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科技唆麻(ID:techsuoma),作者:科技唆麻,授權轉載發布。
眾所周知,春節假期是每一年互聯網服務的流量高峰。
作為一整年里,千行萬業唯一能真正意義上按下暫停鍵的時間段,線上社交與內容需求本就會迎來大爆發。外加大量用戶響應號召原地過年,2021年無疑會成為流量爭奪的“修羅場”。
而事實上,縱觀整個戰場,還在不斷發生著變化。既有新選手不斷加入戰場,傳統玩家也在不斷進化出新的打法。一個典型的案例便是斗魚:隨著年初的一次重大改版,直播賽道的頭部玩家“視頻”頻道上線,從中已經不難看出其對于火熱的中視頻賽道的野心。
我們此前就曾多次梳理分析過多家公司在中視頻賽道的打法,然而在分析斗魚的戰略、戰術之后,我們發現斗魚對于中視頻業務的布局,有著很強的差異化競爭力。
01
斗魚的中視頻:高效撬動、主次清晰
不同于海外市場中,以 Youtube 為代表的中視頻平臺首先開啟互聯網視頻賽道,國內市場土壤反而是長視頻、短視頻先后成為互聯網視頻的流量巨頭。“跨界”才是國內的主旋律。
帶著這一視角去審視斗魚進攻中視頻的三大策略,會發現其獨到之處。
首先,通過多項激勵政策,引導扶持主播在直播之余創造優質中視頻。
具體而言,斗魚打造了“斗魚視頻造星計劃”、“UP主激勵計劃”等多項激勵政策,扶持主播在直播之余創作優質中視頻。比如游戲攻略、搞笑場面、大神操作等玩家鐘愛的內容。
其次,助力主播打造個人專屬IP,推出帶有“斗魚出品”標簽的系列化、精品化PGC內容。
相較于不少其他跨界玩家,依賴 UP主、MCN“輸血”。斗魚強調自身更強的輸血能力——擁有行業最多的優質主播,具備IP出品能力,進而形成“斗魚出品”的系列化、精品化的PGC矩陣。
此外,引入行業TOP級內容創作者,完善多元化的社區生態。
比如,目前斗魚已經吸引了“記錄生活的蛋黃派”、“吃飯啦光小強”、“綿羊料理”、“超小廚”、“徐大sao”、“小片片說大片”、“都市夜魔人”、“牛叔說電影”等美食類、影視類行業頭部內容創作者入駐。
作為頭部創作者,這些UP主在產出優質內容幫助斗魚拉新、轉化、留存的同時,也能在斗魚賦能之下擁有“主播”的新身份,拓寬內容形態,探索直播打賞、廣告、直播帶貨等商業化變現路徑。
一番梳理和盤點不難看出,斗魚布局中視頻自有其特點:
一方面,并沒有強調所謂“高舉高打”,而是基于自身內容優勢更高效地撬動;不只能通過豐富視頻內容形式吸引更多用戶,也更有利于主播在非直播時間觸達用戶,提升活躍度與粘性。
另一方面,斗魚的中視頻打法更像是協作型生態;將主播推到臺前包裝為IP,意味著為主播搭建了更完整、多樣的成長路徑。通過與主播結成聯盟,提升內容運營的效率。
另外,斗魚并未貪多求全,依然堅持游戲電競為核心,在此基礎上引入多元化內容。一方面不會沖淡斗魚一貫以來的內容調性,另一方面也為開掘新流量提供了豐富的內容梯度。
簡單來說,斗魚進擊中視頻的最大的特點便是清晰的戰略思路,以及可見的潛力空間。
02
斗魚為何切入中視頻:
實際上,回顧2020年,中視頻的確是一個“小風口”。長短視頻平臺紛紛加碼,B站股價不斷上漲都是極好的例子。那么,以直播起家的斗魚也來“湊熱鬧”,我們認為有三個方面原因。
其一,中視頻是對于斗魚內容生態的補齊;
直播相對于其他內容形態更“重”——時間長,線性播放,無法隨意快進快退,很難瞬間抓住用戶注意力,使其本身更適合于深度的內容消費場景。這意味著,其與鐵粉之間形成近似習慣的“生產→消費”氛圍越濃厚,對于路人就越不友好——比如主播風格、名梗等往往有理解門檻。
中視頻的特性則在于能兼顧深度與效率,能更好地滿足用戶對于“有用”的需求。比如一場游戲,往往精髓集中于短短幾分鐘的操作細節、團戰局勢分析等等——對路人有天然的吸引力。
站在這一角度來看,中視頻與直播本身不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類似于B站上火熱的電影解讀,數十分鐘內就能通過優質的文案結合當下語境,使得老片再次翻紅;
所以,基于游戲電競的中視頻與直播而言,亦存在著互相導流的關系。比如,斗魚還推出了《“最牛的year”·斗魚UP主拜年直播》主題活動,上文提到的多位“百大”視頻創作者,將亮相他們在斗魚的直播間,以主播的身份陪伴大家度過牛年春節。
其二,直播平臺具備切入中視頻的先天優勢;
不同于借助強大的“kill time”能力崛起的短視頻平臺,中視頻平臺更具備“save time”的潛力。比如知識付費賽道的“拆書”類內容,用十多二十分鐘將一本大部頭的精髓提出來,契合了當下的更快的社會節奏之下,用戶對于拓寬內容廣度的的訴求。
比如2020年視頻賽道興起的,對于知識類創作者的追捧,本質上便是中視頻潛力的一種體現。這類內容不同于搞笑段子、顏值類內容易于被模仿,極其依賴創作者生態與平臺調性。
站在這一視角上來看,斗魚的優勢在于有著行業內最優質的直播陣容。這些在一步一步經歷優勝劣汰的主播,意味著游戲電競品類下最為優質的視頻內容生產力,大量沉淀下來的內容儲備還在伴隨著直播不斷增加,他們更在長期與水友的互動中打磨出了很強的表達技巧。
所以,對于斗魚而言,中視頻意味著更高效的生產機制——進一步挖掘直播中源源不斷輸送的內容素材的價值——實際上,在此之前,這些內容已經養活了大量短視頻平臺的“搬運工”。而如今,斗魚要自己來做,掌握內容源頭與精準用戶,在運營上無疑會更加高效。
其三,斗魚具備成為中視頻平臺的內容土壤;
我們的一個判斷是:中視頻與長視頻邏輯不同,并非砸錢就能做好。一個典型的案例是,背靠好萊塢,以10美元入場的 QUIBI,僅僅上線半年后就宣告關閉。
以 PGC 為核心的的生產模式,的確質量更有保證。但正如我上文提到,中視頻強調更寬的內容維度,必須依賴 UGC 不斷反哺創作,否則必然被極高的內容采購成本拖垮。
在這一點上,斗魚明確提出的“背靠巨大流量為土壤,以PUGC與PGC雙輪驅動”已是一條已經被驗證成功的路徑。2020年,斗魚就曾拿出5檔內容——
既有英雄聯盟 S10賽事期間推出《競燃》斗魚英雄聯盟主播紀錄片這類大制作,亦有CODM新游上線期間推出《滬上夜談》——茄子與游戲策劃的酒局會等這類更接地氣的內容。而像 KPL秋季賽期間《葛大爺情報站》這樣聚焦賽事復盤、解讀的主播IP綜藝,更是受到用戶追捧,全網總播放量高達1億,二創播放量超1200萬。
很多人分析 B站為何有成為“中國Youtube”之勢時,都會提到 B站獨特的社區氛圍。其實所謂的社區氛圍,便是用戶與平臺形成了持續、高頻、密切的互動后,平臺能夠積累大量真實有效的用戶數據,進而反哺內容運用與創作,使得各類群體都能在 B站找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而這也正是斗魚的優勢之一:斗魚在社區生態建設上的不斷投入,使其已經成為水友在觀看直播賽事之外,日常吹水的重要陣地。此前,主播錄像與用戶自主創作主播類視頻便已經成為社區最受歡迎的內容,如今斗魚切入中視頻,無疑將更加有效的增強粉絲粘性并反哺創作。
結語
實際上,縱觀2020年掀起的“中視頻小風口”,盡管表面火熱,但細看下來大多并未找真正有效的切入路徑。有的砸錢扶持+購買,有的僅僅是將時長限制放開,大都換湯不換藥。
截至目前,行業里已經有超過10家平臺宣布進擊中視頻,雖然我們很難判斷何種運營策略一定會在中視頻戰場勝出,但分析過斗魚的打法之后,至少我們覺得適配于自身內容與平臺調性的打法,以及清晰地落地方向,對于當下的斗魚而言,絕對稱得上是他們對于“第二曲線”的有益嘗試。未來,其憑借視頻領域的差異化競爭,能否使得“以電競為核心的多元化社區”發展再上一個臺階,我們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