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近期,中國人壽組織開展主題為“科技融入業務、智慧賦能成長”的科技月活動,中國人壽財險作為中國人壽重要成員單位,向公眾展示了近年來公司數字化轉型的一系列成果。
身處行業數字化轉型浪潮的大時代,中國人壽財險緊扣行業發展脈搏,堅持“保險姓保”,回歸保障本源,積極推動傳統保險與科技智能數字化技術相融合,落實好黨中央對金融工作提出的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的“三項任務”,堅守保險的政治性、人民性和專業性,堅持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道路,努力構建數字化時代保險新范式。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落地
雙碳戰略、綠色發展是黨中央向世界、向人民的莊嚴承諾,中國人壽財險深刻理解“雙碳”戰略的內涵邏輯,牢牢把握歷史機遇,主動對接時代命題,積極參與推動建立綠色金融體系,加大生態環保支持力度,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2021年5月,全國首單林業碳匯指數保險在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試點落地。該單碳匯指數保險覆蓋了300多萬畝林地,為新羅區100萬噸年固碳量提供保額達2000萬元。林業碳匯指數保險通過建立起林業損毀與固碳能力減弱的損失函數模型,將森林完全損毀造成的固碳量損失換算指數化,對保障區域碳匯規模具有重要意義,是中國人壽財險在綠色金融領域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做出的重要創新與探索,也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一次成功實踐。
林業碳匯指數保險落地在龍巖的山區,同時也是中國人壽財險主動融入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作為金融央企,中國人壽財險一直潛心躬行于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程,發布了聚焦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安心333”行動計劃,涵蓋支持特色產業、幫扶重點企業和帶動勞動就業,構建農業普惠保險體系、提升農村保險服務能力和增強農民各類風險保障,保障農業生產、關心農戶生活和關注生命健康共計三大板塊九方面的內容,將為廣大貧困地區群眾帶來覆蓋廣泛、保障全面的綜合化保險服務,并形成長效幫扶機制。
中國人壽財險圍繞農業保險“提標、擴面、增品”和“數字化、智能化建設”,通過多維度的農險創新助推鄉村振興。比如,中國人壽財險深入探索實踐,統籌管理規劃,建設了集無人機管理、飛行、拍攝、分析一體的“國壽i農飛”平臺。平臺中無人機全自主高精度航飛拍攝,自動上傳至云平臺,依靠圖像分析處理技術,自動化處理拍攝航片,實現信息準確、驗標/查勘效率高、受災程度可量、合規風險可控的無人機標準化統一應用能力,全面加快公司農業保險科技的戰略部署與深度應用,推動公司農業保險提質增效和高質量發展。
該項目自上線以來,有效提升了無人機“黑科技”在中國人壽財險基層一線的使用率。通過全國范圍全面推廣應用,截至目前,該平臺注冊用戶430余人,無人機設備登記近240架。在高清地圖調查、承保驗標、理賠查勘等業務上,已經完成飛行超千余架次,累計飛行時長超過一萬分鐘,飛行覆蓋面積超百萬畝。
未來,“國壽i農飛”平臺將深入保險科技探索,實現實時直播看災情、作物類型AI識別、災害評估自動化功能。利用保險科技進一步促進農民穩收增收、農村產業發展及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助力社會風險減量管理
安全生產與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休戚相關,直接影響到社會穩定和發展大局。保險業是國家安全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充分發揮公司在風險治理、防災防損方面的專業優勢,推動企業快速提升安全管理能力,是中國人壽財險一直在探索實踐的課題。
2021年9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新安法”)正式施行。“新安法”對高危行業生產經營單位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下簡稱“安責險”)進行了強制性規范。保險行業不僅要積極發揮保險保障作用,更要開展事故預防服務能力研究,調整自身核心服務能力體系和利益格局,在產融協同中實現保險行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中國人壽財險歷時四年,在大量的走訪調研的基礎上,構建了中國人壽安全生產智能預防體系(CIRS)。該體系從安全生產隱患的根源入手,采用數字化的工具手段,以安全生產事故成因中占80%以上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為切入點,明確了“以人為本”的事故預防核心理念,為安全生產社會共治提供了全新視角。
山東昌樂是中國人壽安全生產智能預防體系(CIRS)試點地區,自2019年試點以來,該安全生產智能預防體系已覆蓋全縣經營主體超過10000家,實現了從規模以上到小微企業,從高危生產到普通商貿的全覆蓋。參與企業工傷事故發生率年均降幅超過25%,安全生產行政處罰年均降幅達到70%,排查、整改各類隱患3萬余條,顯著提高了當地的安全生產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截至目前,中國人壽安全生產智能預防體系試點范圍已擴展到全國9個省份的22個地市(區),涵蓋石油、化工、焦化、電力、造紙、紡織、化纖等15個行業。
可以說,中國人壽安全生產智能預防體系(CIRS)是中國人壽財險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和央企擔當,走進生產企業、融入實體經濟,與企業一道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助力國家打通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及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舉措。
在自然災害風險管理領域,保險行業作為重要的社會力量和金融力量,對社會的財產保護,防災防損和社會救助,有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的協同作用,中國人壽財險搭建了基于空間化數字化防災防損云平臺——“安心防”,積極探索政府與保險的合作與聯動機制,協同推進社會風險治理。
“安心防”平臺采用了全國產化GIS可視化技術和時空大數據技術搭建,已成為中國人壽財險科技創新的重要基礎設施。項目上線后,實現了對承保標的風險精準預警;提前進行風險查勘,降低出險頻度和賠付率,從而降低客戶損失;實現風險精準評估,為產品定價、承保決策提供精細化風險評級支撐。
回歸風險保障本源,讓災害風險“看得見、管得住”。“安心防”平臺的綜合預警功能與理賠風勘移動端結合,在大災來臨前提前布置防范措施,減少廣大人民群眾的直接經濟損失,為人民財產安全保駕護航。該平臺的建成,是中國人壽財險利用地理信息技術,結合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保險從“理賠”向“理陪”的典型防災防損應用案例。
2021年汛期,公司各分支機構,落實“風險減量管理”的要求,積極運用“安心防”平臺和相關理賠技術工具,將災害風險空間化、可視化,把線上數據與線下防災有機結合,做好災害預警精細化推送,重點客戶防災排查,受災快速理賠和風險控制等流程梳理。其中:
河南暴雨:7月21日-27日,“安心防”平臺累計發布預警提示33.6萬次,面向水淹車車主發出緊急提示、救援信息1.8萬條,面向鶴壁、濮陽、安陽承保客戶發出預警提示31.8萬次。
第6號臺風“煙花”:截至7月26日12時,“安心防”平臺累計向客戶發送預警提示146萬余次,排查風險客戶1255家(戶),對客戶單位發送風險提示函822份,重點排查371個工程項目,電話微信通知7299家企業。
2021年9月16日,四川瀘縣突發里氏6.0級地震災害后,“安心防”平臺第一時間推送速報信息并不間斷更新地震災情,快速完成震中50km/100km范圍受影響企財工程險客戶篩查,其中,50km范圍內客戶214個累計保額122億,涉及承保機構分公司14家,及時通過企業微信方式向相關分公司發送高風險標的清單信息,協助快速開展理賠查勘定損。
助力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堅持保險的人民性,就是要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而科技的賦能,無疑是對優質服務的加持。
“賠多少”、“怎么賠”是保險消費者所關心的重點,中國人壽財險踐行“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利用數字技術,搭建了“一路行”空中智賠平臺,實現一站式在線視頻理賠,助力損失核定更精確、賠款支付更快速,使客戶輕松享受無接觸、便捷化的智能理賠體驗。
該平臺打造“報案-查勘-定損-簡易賠案處理”的一站式服務,客戶只需通過小程序呼入,符合條件的案件可在視頻理賠系統中直接完成報案到賠付全理賠流程;同時通過案件分級分類+多流程跑道的頂層設計,將案件分類、分級、分流,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切實提升理賠效率,縮短理賠時效。
數據顯示,該平臺于2022年1月在全國推廣以來,月均處理30萬筆車險理賠案件,月均視頻時長70萬分鐘,日均處理案件量超過1萬件,查勘處理時長縮短至4分鐘,時效優化95%以上,車險線上化率達80.23%。
2022年9月5日,甘孜州瀘定縣發生 6.8 級地震,造成人員傷亡和巨大財產損失。為配合當地機構全力開展救災理賠工作,一路行空中智賠平臺進一步擴大當地線上案件處理范圍,全力支援當地理賠服務工作,為客戶提供無接觸零距離遠程服務,在疫情、地震等突發公共事件中,最大化地實現理賠服務效能提升和體驗優化。
家庭生活保障方面,中國人壽財險利用物聯網技術,上線的數字家庭安防服務,依托家居安防設備,為客戶家庭安全保駕護航。以數字家庭安防新產品“居家樂”為例,該產品在提供傳統房屋、裝修等15項保障的基礎上,還免費提供家庭安防服務包,讓客戶能夠隨時隨地通過智能設備在手機上了解到自己家中的各種情況。安裝好的智能設備一旦觸發報警,便會通過APP、短信、電話等多種方式通知客戶,最大程度降低客戶損失,守護溫馨的家,滿足不同人群的風險保障需求。
對于年輕用戶,“居家樂”貼合年輕化用戶生活場景,智能感應、隨時響應,讓年輕用戶可以通過一塊小屏幕時刻關注家庭的安防風險情況,增強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感”;對于有兒童的家庭,“居家樂”隨時監控、安防升級,如在未封閉陽臺門、落地窗等地方安裝門磁傳感器,當小朋友推開窗時,APP會自動提示,避免發生危險,讓家庭在科技的助力下更“放心”;對于空巢老人,“居家樂”時刻呵護,悉心提示,如智能煙感、燃氣傳感器、水浸傳感器等對煙霧、氣體泄漏、漏水的提示,時刻呵護老人獨居生活,讓在外打拼的子女更“安心”,也讓保險保障服務更貼心、更有溫度。
同時,中國人壽財險充分運用大數據開展理賠智能反欺詐工作,用心用智維護廣大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基于“決策樹”、“神經網絡”、“邏輯回歸”等智能分析算法模型,中國人壽財險構筑多重技術風控防線,回溯理賠運行服務效果,查擺管理盲區與執行問題,在行業首創內部風險監督技術應用,榮獲業內多項殊榮。
此外,中國人壽財險推出了“人傷暖心理賠”服務,以人傷快處雙通道、海量專業數據為支撐,實現小碰小傷現場快賠,門診治療快速快核,快賠更透明,客戶不吃虧;復雜人傷糾紛案件,以法保平臺為媒介,連接客戶、司法、交管與保險公司開展云端調解,讓數據多跑腿、讓人民少跑路。
助力放大保險的作用空間和價值貢獻
科技,使我們的生活更智能、更便捷。在保險領域,科技的融入,也讓保險的作用價值增添了無限可能。
圍繞客戶線上化經營、數字化轉型,中國人壽財險不斷加快推進科技賦能,在各種先進技術領域探索融合保險的可能性。
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為探索更多先進技術融合保險業務的可能,中國人壽財險公司搭建了集計算機視覺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于一體的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人工智能開發平臺。該平臺依托海量的行業數據與領先的自研自控技術能力,通過數據管理、數據標注等一系列流程,實現了公司在保險科技前沿領域的探索與實踐,助力承保、核保、理賠、客服等保險業務場景的高質量數字化發展。記者從中國人壽財險了解到,目前通過該平臺已實現生物特征影像識別、照片翻拍識別、圖像篡改識別、輪胎受損檢測識別以及自然語言處理等多領域先進應用。
以生物特征影像識別技術為例,該技術主要包括生物活體智能清點、生物測長估重以及生物面部識別,通過生物唯一性特征識別個體身份信息。目前,該技術已應用于農險業務,確保標的信息的真實性、唯一性,夯實農險數據基礎,優化線上服務流程,提升客戶服務體驗。
“活豬點數檢測技術”就是眾多技術實踐之一,目前該技術已在全國范圍內逐步試點,實現了承保標的的精準、快速、全面的采集,單張處理時間少于0.5s,點數準確率達到了93%(誤差小于3),提升了業務的信息采集效率,有效地解決了養殖險業務高質量發展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加速推進養殖險生產經營線上化、精準化、管理服務智能化。從2022年8月11日以來,已在河北、湖北兩省進行試點工作,截至10月21日,點數豬只數量超過15萬只,節省費用超過12萬元。該技術試點過程中,以采集速度快、識別精度準的優勢,獲得了基層公司和消費者的良好反響。
在保險數據技術領域,中國人壽財險建設了隱私計算平臺,為保障數據交易中的隱私安全提供了解決方案。該平臺基于多方安全計算、聯邦學習技術構建混合引擎,實現業務應用自動選擇對應的引擎算法;運用混淆電路、零知識證明、差分隱私等技術,在聯通各數據孤島的同時,規避數據泄漏風險。真正實現了在保護數據隱私安全的前提下,將數據集成、探索分析、聯合運算、多方建模、輔助決策等流程一體化,解決了數據協作時無法安全利用各方數據的困境。該平臺建立以來,榮獲“2021愛分析·中國數據智能最佳實踐案例”、《金融電子化》雜志“2021年金融信息化10件大事”、選型寶“2021中國數字轉型優秀案例”、信通院“2022(第二屆)‘金信通’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十大案例”等多種榮譽并通過了信通院四項隱私計算專業評測。
近年來,數字人、數字藏品等虛擬概念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在虛擬數字技術領域,中國人壽財險深入科技創新應用實踐,運用虛擬數字人技術,打造了專屬保險數字員工,能夠在客戶服務、產品營銷、業務培訓、大堂展示等場景,代替真人與客戶進行交互,完成業務處理、智能問答等過程。全新的交互方式解決了傳統應用與用戶互動性不強、用戶審美易疲勞等問題,大幅提升服務效率和用戶體驗感。
VoLTE視頻客服數字人是在坐席端設置虛擬數字人替代人工客服,通過語音和鍵盤輸入的交互方式,為用戶提供保單查詢、理賠查詢服務,實現7×24小時全天候標準化服務,將傳統客服熱線純聽覺體驗升級到視聽體驗。
云屏數字人是一種軟硬件相結合的創新體驗形式,綜合了人像建模技術、感知引擎、認知引擎等人工智能技術,具有對物理世界的感知、認知與表達能力。在線下展廳活動中,以云屏為載體,在屏幕中以1:1比例呈現虛擬數字人形象,提供主動迎賓、展廳講解、互動問答等能力,打造智能的3D可視化交互體驗。
初心如磐,履踐致遠。
科技深度賦能保險的時代已經到來。近年來,中國人壽財險積極擁抱互聯網科技新浪潮,圍繞客戶線上化經營、數字化轉型,以打造“科技財險”為目標,不斷加快推進科技賦能,在線上化、數字化布局上取得了明顯成效。未來,中國人壽財險將把握數字經濟時代新機遇,加快推進財險業務數字化變革,為客戶提供更智能、更高效、更貼心的服務體驗,為建設數字中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貢獻力量。
撰稿:韓征、郭知鑫