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尋找《長山列島》第三集的故事時,我們編導團隊一直緊扣“向海而興”的主旨。就像燈塔,指引著我們的方向。一年的時間一晃而過,仔細回憶,感概頗多。最讓我難忘的應該是海草故事的創作歷程。
冬天,我當時在去往大黑山島的船上,一幅漁民的裝扮,帶著耳機,突然被一中年男人打聽問路,他是第一次去大黑山島,也不像是游客,進一步談話才發現這是一名科學家,要去大黑山研究海藻,我一下子來了興致,他們團隊是在近海岸搞海藻場修復,為打造國家公園做準備,這個故事太貼合主題了,我立馬決定跟拍,三天的時間,我了解清楚了他們的工作,可是新的問題出現了。
這位科學家的時間相當緊迫,能否順利拍攝成功,我心里一直沒有底氣,但是在與他溝通的過程中發現還有一個團隊在做海草床修復,同樣都是修復大海的創傷,我們決定去拜訪一下這位團隊的負責人張沛東,他是中國海洋大學的教授。
春節過后,我們去了青島,一上午的時間我們相談甚歡,對這個來之不易的故事,我如獲至寶。
可是沒高興多久才發現,拍攝難度太大,疫情將這位老師困在學校里出不來,我們的拍攝還要趕進度,多次與張沛東老師溝通后,找到一個退而求其次的方法,張沛東有一個學生在威海天鵝湖實驗基地,條件很艱苦,我們立馬決定前去拍攝,這時已經是六月了。
天不遂人愿,威海疫情將我們困在了那里,我們不允許進長島了,索性俯下身子認真研究海草的來龍去脈,跟著學生了解各種實驗,如何獲取海草種子,如何移植等等諸多專業問題。了解得越詳盡,越覺得海草這一植物有太多不為人知的科學知識,越覺得這一幫“海底種草人”值得我們好好記錄,好好宣傳,他們做的事情是修復海底,保護生態環境,這與當下時代主題完全契合。
信心倍增,開始準備水下裝備,開啟水下攝影。這段時光我只能說,太難了!一刮風水就渾,供我們拍攝的時間太少太少。每天打氣瓶,清洗裝備,搬運各種設備。記得從水下拍攝船只從海面駛過的鏡頭,我們拍了大半天,攝影師下水后無法與之交流,船槳對水下攝影師來說是個威脅,來來回回倒騰了十幾遍。船只協調更是難上加難,為了讓攝像能多保持體力,溝通時間,層層申請,占據了太多的精力。終于想要的鏡頭,我們都拍到了。最后累到起不來床。
到了夏天,我們終于和張沛東在長島再次見面了,我對海草的了解竟然讓張老師驚呼可以讀他的研究生了,四天的跟拍非常順利,我也已經跟他的學生們打成一片,為拍攝提供了很多便利。這一次有一件事情印象非常深刻,每次出海就是一天,在一條小船上熱得受不了了,攝影師脫了衣服,拿著大力膠繞內褲粘一圈,跳入大海涼快去了,我穿著衣服也跳下去了,身體降溫之后,衣服、鞋子灌滿了水,船幫比較高,怎么都上不去了,最后還是踩著潛水員的腿,像一只海豹一樣滑到船艙,弄得滿腿青瘀。我們的敬業精神讓張沛東直呼欽佩。
最后,海草的故事拍攝圓滿成功,希望播出之后,觀眾能跟著科學家一起來一次海底種草之旅。
(本文作者系紀錄片《長山列島》第三集《向海而興》編導 陳明澤 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