難跟問題,需要盡快給到解決方案的督促。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網推廣適老化的過程中,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在供給端的研發及創新上入手,盡可能從技術上填平阻擋在老年人面前的這條“數字鴻溝”。而且,現在已經有企業走在了適老化改造的前列,其中就有知名的人工智能企業——科大訊飛。今年的1月27日,訊飛輸入法上線了“長輩模式”,并且作為國內最早對輸入法進行“適老化”改造的APP,為龐大的老年用戶群體帶來了諸多福音。尤其針對老年人不識字、看不清字、打字速度慢、不會說普通話、為避免打錯字要反復檢查等問題,推出大字體界面、高識別率手寫和語音輸入、語音播報等針對性功能。
具體細節方面,訊飛輸入法在視覺交互上,除了調大了字體顯示,還精簡了輸入法界面,并降低了鍵盤顏色對比度,方便老年用戶觀看。而在語音輸入上,針對老年說話慢以及有時說話不連貫等實際情況,在用戶進入“長輩模式”后,語音輸入會自動默認長文本識別,監測語音輸入,不會中斷。與此同時,很多老年用戶還習慣用手寫輸入法,而訊飛輸入法恰好也在疊寫和連寫方面進行了優化,筆跡自帶筆鋒效果,并且手寫單字還會有拼音提示。
除此之外,訊飛輸入法還專門配備了語音播報等功能,專為不方便直接瀏覽手機屏幕的老年用戶所設計,極大減少了閱讀成本。并且,訊飛輸入法還支持四川話、粵語、東北話等23種方言的語音識別,識別率高達98%以上,對于一些不會講普通話的老年用戶來說,省下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并且提高了溝通效率。
隨著我國老齡化問題逐年上升,老年人群體如何跟上智能化、信息化的節奏,從而享受到數字化時代帶來的相應便利,將會成為一個全社會性的課題。而社會演進,絕不能只是一味推陳出新,更不能以犧牲中老年的便利為代價,應該適當給予他們一些相關的“特權”,讓他們在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不至于被社會拋棄,從而感受到應有的溫情與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